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行政法學》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26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下列關于行政法律關系特征的表述,正確的是
A.行政法律關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B.行政爭議只能由法院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C.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一般是由當事人約定 在行政法律關系中,雙方主題的權利義務一般是法定的
D.行政法律關系是不平等、非對稱性的 行政法律關系具有平等但非對稱性
2.下列屬于行政法調(diào)整對象的是
A.行政關系與監(jiān)督行政關系 B.行政相對人之間的關系
C.行政權力和其他國家權力的關系 D.行政法律關系和監(jiān)督行政法律關系
3.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點是
A.行政法規(guī)范數(shù)量特別多,屬各部門法之首
B.行政法是實體性規(guī)范與程序性規(guī)范的統(tǒng)一
C.行政法的內(nèi)容廣泛,涉及社會的每一角落
D.效力位階較低的行政法規(guī)范易于變動
4.下列屬于我國行政法一般淵源的是
A.國際條約 B.國際慣例
C.自治條例 D.法律解釋
5.下列屬于行政優(yōu)益權的是(行政優(yōu)先權+行政受益權)
A.行政立法權 B.行政命令權
C.獲得社會協(xié)助權 (行政優(yōu)先權) D.行政制裁權
6.下列屬于人民政府職能部門的派出機構的是
A.街道辦事處 B.專利局設立的專利復審委員會
C.公安機關的消防機構 D.公安派出所
7.下列屬于公務員的是
A.某動物園園長 B.某大學校長
C.某國有企業(yè)董事長 D.某人民法院院長
8-9 第八章
8.下列關于行政合同的表述,正確的是
A.行政合同是一種單方行政行為 雙方行政行為
B.行政合同是傳統(tǒng)合同制度在行政領域的運用,因此它與民事合同是完全一樣的
C.行政合同以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為前提
D.行政機關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單方面變更或解除合同
9.下列關于行政指導的表述,正確的是
A.行政指導能直接產(chǎn)生法律后果 不能 B.行政指導屬于“積極”行政的范疇
C.行政指導具有法律強制力 不具有 D.行政指導具有雙方性
10.《行政處罰法》第38條規(guī)定:“對情節(jié)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
政機關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該規(guī)定體現(xiàn)的行政程序基本制度是
A.回避制度 B.合議制度
C.辯論和聽證制度 D.告知和說明理由制度
11.下列關于狹義上的行政不當?shù)谋硎?,正確的是
A.行政不當構成行政違法 (行政不當不構成行政違法)
B.行政不當不只針對裁量行為 (行政不當只針對裁量行為)
C.行政不當必然會引起懲罰性行政責任和補救性行政責任 (行政不當只限于引起補救性行政責任)
D.行政不當一般只部分影響其效力,也可全部影響其效力
12.一般情況下,行政復議案件的審理期限是
A.15日 B.30日
C.60日 D. 120日
13.當事人對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復議,被申請人是
A.委托的行政機關
B.受委托的組織
C.委托的行政機關的上級行政機關
D.委托的行政機關和受委托的組織是共同被申請人
14.合伙企業(yè)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原告是
A.核準登記的字號 B.執(zhí)行合伙人
C.過半數(shù)的合伙人 D.全部合伙人
15.行政賠償?shù)臍w責原則是
A.過錯責任原則 B.無過錯責任原則
C.違法歸責原則 D.危險責任原則
16.以行政職權的來源為標準,行政行為可分為
A.自為的行為、授權的行為和委托的行為
B.要式行政行為和非要式行政行為
C.單方行政行為和雙方行政行為
D.作為行政行為與不作為行政行為
17.行政機關對本單位公務員的處分行為屬于
A.行政立法行為 B.行政司法行為
C.內(nèi)部行政行為 D.外部行政行為
18.行政處罰決定因行政相對人簽收裝有行政處罰決定書的郵政快遞而生效。此行政處
罰的生效規(guī)則是
A.即時生效 B.受領生效
C.公告生效 D.附條件生效
19.規(guī)章備案期限是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20.國家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是
A.市衛(wèi)生局工作人員張某因自家房屋裝修糾紛,將裝修工人王某打傷
B.在市工商局對李某非法經(jīng)營場所進行檢查過程中,李某為逃避檢查而自殘
C.市城管局工作ot; style="white-space:pre">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務院 D.最高人民法院
22.依據(jù)《行政許可法》規(guī)定,行政機關做出許可決定的一般期限是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
之日起
A.10日內(nèi) B.15日內(nèi)
C.20日內(nèi) D.30日內(nèi)
23.下列屬于行政獎勵的是
A.因期末考試優(yōu)秀,父母獎勵小明到國外旅行
B.因工作業(yè)績優(yōu)秀,公司獎勵王某年終獎金l萬元
C.因見義勇為,市政府授予劉某“好市民”榮譽稱號
D.因照顧孤兒,趙某被某電視臺評為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
24.行政裁決所處理的爭議僅??終獎金l萬元
C.因見義勇為,市政府授予劉某“好市民”榮譽稱號
D.因照顧孤兒,趙某被某電視臺評為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
24.行政裁決所處理的爭議僅限于
