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成本會計》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156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未涂、錯涂或多涂均無分。
1、在成本分析的基礎上,定期地對成本計劃及其有關指標的實際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的是( B )
A、成本核算 B、成本考核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2、下列各項中,屬于按經濟內容分類的費用是( B )
A、原材料 B、職工薪酬
C、直接人工 D、制造費用
3、下列方法中,屬于成本計算輔助方法的是( A )
A、定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品種法
4、某生產工人生產甲產品850件,其中合格品790件,材料不合格造成的廢品10件,工人工藝不熟練造成的廢品40件,計件單價10元。該工人的計件工資應為( B )
A、7900元 B、8000元
C.8400元 D、8500元
5、在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供勞務不多的情況下,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可以采用較為簡便的方法是 ( C )
A、 順序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B、 直接分配法 D、計劃成本分配法
6、可修復廢品的廢品損失是指( B )
A、返修前發生的生產費用 B、返修后發生的修理費用
C、返修后發生的原材料費用 D、返修前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返修后發生的修理費用
7、通過精確地調查、分析與技術測定而制定的,用來評價實際成本、衡量成本工作效率的預計的未來成本是指( C )
A、定額成本 B、計劃成本
C、標準成本 D、可控成本
8、采用分步法計算產品成本時,成本還原的對象是( C )
A、完工產成品成本的各個成本項目 B、平行結轉中各步驟的半成品成本
C、產成品成本中所耗用的半成品項目 D、最后步驟的產成品成本
9、區分各種產品成本計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標志是( A )
A、成本計算對象 B、成本計算期
C、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費用的方法
10、下列各項中,屬于產品成本項目的是( B )
A、職工薪酬 B、制造費用
C、利息費用 D、原材料
11、下列方法中,必須設置基本生產成本二級賬,登記間接計入費用的是( D )
A、分類法 B、簡化的品種法
C、定額成本法 D、簡化的分批法
12、某企業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為6000元,殘料價值2300元,應收賠償款200元,則不可修復廢品的凈損失為( A )
A、3500元 B、3700元
C、5800元 D、6000元
13、在定額成本法下,不影響...產品實際成本的是( B )
A、月初定額成本 B、月末定額成本
C、定額變動 D、脫離定額的差異
14、如果企業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少,或者雖然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之間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可以采用的分配方法是( C )
A、約當產量法 B、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C、在產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計算 D、在產品按完工產品計算法
15、下列支出中,應該計入銷售費用的是( B )
A、市場營銷總監的薪酬 B、專設銷售機構人員的薪酬
C、企業銷售科人員的薪酬 D、負責采購供應管理人員的差旅費
16、在確定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完成情況各因素的影響程度時,應采用( D )
A、比率分析法 B、比較分析法
C、返修后發生的原材料費用 D、返修前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返修后發生的修理費用
7、通過精確地調查、分析與技術測定而制定的,用來評價實際成本、衡量成本工作效率的預計的未來成本是指( C )
A、定額成本 B、計劃成本
C、標準成本 D、可控成本
8、采用分步法計算產品成本時,成本還原的對象是( C )
A、完工產成品成本的各個成本項目
B、平行結轉中各步驟的半成品成本
C、 產成品成本中所耗用的半成品項目
D、最后步驟的產成品成本
9、區分各種產品成本計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標志是( A )
A、成本計算對象 B、成本計算期
C、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費用的方法
10、下列各項中,屬于產品成本項目的是( B )
A、職工薪酬 B、制造費用
C、利息費用 D、原材料
11、下列方法中,必須設置基本生產成本二級賬,登記間接計入費用的是( D )
A、分類法 B、簡化的品種法
C、定額成本法 D、簡化的分批法
12、某企業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為6000元,殘料價值2300元,應收賠償款200元,則不可修復廢品的凈損失為( A )
A、3500元 B、3700元
C、5800元 D、6000元
13、在定額成本法下,不影響...產品實際成本的是( B )
