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
《金融理論與實務》試題和答案評分
課程代碼:001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 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商品買賣與貸款支付分離時,貨幣發揮的職能是【 】
A.支付手段 B.計價單位
C.價值尺度 D.財富貯藏
正確答案:A(1 分)教材 P55
2.商業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屬于【 】
A.實物貨幣 B.金屬貨幣
C.電子貨幣 D.存款貨幣
正確答案:C(1 分)教材 P53
3.在貨幣資金余缺調劑中充當信用媒介的是【 】
A.個人部門 B.非金融企業部門
C.金融部門 D.政府部門
正確答案:C(1 分)教材 P69
4.按照決定方式的不同可將利率劃分為【 】
A.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 B.市場利率、官定利率和行業利率
C.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 D.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
正確答案:B(1 分)教材 P90
5.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是【 】
A.基準利率 B.實際利率
C.名義利率 D.市場利率
正確答案:B(1 分)教材 P91
6.從貨幣數量角度闡釋匯率決定的理論是【 】
A.國際借貸說 B.購買力平價理論
C.利率平價理論 D.貨幣分析說
正確答案:D(1 分)教材 P105
7.下列關于浮動匯率制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國際貿易和投資的匯率風險明顯降低
B.匯率對國際收支具有自動調節作用
C.匯率由外匯市場供求狀況自發決定
D.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增強
正確答案:A(1 分)教材 P111
8.按照交割方式的不同可將金融市場劃分為【 】
A.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 B.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
C.發行市場與流通市場 D.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
正確答案:B(1 分)教材 P126
9.下列關于優先股的表述錯誤的是【 】
A.具有優先認股權
B.在公司破產清算時具有優先求償權
C.具有股息的優先分配權
D.風險小于普通股
正確答案:A(1 分)教材 P122
10.我國證券交易所實行的是【 】
A.競價交易制度 B.做市商交易制度
C.報價驅動制度 D.限價驅動制度
正確答案:A(1 分)教材 P158
11.下列屬于商業銀行間相互融通資金的業務是【 】
A.貼現 B.轉貼現
C.再貼現 D.銀行承兌匯票
正確答案:B(1 分)教材 P143
12.金融互換合約產生的理論基礎是【 】
A.資產組合理論 B.套利定價理論
C.比較優勢理論 D.絕對優勢理論
正確答案:C(1 分)教材 P195
13.商業銀行進行流動性管理的市場通常是【 】
A.股票市場 B.貨幣市場
C.基金市場 D.衍生工具市場
正確答案:B(1 分)教材 P131
14.金融衍生工具的特點不包括【 】
A.價值受制于基礎性金融工具
B.高杠桿性
C.低風險性
D.構造復雜,設計靈活
正確答案:C(1 分)教材 P179
15.投資銀行最為傳統與基礎的業務是【 】
A.證券交易與經紀業務 B.證券承銷業務
C.并購業務 D.資產管理業務
正確答案:B(1 分)教材 P252
16.歷史最為悠久的保險險種是【 】
A.火災保險 B.海上保險
C.利潤損失險 D.航空保險
正確答案:B(1 分)教材 P261
17.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須交存中央銀行的部分是【 】
A.現金漏損 B.法定存款準備金
C.超額存款準備金 D.派生存款準備金
正確答案:B(1 分)教材 P278
18.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貨幣供給將會【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不確定
正確答案:A(1 分)教材 P298
19.貨幣政策的傳導過程是【 】
A.操作指標→中介指標→政策工具→最終目標
B.政策工具→中介指標→操作指標→最終目標
C.政策工具→操作指標→中介指標→暇終目標
D.中介指標→政策工具→操作指標→最終目標
正確答案:C(1 分)教材 P315
20.最早建立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國家是【 】
A.德國 B.英國
C.日本 D.美國
正確答案:D(1 分)教材 P319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 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21.下列屬于現代消費信用典型形式的是【 】
A.預付貸款 B.分期付款
C.賒銷 D.預收貸款
E.消費信貸
正確答案:BCE(2 分)教材 P79
22.中央銀行作為“銀行的銀行”的具體體現是【 】
A.壟斷貨幣發行權
B.集中保管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
C.充當最后貸款人
D.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
E.代理國庫
正確答案:BC(2 分)教材 P204
23.投資銀行的基本職能包括【 】
A.媒介資金供需,提供直接融資服務
B.提供支付結算,完成貨幣收付
C.優化資源配
D.構建發達的證券市場
E.促進產業集中
正確答案:ACDE(2 分)教材 P250
24.治理通貨膨脹可實施的貨幣政策操作有【 】
A.在公開市場上買入有價證券
B.發行中央銀行票據
C.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D.降低再貼現率
E.提高利率
正確答案:BCE(2 分)教材 P307
25.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 】
A.證券市場信用控制 B.不動產信用控制
C.消費者信用控制 D.信用配額
E.優惠利率
正確答案:ABCE(2 分)教材 P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15 分)
26.經濟范疇的信用
正確答案:教材 P67 經濟范疇的信用是指以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為條件的借貸行為,償還性與支付利息是 其基本特征。
27.遠期匯率
正確答案:教材 P101 遠期匯率是在未來一定時期進行外匯交制,而事先由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達成協議的匯率。
28.中央銀行票據
正確答案:教材 P144 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
