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級財務會計》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15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銷售商品一批,銷售收入為10 000元,規定的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適用的增值稅率為17%,如果購貨企業在第11天付款,則收到的金額為( C )2-2-66
A.10 700元 B.11 500元
C.11 583元 D.11 700元
2、某項固定資產的原值30 000元,預計凈殘值2 000元,預計使用4年,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第2年的折舊額應是( D )5-3-205
A.5 400元 B.7 000元
C.7 200元 D.7 500元
3、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本月購進原材料400公斤,貨款為24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4 080元,發生的保險費為1 400元,入庫前發生的整理挑選費用為520元,驗收入庫時發現數量短缺10%,經查屬于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企業確定的該批原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為( D )3-1-81/120
A.62.80元/公斤 B.66元/公斤
C.70.56元/公斤 D.72元/公斤
4、下列各項經濟業務中,會引起公司股東權益增減變動的是( C )9-5-412或10-5-467
A.用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B.向投資者分配股票股利7-5-315
C.向投資者宣告分配現金股利 D.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5、某企業“應付賬款”明細賬期末余額情況如下:W企業貸方余額為200 000元,Y企業借方余額為180 000元,Z企業貸方余額為300 000元。假如該企業“預付賬款”明細賬均為借方余額,則根據以上數據計算的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應付賬款項目的數額為( C )11-2-478
A.80 000元 B.320 000元
C.500 000元 D.680 000元
6、如果“應收賬款”科目所屬明細賬科目中出現貸方余額,應列示的財務報表項目是
( C )11-2-478/65
A.應付賬款 B.預付賬款
C.預收賬款 D.其他應收款
7、企業購入債券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該債券的初始確認金額應為( C )4-3-144
A.債券面值 B.債券面值加相關交易費用
C.債券公允價值加相關交易費用 D.債券公允價值
8、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公允價值的變動,應當計入( A )4-4-152
A.資本公積 B.投資收益
C.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D.盈余公積
9、某一般納稅企業采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從其他企業購入原材料一批,貨款為100 000元,支付增值稅稅額17 000元,對方代墊運雜費3 000元。該原材料已經驗收入庫。該購買業務所產生的應付賬款入賬價值為( D )7-2-272
A.100 000元 B.103 000元
C.117 000元 D.120 000元
10、企業辦理工資、獎金等現金支取的賬戶只能是( D )2-1-52
A.專用存款賬戶 B.臨時存款賬戶
C.一般存款賬戶 D.基本存款賬戶
11、由于技術進步而引起的固定資產在價值上的損失,稱為( C )5-3-198
A.化學損耗 B.有形損耗
C.無形損耗 D.物理損耗
12、對于“基本確定”發生的或有事項,在確認和計量時根據的對應概率區間是( C )8-4-358
A.大于80%但小于或等于90% B.大于85%但小于或等于95%
C.大于95%但小于100% D.大于90%但小于100%
13、M企業自行研究開發一項專利技術,研究階段支出為45萬元,開發階段的支出為36萬元,其中開發階段有20萬元的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則M企業對該項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為( B )6-1-237
A.0萬元 B.20萬元
C.36萬元 D.81萬元
14、某輛汽車的原值300 000元,預計凈殘值20 000元,預計行使50萬公里,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則每萬公里的折舊額應是( C )5-3-201
A.5.6元 B.6元
C.5 600元 D.6 000元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5、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 ABCDE )3-1-81
A.購買價款 B.運輸費
C.裝卸費 D.保險費
E.相關稅費
16、在權益法下,下列被投資企業的業務可能引起投資企業“長期股權投資”賬戶增加的有( DE )4-5-167
A.支付現金股利4-5-167
B.發放股票股利4-5-167
C.用資本公積轉增資本9-4-403
D.重組債務轉為資本時,股票的公允價值高于票面價值9-4-403
E.實現凈利4-5-167
17、企業在進行所得稅會計核算時,所得稅會計方法經歷了( AB )10-4-452
A.應付稅款法 B.納稅影響會計法
C.納稅調整法 D.遞延法
E.債務法
18、下列稅費中,可通過“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核算的有( BCDE )11-3-496
A.增值稅 B.消費稅
C.營業稅 D.城市維護建設稅
E.教育費附加
19、財務會計中的金融資產包括( ABCDE )4-2-136
A.交易性金融資產 B.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C.貸款 D.應收款項
E.持有至到期投資
20、引起企業資本公積變化的活動包括( ACD )9-4-402
