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行政法學》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26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下列關于行政主體的表述,正確的是( )
A.行政主體,也稱為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B.行政主體就是指行政機關
C.行政主體包括行政機關與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D.企業可以對職工進行獎懲,因此,企業也是行政主體
2.公務員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是( )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不具有訴訟當事人的地位
3.下列屬于政府職能部門派出機構的是( )
A.公安派出所 B.地區行政公署
C.區公所 D.街道辦事處
4.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是( 行政行為合法要件缺損+行政行為不適當 )
A.原定目標已完成的行政行為 B.行政主體不明確
C.行政行為合法要件缺損 D.沒有可能實施的行政行為
5.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后,不論其實質上是否合法,都具有被推定為合法而要求所有機關、組織或個人予以尊重的法律效力,這是行政行為的( )
A.執行力 B.公定力
C.確定力 D.拘束力
6.下列屬于行政行為的是( )
A.某公民與某公司簽訂買賣合同
B.某市政府與某公司簽訂辦公設備安裝合同
C.某衛生防疫部門對某酒店衛生狀況提出警告
D.某小區物業管理部門對小區進行消防檢查
7.下列屬于特別授權立法的是( )
A.國務院依法對其職權范圍內的事務進行立法
B.國務院授權省級政府制定某行政法規的實施辦法
C.財政部依組織法制定規章
D.某省人民政府依組織法制定政府規章
8.我國最高行政立法主體是( )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最高人民檢察院 D.國務院
9.下列不屬于行政許可的是( )
A.上級行政機關對其所屬下級行政機關有關請示、報告事項的審批
B.對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事項的審批
C.對律師執業資格的審批
D.對某企業設立事項的審批
10.行政拘留的期限是( )
A.1至7日 B.1至15日
C.7至15日 D.1至30日
11.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給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家庭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費的行為是( )
A.行政確認 B.行政許可
C.行政獎勵 D.行政給付
12.下列關于行政合同糾紛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行政合同糾紛屬于行政糾紛
B.行政合同糾紛可以適用調解
C.行政合同糾紛責任承擔的方式主要是賠償責任
D.行政合同糾紛應該適用民事訴訟程序
13.行政機關締結行政合同不需要遵循的原則是( )
A.適應行政需要的原則 B.全面適當履行原則
C.不超越行政權限原則 D.合同內容合法原則
14.行政指導對行政相對人而言( )
A.不具有強制力 B.部分有強制力
C.無法律意義 D.是否具有強制力取決于具體情況
15.行政指導以其功能為標準,分為管制性行政指導、調整性行政指導和( 促進性(或輔助性)行政指導 )
A.限制性行政指導 B.授益性行政指導
C.教育行政指導 D.個別行政指導
16.《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機關在調查或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應當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證件。這屬于行政程序法中的( )
A.調查制度 B.告知制度
C.表明身份制度 D.說明理由制度
17.下列屬于行政合理性原則具體內容的是( )
A.行政委托必須有法律依據
B.行政行為必須基于正當考慮基礎上作出
C.行政職權必須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D.行政主體必須依據法律行使行政職權
18.根據法律是否明確規定和要求為標準,行政程序可以分為( )
A.抽象行政程序和具體行政程序 B.自由行政程序和法定行政程序
C.內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 D.行政立法程序和行政執法程序
19.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以權謀私,該種行為屬于( )
A.適用法律法規錯誤 B.濫用職權
C.超越職權 D.違反法定程序
20.某市公安局刑事警察趙某發現有人在街頭吵架便去制止。碰巧參與吵架的馬某曾經與趙某發生過鄰里糾紛,見趙某來勸架,便對趙某出言不遜。趙某大怒,拔槍將馬某擊傷。下列關于賠償責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應由趙某賠償,因其行為屬于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B.應由趙某賠償,因其是刑事警察,無治安管理職權
C.應由公安局賠償,因趙某與馬某是民事糾紛
D.應由公安局賠償,因趙某的行為屬于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情形
21.依據《國家賠償法》規定,下列情形中應該給予國家賠償的是( )
A.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造成的損害
B.因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造成的損害
C.因對道路、橋梁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害
D.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為其單位采購物品造成的損害
