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行政法學》試題及答案
課程代碼:0026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 C )
A.行政法律關系 B.監督行政關系
C.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 D.公務員權利與義務關系
2.下列屬于一般行政法的是( D )
A.軍事行政法 B.衛生行政法
C.科技行政法 D.行政程序法
3.有效成立的行政行為非依法不得隨意變更或撤銷,這是行政行為的( C )
A.公定力 B.拘束力
C.執行力 D.確定力
4.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這是行政法的( C )
A.合法性原則 B.效率性原則
C.合理性原則 D.應急性原則
5.下列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是( C )
A.被委托的組織 B.被委托的個人
C.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D.公務員
6.某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在辦案過程中,緊急使用公民的交通工具,這體現了行政主體享有( C )
A.行政先行處置權 B.行政受益權
C.獲得社會協助權 D.行政強制權
7.行政行為以其對象是否特定為標準,可分為( A )
A.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 B.羈束行政行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C.要式行政行為和非要式行政行為 D.內部行政行為與外部行政行為
8.行政行為合法要件缺損,該行政行為應屬于( C )
A.有效行政行為 B.無效行政行為
C.可撤銷行政行為 D.應廢止行政行為
9.下列不屬于依職權的行政行為的是( C )
A.某公安局到某卡拉OK廳進行消防檢查
B.某稅務局向某企業征收企業營業稅
C.某公安局對張某超速駕駛作出罰款200元處罰決定
D.某公安局依法給張某頒發駕駛執照
10.為了執行法律或地方性法規而做出具體規定,這種行政立法屬于( B )
A.補充性立法 B.執行性立法
C.試驗性立法 D.地方性立法
11.國務院對不適當的部門規章( B )
A.有權撤銷,但無權改變 B.有權改變或者撤銷
C.無權撤銷,但有權改變 D.無權撤銷,也無權改變
12.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期限是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 A )
A.20日內 B.15日內
C.10日內 D.5日內
13.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的行政處罰種類是( A )
A.行政拘留 B.責令停產停業
C.警告 D.暫扣許可證和執照
14.下列關于行政命令表述,錯誤的是( D )
A.行政命令的主體是行政主體
B.行政命令是一種設定義務的具體行政行為
C.行政命令是一種依職權的行政行為
D.行政命令是賦予行政相對方權利的行為
15.下列屬于行政給付行為的是( C )
A.稅款繳納 B.強制收購
C.救災扶貧 D.收繳罰款
16.行政合同是( B )
A.單方行政行為 B.雙方行政行為
C.抽象行政行為 D.行政司法行為
17.下列情形中,不屬于行政合同終止情形的是( D )
A.因不可抗力導致合同履行已不可能
B.雙方當事人協議解除
C.行政機關因相對方的過錯而宣布解除合同
D.相對方因行政主體的過錯而宣布解除合同
。
18.下列行政行為中,不直接產生法律效果的是( B )
A.行政許可 B.行政指導
C.行政確認 D.行政處罰
19.下列行為屬于行政指導的是( B )
A.某鄉政府作出決定要求全鄉農民種植煙草
B.某市政府發出文明養狗的倡議
C.某工商局依法要求張某提供其經營商品的質量合格證書
D.某環保部門對造成污染的甲企業作出停業整頓的決定
20.交警向駕駛員出示其警官證,這屬于行政程序的( C )
A.合議制度 B.說明理由制度
C.表明身份制度 D.回避制度
21.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后,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規定,在沒有被國家有權機關宣布為違法無效之前,對行政機關本身和相對方具有拘束力,這是行政行為的( A )
A.效力先定性 B.自由裁量性
C.單方意志性 D.公共服務性
22.下列可能成為行政違法主體的是( C )
A.國家權力機關 B.檢察機關
C.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 D.審判機關
23.下列行為屬于應免除其行政責任追究的是( C )
A.某環保部門違法責令某公司停業整頓的行為
B.某城管執法人員暴力執法致人受傷的行為
C.某警察在執行任務中為避讓行人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
D.某國家機關公務員嚴重失職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
24.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李某被公安執勤車輛撞傷,該案中賠償請求人是( A )
A.李某本人 B.李某之妻
C.李某成年子女 D.李某父母
25.行政訴訟中,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舉證責任原則上( A )
A.由被告承擔 B.由原告承擔
C.由法院調查取證 D.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
26.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已經受理的案件,當事人( B )
A.可以申請復議 B.不得申請復議
C.可以在法院判決后再申請復議 D.可以選擇復議或訴訟
27.對甲縣公安局作出的行政拘留不服申請復議,復議機關可以是( B )
A.甲縣人民政府 B.甲縣公安局
C.甲縣監察局 D.甲縣政法委
28.原則上行政訴訟是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 B )
A.合法性 B.合理性
C.適當性 D.合法性與合理性
29.人民法院在司法審查過程中,就判決、裁定范圍以外涉及訴訟的事項所作的司法行為是( C )
A.司法審查判決 B.司法審查裁定
C.司法審查決定 D.司法審查鑒定
30.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可以參照( D )
A.法律 B.行政法規
C.地方性法規 D.規章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根據《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情形有( ABCE )
A.晉升 B.委任
C.降職 D.撤職
E.交流
32.下列行政違法中,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有( ABCD )
A.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
B.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C.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D.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E.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有違法行為的