A.溢價發行股票9-4-402 B.溢價發行公司債券8-2-336
C.資本公積轉增資本9-4-403 D.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9-4-405
E.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4-2-139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2分,共8分)
21、或有事項8-4-353
答:
或有事項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其結果須由某些未來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才能決定的不確定事項。
22、謹慎性原則1-4-28
答:
謹慎性原則亦稱“穩健性原則”,或稱“保守主義”,是指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23、實地盤存制3-4-121
答:
“實地盤存制”又稱“定期盤存制”,是指企業平時只在賬簿中登記存貨的增加數,不記減少數,期末根據清點所得的實存數,計算本期存貨的減少數。
24、實質重于形式原則1-4-27
答: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指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25、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在性質上有何區別?1-3-16
答:
(1)負債是企業債權人對企業資產的要求權即債權,也是企業對債權人承擔的經濟責任;所有者權益是企業的投資者對企業凈資產的要求權即所有權,也是企業對投資人承擔的經濟責任。
(2)企業對債權和所有權滿足的先后次序不同,一般規定債權優先于所有權。債權是第一要求權,表現在當企業清算時,債權人對企業的剩余資產的要求權應先于所有者。
26、盈余公積的用途主要包括哪兩個方面?9-5-408
答:
(1)彌補虧損。 在稅前利潤不足以彌補虧損的情況下,可以用以前年度的盈余公積補虧;以前年度盈余公積仍不足彌補虧損的,用提取盈余公積前的稅后利潤補虧。
(2)轉增資本。盈余公積可以用來轉增資本,但法定公積金(包括資本公積和盈余公積)轉為資本后,所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得少于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25%。
五、計算分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27、乙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向甲公司購入一批材料,價值400 000元(包括應支付的增值稅),按購銷合同約定,乙公司應于2008年10月31日前支付貨款,但至2009年1月31日尚未支付貨款。由于乙公司財務發生困難,短期內不能支付貨款。2009年2月3日乙公司與甲公司協商,以一臺設備償還債務,甲公司同意。該設備的賬面原值為350 000元,已提折舊50 000元,公允價值為360 000元(假定企業轉讓該設備不需要交增值稅及其他稅費),抵債設備已于2009年3月10日運抵甲公司。假如不考慮該債務重組的相關稅費。
要求:編制乙公司有關債務重組的會計分錄。8-5-367
答:
(1)將固定資產凈值轉入固定資產清理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300000
累計折舊 50000
貸:固定資產 350000
(2)用固定資產清償債務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債務重組利得=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400000-360000=40000(元)
資產處置利得=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轉讓的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重組費用=360000–300000=60000(元)
借:應付賬款——甲公司 4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300000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 40000
營業外收入——資產處置利得 60000
28、燕新公司發生如下有關無形資產的經濟業務:
(1)公司購入一項商標權,價款和其他支出共計150 000元,已用銀行存款支付。6-1-237
(2)本年應攤銷商標權15 000元。6-1-242
(3)公司購入的上述商標權具有減值跡象,經計算可收回金額為105 000元,確認減值損失。6-1-245
(4)公司將上述商標權轉讓給長勝公司,轉讓收入80 000元已存入銀行,按5%計算應交營業稅(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轉讓過程結束,確認轉讓損益。6-1-244
要求:根據上述業務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涉及“應交稅費”科目的應寫出明細科目)
答:
(1)借:無形資產—商標權 150000
貸:銀行存款 150000
(2)借:管理費用 15000
貸:累計攤銷—商標權 15000
(3)無形資產減值損失=150000-15000-105000=300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30000
貸: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30000
(4)轉讓無形資產應計營業稅=80000×5%=4000(元)
借:銀行存款 80000
累計攤銷 15000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30000
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29000
貸:無形資產 15000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4000
29、2009年2月3日,華麗公司按每股3.5元的價格購入A公司股票10 000股,作為交易性金額資產,交易稅費250元。所有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股票購買價格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每股0.10元。該現金股利于2009年2月13日發放,2009年6月30日,A公司股票公允價值為每股4.0元,2009年7月20日,將A公司股票出售,收到出售價款42 000元。
