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目中只有一個是符號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1851年,中國爆發的一場偉大的農民戰爭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B. 太平天國運動
C. 臺灣高山族人民抗日斗爭
D. 義和團運動
答案:B
2. 1911年4月,資產階級革命派在黃興帶領下舉行了()
A. 惠州起義
B. 黃花崗起義
C. 護國戰爭
D. 護法戰爭
答案:B
3.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是()
A.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 《中華民國約法》
C. 《欽定憲法大綱》
D. 《總統選舉法》
答案:A
4. 1914年7月,孫中山在東京正式成立了()
A. 興中會
B. 中國同盟會
C. 中華革命黨
D. 中國國民黨
答案:C
5. 1915年9月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的是()
A. 胡適
B. 魯迅
C. 李大釗
D. 陳獨秀
答案:D
6.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是()
A. 戊戌變法運動
B. 保路運動
C. 新文化運動
D. 五四運動
答案:D
7. 1922年召開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確提出了()
A. 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綱領
B.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
C.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D. 土地革命總路線
答案:C
8.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人運動第一個高潮的起點是()
A. 香港海員罷工
B. 安源路礦工人罷工
C. 京漢鐵路工人罷工
D. 省港工人罷工
答案:A
9.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
A. 三民主義
B. 新三民主義
C. 新民主主義
D. 社會主義
答案:B
10.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的()
A. 中山艦事件
B. 整理黨務案
C. 四一二政變
D. 七一五政變
答案:C
11. 國民黨在全國的統治建立后,官僚資本的壟斷活動首先和主要是從()
A. 重工業方面開始的
B. 商業方面開始的
C. 輕工業方面開始的
D. 金融業方面開始的
答案:D
12.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召開的確定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方針的會議是()
A. 八七會議
B. 古田會議
C. 遵義會議
D. 洛川會議
答案:A
13.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中國共產黨內出現的主要錯誤傾向是()
A. “左”傾盲動主義
B. “左”傾教條主義
C. 右傾保守主義
D. 右傾投降主義
答案:B
14.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侵略中國的()
A. 九一八事變
B. 一二八事變
C. 華北事變
D. 盧溝橋事變
答案:A
15. 1933年11月,在福州發動抗日反蔣事變的國民黨愛國將領是()
A. 馬占山和李杜
B. 馮玉祥和吉鴻昌
C. 蔡廷鍇和蔣光鼐
D. 張學良和楊虎城
答案:C
16. 1941年3月,在大后方抗日民主運動中誕生的民主黨派是()
A. 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
B. 中國民主建國會
C. 中國民主促進會
D. 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答案:D
17.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中國軍隊取得第一次重大勝利的戰役是()
A. 平型關戰役
B. 雁門關戰役
C. 陽明堡戰役
D. 臺兒莊戰役
答案:A
18. 1945年8月,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的是()
A. 朱德
B. 毛澤東
C. 彭德懷
D. 劉伯承
答案:B
19. 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
A. 《國共重慶談判紀要》
B. 《國共重慶談判協定》
C. 《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協定》
D. 《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
答案:D
20. 1948年4月,毛澤東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著作是()
A. 《新民主主義論》
B. 《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C. 《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
D. 《將革命進行到底》
答案:C
21.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49年4月21日發起的重大戰役是()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
答案:D
22. 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頒布的時間是()
A. 1950年5月
B. 1950年6月
C. 1951年7月
D. 1951年8月
答案:A
23. 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國共產黨在黨政機構工作人員中開展了()
A. 肅反運動
B. 整風、整黨運動
C. “三反”運動
D. “五反”運動
答案:C
解析:(P15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國共產黨在黨政機構工作人員中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1952年1月,中共中央決定開展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竊國家資財、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
24. 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是實現()
A. 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
B. 國家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 國家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 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答案:A
25. 新中國開始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在()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答案:D
26. 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標志是()
A.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
C.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D.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D
27. 毛澤東系統闡明農業合作化理論的重要文獻是()
A. 《介紹一個合作社》
B. 《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
C. 《組織起來》
D.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
答案:B
28. 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思想的是()
A. 毛澤東
B. 陳云
C. 周恩來
D. 鄧小平
答案:B
解析:(P173)中共八大專門安排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方面代表作大會發言。在發言中,陳云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即: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為補充;計劃生產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生產為補充;國家市場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市場為補充。
29. 毛澤東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政治生活的主題是正確處理()
A. 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B. 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
C. 敵我矛盾
D. 人民內部矛盾
答案:D
30. 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時間是()
A. 1949年