A、月初定額成本 B、月末定額成本
C、定額變動 D、脫離定額的差異
14、如果企業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少,或者雖然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之間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可以采用的分配方法是( C )
A、約當產量法 B、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C、在產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計算 D、在產品按完工產品計算法
15、下列支出中,應該計入銷售費用的是( B )
A、市場營銷總監的薪酬 B、專設銷售機構人員的薪酬
C、企業銷售科人員的薪酬 D、負責采購供應管理人員的差旅費
16、在確定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完成情況各因素的影響程度時,應采用( D )
A、比率分析法 B、比較分析法
C、動態分析法 D、連環替代法
17、下列方法中,可用于計算材料脫離定額差異的方法是【C】
A、定額法 B、代數法
C、盤存法 D、系數法
18、成本還原的目的是為了反映【A】
A、構成產成品的原始成本項目 B、構成半成品的成本項目
C、構成產成品的實際成本 D、構成當月在產品的原始成本項目
19、下列關于分步法的描述,正確的是【D】
A、逐步結轉分步法的完工產品,是狹義的完工產品
B、逐步結轉分步法的半成品成本,不隨實務而轉移
C、平行結轉分步法的完工產品,是廣義的完工產品
D、平行結轉分步法的完工產品,是最后步驟的完工產品
20、下列方法中,不屬于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方法的是【B】
A、滾動預算法 B、全面預算法
C、參數模型法 D、類推模型法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21、計入成本的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一般可以分為【ABD】
A、直接材料 B、制造費用
C、期間費用 D、直接人工
E、折舊費用
22、企業的非貨幣性福利,通常包括【ABCE】
A、以自己生產的產品發放給職工作為福利
B、向職工無償提供自己擁有的車子使用
C、以外購商品作為福利提供給職工
D、為職工墊付醫藥費
E、為職工無償提供類似醫療保健服務
23、為了加強成本核算,企業應重點做好的各項基礎工作包括【ABC】
A、建立健全各項原始記錄
B、做好定額的制定和修訂工作
C、做好各項材料物資的計量、收發、領退和盤點工作
D、正確劃分各會計期間成本費用的界限
E、選擇合理的成本計算方法
24、根據產品生產工藝特點和生產組織管理方式,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包括【ABE】
A、品種法 B、分批法
C、分類法 D、定額法
E、分步法
25、產品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之間的成本差異包括( BCD )
A、產品數量差異 B、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C、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D、制造費用成本差異
E、產品價格差異
26、根據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系,生產費用按成本性態可以分為( ABC )
A、固定成本 B、變動成本
C、 混合成本 D、可控成本
E.不可控成本
27、在實施作業成本核算的過程中,屬于作業成本核算具體內容的有( ABCDE )
A、作業調研和作業認定 B、成本歸集和設計模型
C、應用軟件和運行分析 D、持續改進
E、建立成本庫
28、下列各項中,屬于企業管理費用的有( ABCD )
A、董事會成員津貼 B、聘請中介機構費用
C、房產稅和印花稅 D、公司經費
E、生產部門管理人員薪酬
29、質量成本支出的內容包括( ACD )
A、預防性支出 B、不合格產品的罰款支出
C、評估性支出 D、補救性支出
E、補償性支出
30、企業成本報表的比率分析法包括( ABD )
A、相關指標比率分析 B、構成比率分析
C、影響因素分析 D、動態比率分析
E、連環替代分析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者在答題紙上打“√”,誤者在答題紙上打“×”并說明理由。
31、對于貨幣性職工薪酬,企業可以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自身實際情況,計算確定應付職工薪酬金額和應計入成本費用的薪酬金額。
答:× 貨幣性職工薪酬的核算,必須以準確的原始記錄為依據
32、企業的非貨幣性福利,和貨幣性的薪酬不一樣,不需要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進行核算。
答:× 企業的非貨幣性福利,和貨幣的薪酬一樣,需要通過“應付職工薪酬” 科目進行核算。
33、根據責任單位是否可以有效控制,生產費用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答:× 根據責任單位是否可以有效控制,生產費用可以分為可控制成本和不可控制成本。
34、不可修復廢品是指在技術上不能修復,而且雖然可以修復但所耗修復費用在經濟上不合算的廢品。兩個條件要同時具備。
答:× 不可修復廢品是指在技術上不能修復,或者雖然可以修復但所耗修復費用在經濟上不合算的廢品。兩個條件只需具備其一。
35、根據責任中心的權限范圍及業務活動的特點,責任中心可以分為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
答:√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36、為了正確進行成本費用的歸集和分配,需要分清哪些費用的界限?
