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經濟法概論》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244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現代意義的經濟法最早體現為美國、德國等國家在19世紀末制定的 ( C )1-1
A.調整稅收監管的法律 B.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
C.規范市場競爭行為的法律 D.管理外匯的法律
2.下列屬于宏觀調控法的部門法的是 ( A )2-31
A.政府采購法 B.反壟斷法
C.反不正當競爭法 D.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3.下列屬于經濟法特有的基本原則的是
A.保障穩定原則 B.公平原則 ( D )3-58
C.誠實信用原則 D.調制績效原則
4.調制適度原則強調( A )3-60
A.對各類主體的利益進行平衡 B.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C.追求社會總福利的增長 D.對規制權作出明確規定
5.經濟法調整的最高目標是(D)3-49
A.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B.保障基本人權
C.保障社會公益 D.促進經濟和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
6.下列屬于經濟法主體調制行為的是 (B) 4-77
A.合作行為 B.產業調控行為
C.市場對策行為 D.競爭行為
7.經濟法的“域外適用”問題體現了經濟法適用范圍的(B) 5-116
A.時間維度 B.空間維度
C.主體維度 D.權義維度
8.我國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主導一方是(C)6-131
A.中國人民銀行 B.最高人民法院
C.政府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9.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是 (B) 6-131
A.產業布局與發展的協調 B.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發展
C.投資與民生改善的協調 D.粗放經營與集約經營的協調
10.為了加強宏觀調控綜合協調制度,制定了《經濟穩定與增長促進法》的國家是(D)6-151
A.法國 B.日本
C.英國 D.德國
11.與私人經濟中的企業財務、私人家計相比較,財政的目的是(B)7-159
A.和諧、穩定、發展經濟 B.滿足公共欲望,實現公共需要
C.宏觀調控 D.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
12.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采購人應當將合同副本報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的時間為 ( A )7-185
A.7個工作日 B.10個工作日
C.15個工作日 D.30個工作日
13.在我國,圖書、雜志的銷售和進口的增值稅稅率為( B )8-205
A.零稅率 B.低稅率
C.基本稅率 D.高稅率
14.在我國,對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征收的所得稅稅率為(c) 8-215
A.5% B.10%
C.15% D.20%
15.下列屬于資本市場的是(D) 9-238
A.外匯市場 B.黃金市場
C.票據和貼現市場 D.債券和股票市場
16.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工具是(D) 9-269
A.黃金 B.股票
C.基金 D.國債
17.我國債券交易方式一般采用(A) 9-272
A.招標 B.一次性交割結清
C.回購 D.攤派
18.西方國家中計劃立法時間最早,最具特色而且經濟計劃理論也最為完備的國家是( A) 10-305
A.法國 B.美國
C.英國 D.德國
19.最經常、最直接、也最具廣泛性的計劃監督和檢查是(D) 10-302
A.權力機關的監督檢查 B.行政管理機關的監督檢查
C.職能部門的監督檢查 D.社會的監督檢查
20.國家計劃中主要依靠經濟手段來保證其實施的計劃是(D) 10-284
A.長期計劃 B.中期計劃
C.指令性計劃 D.指導性計劃
21.市場主體所享有的、根據市場狀況實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場行為的權利是(D) 11-337
A.反壟斷權 B.反不正當競爭權
C.規則制定權 D.市場競爭權
22.我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常常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向社會公布“十大案件”,這實質上(C) 11-340
是在進行其他處罰的同時并處
A.罰金 B.資格罰
C.聲譽罰 D.自由罰
23.在市場準人中,推行GMP認證制度的行業是(B)15-477
A.房地產業 B.藥品制造業
C.銀行業 D.證券業
24.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B) 9-248
A.調控銀行 B.中央銀行
C.發展銀行 D.專業銀行
25.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C)2-13
A.調控關系 B.規制關系
C.調制關系 D.管制關系
26.證券業協會作為證券業的自律性組織,其性質是 (B) 15-495