要求:編制華麗公司有關該項交易性金額資產的下列會計分錄:
(1)2009年2月3日購入股票;4-2-138
(2)2009年2月13日收到現金股利存入銀行;4-2-138
(3)2009年6月30日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4-2-140
(4)2009年7月20日將A公司股票出售。4-2-141
答:
(1)2月3日購入股票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34000
投資收益 250
應收股利 1000
貸:銀行存款 35250
(2)2月13日收到現金股利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應收股利 1000
(3)6月30日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6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6000
(4)7月20日將A公司股票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42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34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6000
投資收益 20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6000
貸:投資收益 6000
30、假定鴻發公司2009年8月份A存貨的收、發、存數據資料如下:
(1)8月1日結存500件,單位成本為30元/件;
(2)8月4日購入400件,單位成本為33元/件;
(3)8月8日發出600件;
(4)8月19日購入100件,單位成本為35元/件;
(5)8月27日發出200件。
鴻發公司對A存貨發出采取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核算。
要求:計算8月份發出A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總成本以及8月31目的A存貨余額。(需列出必要的計算公式與步驟)3-1-87/88
答:
8月份A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500×30+(400×33+100×35)]/(500+100+400)=31.7(元)
8月份發出A存貨的總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800×31.7=25360(元)
8月31目的A存貨余額=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200×31.7=6340(元)
六、綜合應用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
31、長興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商品銷售價格中均不含增值稅稅額。按每筆銷售結轉銷售成本。該公司銷售商品、零配件及提供勞務均為主營業務。長興公司2010年10月發生的經濟業務如下:
(1)與甲公司簽訂協議,委托其代銷商品一批。根據代銷協議,甲公司按代銷商品協議價的5%收取手續費,并直接從代銷款中扣除。該批商品的協議價為60 000元,實際成本為40 000元,商品已運往甲公司。本月末收到甲公司開來的代銷清單,列明已售出該批商品的50%;同時,收到已售出代銷商品的代銷款(已扣除手續費)。10-1-424
(2)以交款提貨銷售方式向乙公司銷售商品一批。該批商品的銷售價格為50 000元,實際成本為42 000元,提貨單和增值稅專用發票已交乙公司,款項已收到存入銀行。10-1-414
(3)向丙公司銷售一件特定商品。合同規定,該件商品須單獨設計制造,總價款360 000元,自合同簽訂日起兩個月內交貨。丙公司已預付全部價款。至本月末,該件商品尚未完工,己發生生產成本160 000元(其中,生產人員工資60 000元,原材料100 000元)。10-1-416/437
(4)與丁公司簽訂一項設備安裝合同。該設備安裝期為兩個月,合同總價款為35 000元,分兩次收取。本月末收到第一筆價款12 000元,并存入銀行。按合同約定,安裝工程完成日收取剩余的款項。至本月末,已實際發生安裝成本11 000元(假定均為安裝人員工資)。10-1-431
(5)向戊公司銷售一批零配件。該批零配件的銷售價格為1 000 000元,實際成本為900 000元。增值稅專用發票及提貨單已交給戊公司。戊公司已開出承兌的商業匯票,該商業匯票期限為三個月。戊公司因受場地限制,推遲到下月23日提貨。10-1-414
要求:為長興公司發生的相關經濟業務編制會計分錄。(“應交稅費”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及專欄名稱)
答:
(1)發出代銷商品時:
借:發出商品 40000
貸:庫存商品 40000
(注:借方科目既可用發出商品,也可用委托代銷商品,見教材P120及P425)
收到代銷清單及代銷款時:
借:銀行存款 33600
銷售費用 1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000
貸:發出商品 20000
(2)交款提貨方式銷售商品:
借:銀行存款 58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42000
貸:庫存商品 42000
(3)預收貨款時:
借:銀行存款 360000
貸:預收賬款 360000
發生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 160000
貸:原材料 100000
應付職工薪酬 60000
(4)發生安裝成本時:
借:勞務成本 11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11000
月末收到價款時:
借:銀行存款 12000
貸:預收賬款 12000
(5)銷售商品:
借:應收票據 117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900000
貸:庫存商品 900000
2011年7月全國自考《中級財務會計:00155》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