全國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國際法》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24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近代國際法產生的標志是( C)1-2
A.1789年法國革命
B.1899年海牙和平會議
C.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公會
D.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2.下列國家邊界線中,不屬于條約邊界線的是(D )4-126
A.天文學邊界
B.自然邊界
C.幾何學邊界
D.傳統邊界
3.通航邊界河流,若無邊界條約規定,其界線一般應劃在(B ) 4-126
A.河床中心線
B.航道中心線
C.對方河岸
D.本國河岸
4.現代國際法禁止的領土取得方式是(C )4-122
A.先占
B.添附
C.征服
D.贈予
5.一國依條約同意為另一國的利益而不在其國境上的特定地點建立軍事要塞,這種對領土主權的限制稱為(B ) 4-118
A.共管
B.國際地役
C.勢力范圍
D.租借
6.中國對南沙群島領土主權的取得方式是(C)4-119
A.割讓
B.征服
C.先占
D.添附
7.《海洋法公約》規定,沿海國家有權確定的專屬經濟區寬度是從領海基線量起不超過 (D )5-149
A.6海里
B.12海里
C.24海里
D.200海里
8.《外空條約》的主要內容是(A )6-190
A.外空活動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
B.外空物體登記制度
C.外空事故賠償規則
D.營救宇航員原則
9.對空間物體的管轄權,只能(C )6-192
A.屬于聯合國外空委員會
B.屬于聯合國秘書長
C.根據屬人原則確定
D.根據屬地原則確定
10.航空器的國籍是( C)6-183
A.航空器所有人的國籍
B.航空器承租人的國籍
C.航空器登記國的國籍
D.機長的國籍
11.根據《月球協定》的相關規定,月球及其資源是(B ) 6-195
A.無主物
B.人類共同繼承財產
C.共有物
D.專屬聯合國的開發對象
12.在外交關系中,外交團的作用是 (A ) 7-209
A.禮儀性的
B.政治性的
C.商業性的
D.永久性的
13.接受國準許派遣國領事執行職務的證書是(D )7-218
A.領事任命書
B.國書
C.介紹函
D.領事證書
14.在下列人員中,具有外交官身份的是(A )7-209
A.秘書
B.翻譯
C.會計
D.譯員
15.特別使團的職務由( C)7-206
A.《特別使團公約》具體規定
B.《外交關系公約》規定
C.派遣國和接受國約定
D.派遣國自行決定
16.使館可以免納稅費,但不應免除( B) 7-213
A.所得稅
B.服務費
C.交通費
D.進口稅
17.在不正常或不完全的外交關系中,雙方互派的外交使節一般是(C )7-207
A.大使
B.公使
C.代辦
D.臨時代辦
18.當事國雙方通過互換外交照會,就有關事項達成的協議被稱為(B )8-224
A.協定
B.換文
C.聯合聲明
D.宣言
19.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規定,條約的加入一般是針對( D)8-233
A.開放性雙邊條約
B.多邊國際公約
C.邊界條約
D.開放性的多邊條約或國際公約
20.確定聯合國安理會表決程序中的“大國一致原則”的國際文件是( C)10-323
A.《莫斯科協定》
B.《德黑蘭宣言》
C.《雅爾塔協定》
D.《開羅宣言》
21.聯合國大會對“重要問題”進行表決的多數通過制為( B) 10-313
A.簡單多數
B.三分之二多數
C.四分之三多數
D.多數加特定成員
22.在下列國際組織中,被稱為最典型的超國家組織的是(C )10-300
A.聯合國
B.美洲國家組織
C.歐洲聯盟
D.世界非洲聯盟
23.第一個系統地提出基本人權具體內容的國際文件是( B)11-342
A.《國際聯盟盟約》
B.《世界人權宣言》
C.《聯合國憲章》
D.《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
24.對近代仲裁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的案例是(D )12-372
A.加拿大特雷爾冶煉廠仲裁案
B.英法大陸架仲裁案
C.帕爾馬斯島仲裁案
D.阿拉巴馬仲裁案
25.1945年11月10日由英、美、蘇、法等國組成軍事法庭對德國主要戰爭罪犯進行了審判,該法庭被稱為(D )13-424
A.柏林國際軍事法庭
B.東京國際軍事法庭
C.萊比錫國際軍事法庭
D.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
26.國際爭端的主體主要是(A )12-363
A.國家
B.國際組織
C.跨國公司
D.涉外企業
27.戰爭中禁止使用背信棄義的作戰方法,但不禁止(C )13-405
A.假裝具有平民或非戰斗員身份
B.假裝有在休戰旗下談判或投降的意圖
C.使用詐術或奇計
D.使用國際組織或中立國的標志
28.關于戰俘待遇、保護平民、改善戰地及海上武裝部隊傷病員境遇的日內瓦四公約訂立于 (B )13-416
A.1977年
B.1949年
C.1929年
D.1907年
29.國際法院對聯合國大會提出的法律問題發表的意見是( A) 12-384
A.咨詢意見
B.判決
C.終審裁決
D.強制性司法解釋
30.甲國因故驅逐了乙國駐甲國使館中一名外交人員,后乙國也驅逐了甲國駐乙國使館中一名外交人員,乙國的行為是(A )12-365
A.反報
B.報復
C.干涉
D.制裁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國際不法行為可以單獨歸于一國的情況有( ABCE)9-270
A.一國的國家機關的行為
B.行使政府權力要素的人或實體的行為
C.由另一國交由一國支配的機關的行為