答:
(1)正確劃分生產經營費用和非生產經營費用的界限;
(2)正確劃分各會計期間成本費用的界限;
(3)正確劃分不同成本計算對象之間費用的界限;
(4)正確劃分產品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的界限;
(5)正確劃分完工產品和非完工產品的界限。
37、簡述職工薪酬的內容及其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和方式。
答:
(1)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2)職工福利費;
(3)社會保險費;
(4)住房公積金;
(5)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
(6)非貨幣性福利
(7)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
(8)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企業職工薪酬應按照用途分配計入本期各種產品成本,其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生產工人的職工酬薪,應直接計入各種產品成本,在“基本生產成本”科目中進行歸集,并以“直接人工”成本項目單獨列示:基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的職工薪酬,應計入“制造費用”科目,然后與其他間接費用一起分配計入各種產品成本;輔助生產車間人員的職工薪酬,應計入“輔助生產成本”科目。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38小題12分,第39小題6分,第40、41小題各16分,共50分)
38、某企業丙產品順序通過第一、二道工序加工制成。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開始時一次性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額500公斤,其中,第一道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額為350公斤,第二道工序為150公斤。第一道工序的定額工時為12小時;第二道工序的定額工時為8小時。每個工序結存在產品在本工序加工程度均為50%。本月該產品結存在產品20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結存120件,第二道工序結存80件。
要求:(1)計算各工序的投料程度和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2)分工序計算月末在產品的完工程度和約當產量。
39、華豐企業的甲產品從2010年1月起采用新的材料消耗定額,其舊的材料費用定額為100
元/件,新的材料費用定額為85元/件,本月初舊的材料費用定額為10000元。
要求:計算定額變動差異及月初在產品材料成本。(需列出具體計算過程)
40、假定某企業生產A、B、C三種不同規格的產品,根據原材料耗用及工藝特點,將A、B、
C三種產品分為一類,稱之為甲類;該企業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三個成本項目。成本計算采用分類法,類內產品成本采用系數法進行計算,以B產品作為標準產品,甲類以定額成本為分配標準,B產品的定額成本系數為1,A產品定額成本折算系數為2,C產品定額成本折算系數為3。該企業2010年4月份有關產品成本計算的資料如下
要求:(1)根據月初、月末在產品成本定額資料,直接填列上述甲類產品成本明細表。
(2)直接填列上述產成品成本計算表。
41、某企業設有供電和機修兩個輔助生產車間,在分配輔助生產費用前,供電車間本月生產
費用為24000元,機修車間為15000元。本月供電車間供電30000度,其中機修車間耗用2000度,基本生產車間耗用25000度,廠部管理部門耗用3000度。本月機修車間修理工時為7500小時,其中供電車間500小時,基本生產車間4500小時,廠部管理部門2500小時。
要求:(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輔助生產費用,填寫下表空格。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 (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借 輔助生產成本-供電車間 1000
-機修車間 1600
貸 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 1000
-供電車間 1600
對外分配: 借 制造費用 31921.35
管理費用 8078.57
貸 輔助生產成本-供電車間 23400
-機修車間 15600
2013年10月全國自考《成本會計:00156》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