A.財團法人 B.社團法人
C.企業法人 D.機關法人
27.1945年美國鋁公司壟斷案中,就反壟斷法的域外效力所運用的原則是 (B)12-390
A.管轄原則 B.效果原則
C.履行地原則 D.單一經營者原則
28.不正當競爭行為作為法律概念源于(A) 13-396
A.1850年法國法院根據法國民法典作出的一個判決
B.1896年德國頒布的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當競爭法》
C.1890年美國《謝爾曼法》的相關規定
D.1900年《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的修正案
29.經濟法在法律體系中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因為經濟法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門(C) 2-15
的
A.法律規范 B.執法主體
C.調整對象 D.法律原則
30.金融調控法的調控主體是(D) 9-246
A.中國銀行 B.最高人民檢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國人民銀行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 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我國財政的主要職能有(BCD)7-159
A.協調平衡的職能 B.分配收入的職能
C.配置資源的職能 D.保障穩定的職能
E.平穩發展的職能
32.經濟法在制度構建上的現代性主要體現在(CDE) 2-22
A.制度發展 B.制度設計
C.制度形成 D.制度構成
E.制度運作
33.銀行業市場規制制度的原則有 (BDE)15-481
A.統一監管原則 B.依法規制原則
C.規制適度原則 D.公正規制原則
E.有效規制原則
34.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立法上,采取專門立法模式的國家有 (BD)13-403
A.美國 B.德國
C.法國 D.日本
E.英國
35.我國反壟斷法禁止的橫向聯合限制競爭行為有(ABCDE )12-364
A.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
B.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
C.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
D.限制購買新技術、新設備或者限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
E.聯合抵制交易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所得稅 8-210
答:所得稅是以所得為征稅對象,向獲取所得的主體征收的一類稅。所得稅豐要可以分為企業所得稅(或稱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兩類
37.預算管理體制 7-167
答:預算管理體制,是指國家機關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在預算管理職權方面的劃分•
38.經濟法主體 4-64
答:經濟法主體是依據經濟法而享有權力或權利,并承擔相應義務的組織體或個體.
39.計劃法體系 10-296
答:計劃法的體系是由計劃法的各類法律規范所組成的內外協調、和諧統一的有機整體。
40.詆毀商譽行為 13-421
答:詆毀商譽行為,是指經營者傳播有關競爭對手的虛假信息,以破壞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1.簡述我國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內容。9-261
答:根據現行法律、法規及行政規章的規定,我國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內容主要有:
1、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實施對象
我國所有吸收一般存款(相對于財政性存款而言)的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資機構、財務公司和外資金融機構等,都有按規定比例和期限繳存存款準備金的義務。
2、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率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并根據放松或緊縮銀根的需要進行調整。
3、存款準備金的計提
我國金融機構向中央銀行繳存存款準備金,實行按旬考核的辦法,即按上旬末應繳存款余額和規定的比率計算繳存額度,按期繳納。
42.簡述經濟法經濟性的表現。 2-16
答:(1)經濟法作用于市場經濟,直接調整特定的經濟關系;凋整的目標是節約交易成本,提高市場運行的效率。
(2)經濟法要反映經濟規律。
(3)經濟法是經濟政策的法律化。
(4)經濟法運行的是法律化的經濟手段。
(5)經濟法追求的是總體上的經濟效益、
43.簡述市場規制法效率價值的體現。11-326
答:市場規制法的效率價值,是指市場規制法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技術進步和增進社會整體福利等方面的有用性。市場規制法的效率價值,有多方面的體現:
一是各國和地區市場規制立法在確立其宗旨時,強調公平取向但從來不忽視效率。
二是市場規制立法中,在對既限制競爭、妨礙公平,又具有促進流通、提高競爭效率功能的行為規定規制措施時,既規定禁止的措施,又規定例外或適用除外的情形。
三是基于公平對效率的促進而實現效率價值.