D.一國援助另一國實施國際不法行為
E.逾越權限或違背指示的行為
32.國家領土在構成上包括(ABDE )4-114
A.領陸
B.領水
C.大陸架
D.領空
E.領陸及領水的底土
33.各國的民用航空器可自由飛越(BC )6-182
A.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上空
B.公海上空
C.用于國際航行的海峽上空
D.群島海道的上空
E.領海上空
34.聯合國國際人權公約所確立的人權國際監督和保護機制主要有(ABE )11-353
A.國際法院審判制度
B.締約國報告制度
C.國際仲裁制度
D.國家間指控制度
E.個人來文制度
35.國內外交機關包括( ABD)7-204
A.國家元首
B.政府
C.政府首腦
D.外交部
E.外交部長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36、37小題各7分,第38、39小題各8分,共30分)
36.簡述條約保留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8-234
答:
(1)條約的保留是指一國在簽署、批準、接受、贊同或加入條約時所作的單方面聲明;
(2)特征:保留應在一國表示接受條約約束時作出;保留可以采用任何措辭或名稱;保留的目的在于排除或更改條約中某些條款對提出保留的當事國的拘束力
37.簡述引渡的前提條件和基本原則。3-106
答:
(1)引渡的前提條件:引渡以條約為依據;引渡的主體只能是國家。
(2)引渡的原則:雙重犯罪原則;本國國民不引渡原則;罪行特定原則。
38.在國際實踐中,國際組織的法律人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10-304
答:
(1)締約能力;
(2)使節權;
(3)享受特權與豁免;
(4)承認與被承認權;
(5)國際責任能力;
39.簡述國際法的淵源及其新發展。1-8
答:
(1)條約作為國際法的淵源;
(2)國際習慣作為國際法的淵源;
(3)一般法律原則作為國際法的淵源;
(4)確定國際法原則的輔助方法:司法判例,公法學家學說,國際組織決議。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
40.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相關規定,論述大陸架的概念、外部界限以及沿海國對其所享有的主要權利和義務。 5-152
答:
(1)概念:領海以外依其陸地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擴展到大陸邊外緣的海底區域的海床和底土。
(2)外部界限:大陸架的外部界限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大陸架如果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到大陸邊的外緣的距離不到200海里,則擴展到200海里;另一種情形是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到大陸邊的外緣的距離超過200海里的,應以下列兩種方式之一來劃定大陸邊的外緣:以最外各定點為準劃定界線,每一定點上沉積巖厚度至少為從該點到大陸坡腳最短距離的百分之一;以離大陸坡腳的距離不超過60海里的各定點為準劃定界線。但用這兩種方式劃定的大陸架的外部界線,不應超過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350海里,或不應超過連接2500公尺深度各點的2500公尺等深線100海里。
(3)沿海國對其所享的主要權利和義務:沿海國為勘探大陸架和開發其自然資源的目的對大陸架行使主權權利;沿海國對大陸架資源的勘探和開發的權利是專屬性的;沿海國對大陸架的權利并不取決于有效或象征的占領或任何明文公告;沿海國有授權和管理為一切目的在大陸架上進行鉆探的專屬權利;沿海國對大陸架的權利不影響上覆水域或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沿海國對大陸架權利的行使,不得對航行和公約規定的其他國家的其他權利和自由有所侵害,或造成不當的干擾。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2-64
41.2008年5月23日,甲國的政府船只“奮進號”到乙國進行政府采購,但由于未能按事先約定向乙國B公司及時支付貨款,隨后B公司阻止“奮進號”出港。5月26日,B公司在本國法院對“奮進號”提出對物訴訟。5月28日,根據B公司的請求,乙國法院采取臨時措施將“奮進號”先行扣押。6月5日,甲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要求乙國法院撤銷扣押令,因為“奮進號”是甲國的國家財產,享受國家豁免。
問題:
(1)本案主要涉及國家豁免問題,何為國際法上的國家豁免?
(2)國家豁免可以分為絕對豁免和相對豁免,兩者有何區別?
(3)根據《聯合國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公約》的相關規定,“奮進號”是否享有國家豁免?為什么?
(4)國家豁免原則在國際實踐中的發展趨勢如何?
(1)答:國家根據國家主權和國家平等原則不受他國管轄的特權。
(2)答:國家絕對豁免是國家的一切行為和財產均免受外國法院的司法管轄;相對豁免是國家傳統上所從事的政治、外交以及軍事行為等統治權可以享受豁免,而經濟、貿易等原來主要由私人或法人從事的商業交易行為則不能享受豁免。
(3)答:不能;因為“奮進號”進行的是商業交易,不得向另一國法院援引管轄豁免。
(4)答:限制豁免原則將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該原則將成為國家豁免立法和實踐的發展趨勢。
2011年4月全國自考《國際法:00247》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