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刑事訴訟法學》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26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刑事訴訟法是規定( )
A.處理犯罪案件的程序法 B.處理民事糾紛的程序法
C.處理行政爭議案件的程序法 D.處理各類案件的程序法
2.在糾問式訴訟形式下,被告人是訴訟的( )
A.主體 B.客體
C.當事人 D.中心人物
3.下列情形中,鑒定人應當回避的情形是( )
A.不具備鑒定所要求的知識、技能 B.當事人申請其回避
C.不了解本案的案情 D.擔任過本案的偵查人員
4.某人民法院在審理被告人劉某巨額受賄案件時,劉某心臟病突發死亡,對于該案,人民法院應當( )
A.繼續審查案件事實 B.退回檢察院處理
C.裁定終止審理 D.撤銷案件
5.某市政府機關公務員張某,因涉嫌犯間諜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根據管轄的規定,此案應當由( )
A.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B.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
C.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D.國家安全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共同立案偵查
6.下列人員中,不屬于回避人員范圍的是( )
A.翻譯人員 B.審判委員會成員
C.辯護人 D.書記員
7.下列情形中,不屬于強制辯護的是( )
A.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
B.被告人是外國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
C.被告人是盲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
D.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
8.辯護人的下列各項權利中,需要經過被告人的同意才能行使的權利是( )
A.了解被告人被指控罪名的權利
B.查閱有關案卷材料的權利
C.收集有關證據材料的權利
D.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的權利
9.物證區別于其他證據的最顯著的特點是( )
A.物證具有客觀性
B.物證具有相關性
C.物證以其存在及外部特征證明案件事實
D.物證不可能單獨反映案件主要事實
10.當事人申請恢復期間,應當在障礙消除后的( )
A.3日內提出 B.5日內提出
C.7日內提出 D.10日內提出
11.在奴隸社會,刑事訴訟中普遍實行的是( )
A.神示證據制度 B.法定證據制度
C.內心確信證據制度 D.自由心證證據制度
12.下列訴訟階段中,被害人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是( )
A.偵查階段 B.起訴階段
C.一審判決宣告前 D.一審判決宣告后
13.偵查的主要內容是( )
A.收集犯罪證據 B.采取強制性措施
C.進行訴訟活動 D.進行專門的調查工作
14.提起公訴是人民檢察院行使( )
A.監督權的活動 B.訴權的活動
C.偵查權的活動 D.司法請求權的活動
15.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沒有立案的,首先應當( )
A.指令公安機關立案 B.自行立案偵查
C.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D.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
16.在勘驗、檢查活動中,檢查的對象是( )
A.現場 B.物品
C.人身 D.尸體
17.與偵查、起訴等訴訟階段相比,審判是( )
A.訴訟的中心環節 B.調查事實的環節
C.適用法律的環節 D.實現刑事訴訟法任務的環節
18.法庭審判過程中,合議庭應當決定延期審理的情形是( )
A.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
B.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
C.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勘驗
D.被告人脫逃,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
19.沒收財產的判決,應當由( )
A.人民法院執行 B.人民檢察院執行
C.公安機關執行 D.基層人民政府執行
20.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審查后,人民法院是否應當決定開庭的條件之一是( )
A.被告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B.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是否清楚
C.起訴書中是否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
D.全案證據是否確實充分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共同之處有( )
A.有需要通過訴訟解決的某種事實存在 B.有訴訟當事人參加
C.有司法機關參加 D.有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 E.必須依法進行
22.依照刑事訴訟法第25條的規定,對于幾個同級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 ( )
A.由最初受理的法院審判 B.由上級法院指定一個法院審判
C.必要時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法院審判 D.由被告人選擇一個法院審判
E.由有管轄權的法院協商決定其中一個法院審判
23.傳來證據的作用包括( )
A.發現并獲得原始證據 B.容易收集,可以節約人力物力
C.可以檢驗原始證據的真實可靠性 D.是保存證據材料的一種方式
E.特定情況下,可以作為定案的一種根據
24.詢問證人應當遵循的規則有( )
A.要問明證人的身份 B.要告知證人應當如實作證
C.只能就與案件有關的問題進行詢問
D.必須通知證人到公安機關或者檢察院提供證言
E.一案有多個證人的應當分別進行詢問
25.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提起反訴必須符合的條件有( )
A.反訴的對象是自訴人 B.反訴的內容是與本案有關的犯罪行為
C.反訴的案件屬于自訴案件 D.反訴必須在訴訟過程中提起
E.提起反訴后不得撤回反訴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自訴人
27.專門管轄
28.期間
29.偵查終結
30.執行
四、判斷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刑事訴訟中的犯罪嫌疑人必然轉化為被告人。( )
32.輕微刑事案件一律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
33.證據同案件事實之間的聯系既可能是必然聯系,也可能是偶然聯系。( )
34.在訊問中,對于偵查人員提出的與本案無關的問題,犯罪嫌疑人有權拒絕回答。( )
35.獨任制只限于基層人民法院采用。( )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6.在刑事訴訟中實行回避制度有何重要意義?
37.簡要回答我國“客觀驗證無疑”的證明標準。
38.提起公訴和證據不足不起訴在法律后果和適用條件上有哪些不同?
六、論述題(本大題12分)
39.論刑事訴訟法的總任務與各項具體任務之間的關系。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5分)
40.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某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共同搶劫案件,被告人張某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在一審宣判后,張某當庭提出上訴,王某則表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沒有抗訴。
(1)第一審判決書送達后,對于不上訴的王某,人民法院可否立即將其交付執行?為什么?
(2)第二審法院在審理該案時,對于未上訴的王某所涉及的案情是否應當一并審查?為什么?
(3)在第二審的審理中,王某是否應當參加第二審的法庭調查?為什么?
(4)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一審對張某、王某兩被告判處的刑罰畸輕,需要加重刑罰的,應當如何正確處理?
2011年7月全國自考《刑事訟訴法學:00260》試題: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
2011年7月全國自考《刑事訟訴法學:00260》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