44.簡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特征。 12-353
答: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基本特征上要體現在:
(1)行為主體是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
(2)行為目的是維持或提高市場地位,獲取超額壟斷利益。
(3)行為后果是對市場競爭的實質性損害或損害的可能性。
45.簡述宏觀調控法的原則。 6-541
答:
(一)總量平衡與結構優化原則:促進總量平衡與結構優化的合理原則是宏觀調控主要目標在立法中的必然要求。
(二)政府調控法定原則:政府依法調控的法定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主體資格法定、權力界限明確、實現方式和程序法定。
(三)政府調控適度原則: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市場的凋節作用,在此基礎上進行適度的宏觀調控。因此,宏觀調控法必須貫徹政府調控適度原則。
(四)注重調控效益原則:宏觀調控法通過調整宏觀調控關系,目的就是要激勵、促進和保護宏觀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政府調控必須貫徹注重調控效益原則。
五、論述題(本題10分) 8-228
46.試論我國的稅務檢查制度。
答:稅務檢查通常是指征稅機關根據稅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而對納稅主體履行納稅義務的情況進行檢驗、核查的活動。
一、稅務機關的稅務檢查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資料檢查權
稅務機關有權檢查納稅人的賬簿、記賬憑證、報表和有關資料,檢查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
2、實地檢查權
稅務機關有權到納稅人的生產、經營場所和貨物存放地實地檢查納稅人應納稅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檢查扣繳義務人與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經營情況。
3、資料取得權
稅務機關有權責成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提供與納稅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文件、證明材料和有關資料。
4、稅情詢問權
稅務機關有權詢問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與納稅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問題和情況。
5、單證查核權
稅務機關有權到車站、碼頭、機場、郵政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檢查納稅人托運、郵寄應納稅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的有關單據、憑證和有關資料。
6、存款查核權
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憑全國統一格式的檢查存款賬戶許可證明,稅務機關有權查核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金融機構的存款賬戶。此外,稅務機關可以依法查詢案件涉嫌人員的儲蓄存款。
二、稅務機關在稅務檢查方面的義務主要有以下幾項:
1、資料退還的義務
稅務機關把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以前會計年度的賬簿、記賬憑證、報表和其他有關資料調回稅務機關檢查的,稅務機關必須向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開付清單,并在3個月內完整退還;若調當年的會計資料,則須于30日內退還。
2、保守秘密的義務
稅務機關派出的人員在進行稅務檢查時,有義務為被檢查人保守秘密。尤其是在行使存款查核權時,稅務機關應當指定專人負責,憑全國統一格式的檢查存款賬產許可證明進行檢查,并應為被檢查人保守密。
3、持證檢查的義務
稅務人員進行稅務檢查時,應當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否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其他當事人有權拒絕檢查。
六、案例分析題(本題10分)
47.王某于2010年9月18日在某家具店定購了一套紅色全實木家具,價值28000元。當時該店的導購員保證該家具材質為美國進口。但王某買回家后卻發現,該家具材質并非全實木,且有起皮、開裂、開膠等嚴重質量問題。他認為這屬于欺詐消費者,要求退貨未果,起訴到法院,要求店主無條件返還貨款28000元,并按貨款數額進行一倍賠償。
店主辯稱:導購員并未承諾該家具材質為美國進口全實木。王某所購家具有國家家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驗報告,屬合格產品,并不存在欺詐消費者的問題。他們可為王某換貨,不同意退貨賠款。
受理此案的人民法院查明:導購員在《商品訂貨合同》上承諾:全部家具材質為實木(美國進口)。但事實是該家具并不全是由美國進口的材料制成,而是由美國的、俄羅斯的和國內的材料加工而成。
試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分析:
(1)家具店違反了何種義務,侵犯了消費者的什么權利? 14-445、448
(2)家具店應當如何承擔責任? 14-461
答:
(1)違反了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或服務的義務,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悉真情權和公平交易權。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或服務, 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情況下說明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知悉真情權,或稱獲取信息權、知情權、了解權,是消費者享有的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據此,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分、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消費者在與經營者簽約時做到知己知彼.并衷達其真實的意思。
公平交易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所享有的獲得質量保障和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的權利。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的實現,必須依反壟斷法和反不止當競爭法等對劣質銷售、價格不公、計量失度等不公甲交易行為加以禁止。
(2)經營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1倍。
2012年10月全國自考《經濟法概論:00244》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