B. 1966年
C. 1971年
D. 1978年
答案:C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號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封建統治階級中出現的洋務派代表人物包括()
A. 奕
B. 曾國藩
C. 李鴻章
D. 左宗棠
答案:ABCD
2. 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洋務派舉辦的洋務事業主要有()
A. 興辦近代工業
B. 建立新式海陸軍
C. 推行預備立憲
D. 創辦新式學堂和派遣留學生
答案:ABD
3.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中國政治舞臺上影響較大的中間黨派有()
A. 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
B. 鄉村建設派
C. 中華職業教育社
D. 中國國家社會黨
答案:ABCD
4. 毛澤東提出的“工農武裝割據”的基本內容是()
A. 統一戰線
B. 土地革命
C. 武裝斗爭
D. 農村根據地建設
答案:BCD
5.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后,人民民主力量明顯增長的主要表現是()
A. 社會主義蘇聯的力量得到較快地恢復和鞏固
B. 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制度在多國建立
C. 民族解放運動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蓬勃興起
D. 資本主義國家中共產黨的影響顯著增長,工人運動有了新的發展
答案:ABCD
6. 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在國民黨統治區爆發的愛國學生運動有()
A.一二·九運動 B.一二·一運動
C.一二·三○運動 D.五·二○運動
答案:BCD
7. 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指出,構成人民民主專政主要聯盟的階級是()
A. 工人階級
B. 農民階級
C. 城市小資產階級
D. 民族資產階級
答案:AB
8. 我國對個體農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渡性經濟形式包括()
A. 互助組
B. 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C. 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D. 人民公社
答案:ABC
解析:(P161)我國引導農民走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性經濟組織形式:第一是互助組,這具有社會
主義的萌芽。第二是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土地分紅和按勞分配相結合的原則,這具有半社
會主義的性質。第三是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這具有社會主義
的性質。
9. 新中國在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著重建設的三大鋼鐵基地是()
A. 鞍山
B. 包頭
C. 上海
D. 武漢
答案:ABD
10. 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的處理共產黨和民主黨派關系的方針是()
A. 長期共存
B. 肝膽相照
C. 互相監督
D. 榮辱與共
答案:AC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 戊戌維新運動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答案:答:第一,戊戌維新運動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反映了時代的要求。(1分)
第二,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2分)
第三,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有利于民主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2分)
第四,戊戌維新運動在改革社會風氣方面也有積極作用。(1分)
2. 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意義是什么?
答案:第一,論戰劃清了革命與改良的界限,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實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加入到革命的行列。(3分)
第二,論戰使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三民主義思想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促進了革命力量的壯大,為推翻清朝統治的革命斗爭奠定了思想基礎。(3分)
3. 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是什么?
答案:第一,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終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2分)
第二,在民族資本中,工業資本所占比重小,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所占比重大。(1分)
第三,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主要是以紡織、食品工業為主的輕工業,缺乏重工業基礎。(1分)
第四,民族資本所經營的工業,規模小,經營分散,技術設備落后,生產率低。(1分)
第五,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和封建勢力有聯系。(1分)
4.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基本經驗是什么?
答案:第一,全國人民的大團結,是中國人民戰勝一切艱難困苦,實現抗戰勝利的力量源泉。(2分)
第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2分)
第三,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反對侵略戰爭,同時又不懼怕戰爭。(2分)
5. 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兩步走”的戰略是什么?
答案:第一步,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3分)
第二,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中國的經濟走在世界前列。(3分)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 如何認識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意義?
答案:第一,它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撼動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特別是它堅持14年之久,革命勢力擴展到18個省,這是以往歷次農民起義都比不上的。(3分)
第二,它是舊式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農民戰爭的新特點。特別是它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比較完整地表達了千百年來農民對土地的渴望;《資政新篇》則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方案。(3分)
第三,它對儒家經典給以嚴厲的批判,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2分)
第四,它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1分)
第五,它和其它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匯合在一起,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在亞洲的統治。(1分)
2. 為什么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答案:第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沖破了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并且斷然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指導思想;(3分)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2分)
第二,全會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審查解決了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2分)
第三,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后兩年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開始了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的全面撥亂反正,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