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全國自考《國際經濟學》試題及答案
發布時間:2016年06月04日 來源:湖南大學自考辦
全國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國際經濟學》試題及答案
課程代碼:00140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1953年,經濟學家在用投入—產出法分析美國出口品與進口競爭品的要素含量時,得
出一個與生產要素稟賦論相悖的結論,這就是
A.里昂惕夫之謎 B.吉芬難題
C.特里芬難題 D.阿羅不可能性定理
解析:A
2.無差異曲線上的每一個點的切線的斜率都反映同一效用水平下兩種商品的
A.邊際效用 B.邊際技術替代率
C.邊際替代率 D.邊際轉換率
解析:C
3.下列國際貿易理論中,屬于古典貿易理論的是
A.幼稚工業理論 B.規模經濟理論
C.相互需求貿易理論 D.絕對技術差異論
解析:A
4.相互傾銷國際貿易理論認為,不完全競爭企業采取傾銷戰略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利潤率 B.擴大市場份額
C.多元化經營以分散市場風險 D.提高進口國消費者福利水平
解析:B
5.下列選項中,能反映規模經濟本意的是
A.規模報酬遞減 B.規模報酬遞增
C.規模報酬不變 D.規模成本遞增
解析:B
6.如果一國既希望獲取規模經濟效益,又希望滿足生產者和消費者對差異產品的追求,最佳解決途徑是
A.國際投資 B.技術轉讓
C.國際融資 D.國際貿易
解析:D
7.在分析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過程中,有一系列的假設條件,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其假設條件的是
A.生產要素充分利用
B.生產要素在國與國之間自由流動
C.不存在貿易障礙和運輸費用
D.生產要素在一國范圍內的各部門間自由流動
解析:B
8.提出“國際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觀點的經濟學家是
A.菲利普斯 B.克拉維斯
C.李嘉圖 D.羅伯特遜
解析:D
2014年4月全國自考《國際經濟學》試題及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