2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正確答案:教材 P303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即 CPI,是一種用來測量各個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 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平均變化程度的指標。
30.菲利普斯曲線
正確答案:教材 P316 顯示失業率和物價上漲率之間存在著此消彼長的替代關系的曲線。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 2 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12 分)
31.2012年3月華夏基金管理公司新發行單位面值為1元的A基金,規定了兩檔認購費率: 一次認購金額在 1 萬元(含 1 萬元) ——100 萬元(不含 100 萬元) 之間, 認購費率為 1.5%; 一次認購金額在 100 萬元(含 100 萬元)以上,認購費率為 1%。
(1)投資者王先生用 50 萬元認購 A 基金,請計算其可以認購的基金份額。 (3 分)
(2)2013 年 8 月 10 日,王先生贖回其所持有的全部 A 基金,當日基金單位凈值為 0.9 元,贖回費率為 0.5%,請計算王先生的贖回金額。 (3 分)
正確答案:教材 P176
(1)認購份額=認購金額×(1-認購費率)÷基金單位面值 =500000×(1-1.5%)÷1(2 分) =492500(份) (1 分)
(2)贖回金額=(贖回份數×贖回日基金單位凈值)×(1-贖回費率) =(492500×0.9)×(1-0.5%) (2 分) =443250×99.5% =441033.75(元) (1 分)
32.假設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 17%,超額存款準備金率為乳,通貨-存款比為 8%,試算貨幣乘 數。 在貨幣乘數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中央銀行希望貨幣供給量減少 1260 億元, 為了達到這個 目的,中央銀行應該回籠多少基礎貨幣?
正確答案:教材 P284
(1)貨幣乘數=C/D 18% 13.6 (3 分) C / D ? R / D 8% ? 17% ? 5%
(2)中央銀行應回籠的基礎貨幣=1260+÷3.6(2 分)=350(億) (1分)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3.簡述金幣本位制的基本特點。
正確答案:教材 P59
(1)黃金為法定幣材,金幣為本位貨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 (2 分)
(2)金幣可以自由鑄造和自由溶化; (1 分)
(3)輔幣、銀行券與金幣同時流通.并可按面值自由兌換為金幣; (2 分)
(4)黃金可以自由輸出入國境。 (1 分)
34.簡述利率在徽觀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正確答案:教材 P93
(1)利率的變動影響個人收入在消費和儲蓄之間的分配。 (2 分)
(2)利率的變動影響金融資產的價格,進而會影響人們對金融資產的選擇。 (2 分)
(3)利率的變動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和經營管理。 (2 分)
35.簡述影響金融工具流動性的主要因素。
正確答案:教材 P120
(1)償還期限,與金融工具的流動性呈反向變動關系:償還期越長,流動性越弱,償 還期越短,流動性越強; (2 分)
(2)發行人的資信程度.與金融工具的流動性呈正向變動關系:金融工具發行者的信 譽狀況越好,金融工具的流動性越強,反之,流動性越弱; (2 分)
(3)收益率水平。與金融工具的流動性呈正向變動關系:金融工具的收益率水平越高, 流動性越強;反之,流動性越弱。 (2 分)
36.簡述歐式期權與笑式期權的區別。
正確答案:教材 P193
(1)歐式期權是只允許期權的持有者在期權到期日行權的期權合約,笑式期權則允許 期權持有者在期權到期日前的任何時間執行期權合約。 (3 分)
(2)美式期權比歐式期權更為有利,賣方則要承擔著更大的風險,因此美式期權的期 權費通常比歐式期權的期權費要高一些。 (3 分)
37.簡述新中國金融機構體系建立與發展的歷程。
正確答案:教材 P202
(1)初步形成階段(1948 年——1953 年) :中國人民銀行,它標志著新中國金融機構 體系的開始。 (1 分)
(2) “大一統”的金融機構體系(1953 年——1978 年) :中國人民銀行集中央銀行和 普通銀行于一身。 (1 分)
(3)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統”金融機構體系(1979 年——1983 年 8 月) :中國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相繼恢復或成立; (1 分)
(4)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初具規模(1983 年 9 月——1993 年) :形成了以中國人民 銀行為核心,以工、農、中、建四大專業銀行為主體,其他各種金融機構并存和分工協作 的金融機構體系。 (1 分)
(5)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金融機構體系的階段(1994 年至今) :形成了由“一行 三會”為主導、大中小型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輔翼的較完備的金融機 構體系。 (2 分)
六、論述題(本題 13 分)
38.試述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性的衡量標準及商業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的途徑。
正確答案:教材 P238
(1)保持數量充足的資本不僅是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的基本要求,也是商業銀行抵御 風險的基本手段,因此,達到規定的資本充足性是商業銀行經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巴塞 爾協議》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性規定了統一的標準,即資本充足率不低于既,這逐漸稱 為國際銀行界資本管理的“一條鐵律” 。 (3 分)
(2)商業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有兩個途徑: 一是增加資本;二是降低風險資產總全。 具體內容包括: (4 分)
①增加資本總量。主要包括增加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 (2 分)
②收縮業務,壓縮資產總規模。 (1 分)
③調整資產結構,降低高風險資產占比。 (1 分)
④提高自身風險管理水平,降低資產的風險含量。 (2 分)
2014年10月全國自考《金融理論與實務》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