22.王某是有權請求國家賠償的受害人,在請求國家賠償期間突然死亡。下列關于王某請求國家賠償權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王某請求國家賠償的權利因王某死亡而消失
B.王某請求國家賠償的權利只能轉移給他的近親屬
C.王某請求國家賠償的權利只能轉移給他的繼承人
D.王某請求國家賠償的權利轉移給他的繼承人和有撫養關系的親屬
23.劉某開辦個體百貨店,既未辦理營業執照,也未辦理稅務登記,且從未申報納稅。劉某經營4個月后被群眾舉報。當地工商局查實后依法對其進行了罰款300元的處理。當地國稅局在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依法對其罰款1800元。劉某認為,國稅局的處罰決定違反一事不再罰原則,遂按規定程序向上一級國稅局申請復議,請求撤銷處罰決定。對此案,上一級國稅局應當作出的復議決定是( )
A.駁回復議請求 B.撤銷處罰
C.確認處罰違法 D.變更處罰
24.對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行政復議被申請人是( )
A.委托的行政機關 B.委托行政機關的上一級機關
C.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組織的主管機關 D.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受委托組織
25.除特殊情況外,行政復議機關處理復議案件法定審查期限是( )
A.30日 B.45日
C.60日 D.90日
26.根據《國家賠償法》規定,對造成公民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賠償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 )
A.10倍 B.20倍
C.30倍 D.40倍
27.某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在辦案過程中,遇到交通阻礙,出示其證件,交警安排其優先通行。這體現了( )
A.行政先行處置權 B.行政優先權
C.行政制裁權 D.行政受益權
28.下列行為中,不能對其提起行政訴訟的是( )
A.行政拘留 B.吊銷營業執照
C.國務院作出的復議決定 D.勞動教養
29.在行政訴訟中,不能適用裁定的情形是( )
A.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 B.變更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C.不予受理 D.訴訟期間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30.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認為地方政府規章與國務院部委的部門規章不一致的,正確的處理程序是( )
A.適用部委規章
B.適用地方政府規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釋或裁決
D.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裁決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相對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而言,行政權具有的特點包括( )
A.優益性 B.主動性
C.廣泛性 D.強制性
E.單方性
32.下列會導致行政行為無效的情形包括( )
A.特別重大違法情形 B.明顯違法情形
C.行政主體受脅迫作出的行政行為 D.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
E.行政主體明顯超越職權
33.行政處分的形式有( )
A.警告 B.記過
C.記大過 D.降級
E.撤職和開除
34.相對人參與原則的保障制度有( )
A.表明身份制度
B.公開、告知和說明理由制度
C.陳述、申辯程序、聽證程序和調查程序
D.救濟程序的告知制度
E.時效制度 (屬效率原則的保障制度)
35.行政行為的特征包括( )
A.公共服務性 B.從屬法律性
C.裁量性 D.效力先定性
E.單方意志性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行政應急性原則
37.公務員
38.內部行政行為
39.行政補償
40.行政征收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41.簡述行政法的特點。
42.簡述行政給付的形式。
43.簡述行政責任免除的情形。
五、論述題(本題10分)
44.論述行政強制與行政訴訟強制措施的區別。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 2010年2月5日,A市B縣工商局和衛生局根據群眾舉報,發現位于海灘路的甲藥店出售國家禁止銷售的某種藥品。該藥店登記為個人獨資企業,企業法定代表人是王某,總經理是劉某。2010年2月10日,B縣工商局和衛生局經調查取證后共同作出處理決定,決定對甲藥店罰款10000元,責令停業整頓2個月。在作出處罰決定前,劉某代表藥店向縣工商局申請聽證,但工商局以衛生局不同意為由,沒有舉行聽證會。
問:(1)如提出行政復議,本案的復議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分別是誰?
(2)本案的復議機關是誰?為什么?
(3)本案中聽證會是否必須舉行,為什么?
46.2009年10月29日下午,A縣個體出租汽車司機林某在倒車時,與A縣花邊廠職工鄒某的車發生碰撞。為此林某和鄒某夫婦發生口角,以致雙方互相扭扯。在扭扯中,林某打了鄒某妻子陳某一巴掌,致其輕微傷,后被鄰居勸解。2009年11月1日。A縣公安局以故意毆打他人為由,對林某作出行政拘留10天的處罰。林某對自己受到拘留處罰不服,提出復議申請,B市公安局維持了原處罰決定。林某仍不服。向A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問:(1)本案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分別是誰,為什么?
(2)根據本案情況,人民法院是否可以直接改變對林某的處罰,為什么?
(3)對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可以依法提起上訴的有誰?
2012年01月全國自考《行政法學:00261》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