A.特定的刑事爭議 B.行政爭議
C.特定的民事爭議 D.社會爭議
25.工商機關表明身份、通知當事人到場、進入現(xiàn)場檢查的行為屬于
A.行政許可 B.行政命令
C.行政給付 D.行政監(jiān)督檢查
26.吊銷、暫扣許可證和執(zhí)照屬于行政處罰中的
A.人身自由罰 B.行為罰
C.財產(chǎn)罰 D.聲譽罰
27.下列屬于行政確認的是
A.通令嘉獎 B.授予專利證書
C.頒發(fā)律師執(zhí)照 D.頒發(fā)醫(yī)師執(zhí)業(yè)證書
28.依據(jù)《行政處罰法》的規(guī)定,由于生理缺陷原因而致違法的,行政主體應當
A.減輕處罰 B.從輕處罰
C.不予處罰 D.正常處罰
29.行政主體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行政相對人擬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
實根據(jù)、法律依據(jù)等事項。此項制度屬于
A.行政信息公開制度 B.行政聽證制度
C.行政行為說明理由制度 D.行政回避制度
30.拍賣已查封、扣押財產(chǎn)屬于
A.直接行政強制執(zhí)行 B.間接行政強制執(zhí)行
C.直接行政強制措施 D.間接行政強制措施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下列關于行政法中行政的表述,正確的是
A.行政活動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和其他公共行政組織
B.行政活動的目的在于實現(xiàn)對國家事務和公共事務的組織和管理
C.行政活動的方法和手段是決策、組織、管理和調(diào)控
D.現(xiàn)代行政只限于管理國家事務 行政活動的范圍逐步擴大,現(xiàn)代行政已不限于管理國家事務,還越來越廣泛地管理公共事務
E.行政就是行政機關的一切活動
32.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的是
A.國家主權事項 B.犯罪與刑罰
C.民事基本制度 D.仲裁制度
E.財政基本制度
33.下列屬于無效行政行為的是
A.沒有署行政主體的名稱,不蓋印章的行政決定
B.公安機關吊銷煙酒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
C.稅務機關對某高校衛(wèi)生進行檢查、處理
D.工商機關對張某行政拘留10日
E.在王某持刀威脅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為其辦理了營業(yè)執(zhí)照
34.下列屬于行政立法行為的是
A.制定國際條約 B.制定法律
C.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 D.制定行政法規(guī)
E.制定部門規(guī)章
35.行政機關違法作出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行政處罰,應當賠償被處罰人停產(chǎn)停業(yè)期間必要的
經(jīng)常性費用的開支,包括
A.水電費 B.房屋租金
C.職工基本工資 D.預期的銷售收入
E.合同違約金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行政法
37.行政主體
38.行政行為
39.司法審查
40.行政追償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4 1.簡述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
42.簡述行政處罰適用的條件。
43.簡述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
五、論述題(本題10分)
44.論述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含義及其具體內(nèi)容。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某日,胡某下班途中遭人毆打致輕微傷。某區(qū)公安分局經(jīng)調(diào)查認為是張某所為,決定對張某行政拘留1 0日,并責令賠償胡某醫(yī)療費等損失。張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請復議。復議中市公安局認為毆打胡某的人是蔡某而非張某,遂將蔡某追加為復議第三人,并做出撤銷區(qū)公安分局處罰決定、責令蔡某賠償胡某醫(yī)療費等損失的復議決定。胡某對蔡某說,毆打他的人是張某,市公安局徇私舞弊為張某開脫,建議蔡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問:(1)蔡某是否有權對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請說明理由。
(2)若蔡某在復議決定作出后因意外事件死亡,誰有權提起行政訴訟?請說明理由。
46. 2007年,A縣居民湯某與B縣居民姜某做過一筆生意,姜某欠湯某12萬多元貨
款。姜某于2008年3月打下一張欠條后,就以種種理由遲遲不愿再還所欠款項。2009年12月,湯某得知姜某在A縣暫住,遂找到其在縣公安局工作的朋友李某,請李某以縣公安局名義幫其催還欠款。同年12月15日,A縣公安局干警李某等找到姜某,向姜某索要欠款。遭到拒絕后,李某等將姜某強行帶回公安局,并以詐騙罪對姜某給予刑事拘留。兩天后,A縣公安局在責令姜某交出5萬元現(xiàn)金,并扣押其“捷達”牌小轎車后將姜某釋放。姜某獲釋返回B縣后,向B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A縣公安局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刑事偵查行為,不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而且,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則,A縣法院對此案沒有管轄權。
問:(1)此案是否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請說明理由。
(2)本案中哪個法院具有管轄權?請說明理由。
2012年10月全國自考《行政法學:00261》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