33.行政獎勵的形式有( ABCDE )
A.發給獎金 B.通報表揚
C.通令嘉獎 D.記功
E.授予榮譽稱號
34.抽象行政行為的特征有( ABE )
A.對象的普遍性 B.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續性
C.效力追溯性 D.可訴性
E.準立法性
35.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下列規范性文件屬于行政復議附帶審查范圍的有( CD )
A.國務院部門的規定 B.某縣政府的規定
C.某鄉政府的規定 D.國務院部委規章
E.某省政府規章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行政行為
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在實施行為管理活動,行使行政職權行為過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
37.一般授權立法
一般授權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直接依據憲法和有關組織法規定的職權制定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活動。
38.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體為了行使行政職能、實現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標,而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經過協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達成的協議。
39.執行罰
執行罰是行政強制執行的一種方法,他是以處罰的形式促使當事人履行義務。
40.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行使其行政管理職權時,與作為被管理對象的行政相對人發生爭議,根據行政相對人的申請,由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的其他機關依法對引起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復查并作出決定的一種行政活動。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41.簡述行政處罰的一般程序。
1、立案
2、調查取證
3、說明理由并告知權利
4、聽取當事人陳述和申辯
5、做出行政處罰決定
42.簡述行政行為無效的情形。
政行為無效的情形:
1、行政行為具有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或具有明顯的違法情形
2、行政主體不明確或明顯超越相應行政主體職權的行政行為
3、行政主體受脅迫做出的行政行為
4、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
5、沒有可能實施的行政行為
43.簡述行政程序法的作用。
行政程序法的作用:
1、監督和控制行政權的作用
2、保護向對方合法權益的作用
3、提高行政效率方面的作用
五、論述題(本題10分)
44.試述行政合法性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又稱依法行政原則或行政法治原則。是指所有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并執行行政法律的規定,一切行政活動都必須以法律為依據,任何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不得享有法外特權,越權行為是無效行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應導致相應的法律后果,一切行政違法主體必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行政合法性原則包括實體合法和程序合法兩方面的內容。具體要求包括: 1.任何行政職權都必須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政主體都不得自己設立行政權力,也不得超越自己的職權范圍行事。 2.任何行政職權的行使都應依據法律、遵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不僅要遵守實體法規范,而且要遵守程序法規范。 3.任何行政職權的授予和委托及其運用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宗旨。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2010年10月11日晚,A市B區居民丁某在某飲食店酗酒鬧事,砸碎店里玻璃數塊。后經人勸說,丁某承認錯誤并表示愿意賠償。此時恰巧碰上B區公安分局民警任某執勤到店里,任某欲將丁某帶回派出所處理。丁某不從,任某即違法使用警械將丁某打倒在地,丁某倒下時頭剛好撞在水泥柱上,造成顱內出血死亡。
問:(1)本案能否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為什么?
(2)若申請行政賠償,丁某的妻子是否具備行政賠償請求人資格?為什么?
(3)本案的賠償義務機關是誰?
(4)如果賠償義務機關賠償后,賠償義務機關是否可以向任某追償?為什么?
(1)可以提出行政賠償,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二年,自其知道或應當知道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間不計算在內。在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賠償請求的,適用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有關時效的規定。
(2)具備,是直系親屬。
(3)應由任某所在機關賠償、可以通過行政賠償訴訟 (4) 可以要求任某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費。
46.某市A區居民張某在本市B區經營一家酒店。2009年10月2日,游客江某等人在酒店吃飯,飯后江某等人出現了食物中毒癥狀,被送至醫院救治。B區衛生監管部門接到舉報后,立即對張某的酒店進行調查,發現酒店使用了大量的過期發霉大米。B區衛生監管部門對張某的酒店作出了責令停業整頓1個月,并處2萬元罰款的處罰決定。
問:(1)在衛生監管部門作出處罰決定之前,張某能否要求衛生監管部門組織聽證?為什么?
(2)張某若申請復議,行政處罰決定能否停止執行?
(3)若復議機關作出維持原處罰決定,張某仍不服,擬提起行政訴訟,被告是誰?
(4)本案應由何地何級法院管轄?
(1)《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舉行聽證。
(2)《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一條 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
(3)B區衛生監管部門
(4)A區有管轄權的衛生行政機關
2011年10月全國自考《行政法學:00261》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