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自考優勢:
1、湖南大學名校文憑,國家承認,學信網可查,含金量更高;
2、學習過程,全程跟蹤服務。所有課件全部實現視頻教學,輕松搞定考試;
3、學習時間自由安排,不耽誤工作時間,省時,省心,更省力;
4、湖南省畢業人數多,輕松參考,快速拿證!
自考生想要考研,當然都想找到輕松易考的專業和院校,然而該怎么找,大部分自考生其實都沒有頭緒。
你可以根據這四個標準來找:
1、報錄比
報錄比是個很好的參考,一方面知道這個專業有多少人報考,另一方面也是知道這個專業上岸率如何。
拿四川大學舉例,百度四川大學+研究生院
找到歷年數據(不同院校網頁設計不一樣,這個要自己找找,不過歷年報錄數據都是有的)
拿報錄比作為參考,這樣你就知道自己上岸的機會大不大了。
2、分數線
查找專業錄取分數線,大部分步驟和上面一致,只是最后查詢的信息不一樣,還是拿四川大學來說。
自己做幾套真題,模擬下考場環境,看看自己可以拿多少分,再拿歷年分數線做個參考,就知道自己在哪個層次了。
3、院校所在地
基本上大家都不想在偏遠的地方上學,因此,偏僻的院校,考研報名的人會少一些,條件和要求也會適當放寬,自考生報這樣的院校,上岸的機會就大一些。
4、專業冷門度
眾所周知,類似于考古學這樣就業選擇少,薪資待遇也不高的專業,基本很少有人報考,這樣的冷門專業,也就不會像熱門專業一樣,要求那么高了。
綜合上述這些標準,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選個上岸機會大的院校和專業。
當然,考研本身是很難的,初試是大家一起考,即使你不在乎專業,也不在乎地區,也不是說過就過的,選擇容易通過的院校和專業,只是降低了你考研的難度,不代表十拿九穩。
其實不管你是考研還是自考本都要有學習技巧,學習是一個長期的習慣,養成一個習慣只需要21天,把學習知識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就會像我們每天到點不吃飯就會餓,當天不學習就會覺得有愧疚感。
關于學習的技巧我分享幾個:
1、給自己做長短期計劃,做了計劃后也要去實行,把每個月的目標分化到每天,完成目標后可以給自己做獎賞機制,沒有完成計劃有怎樣的懲罰,在考研這條路上,沒有老師會來教導你,也沒人會帶你把握學習節奏,該怎么學?學哪些?時間怎么分配?這些都是你自己去制定。
2、延遲滿足,其實和獎懲制度差不多,當你的朋友叫你出去玩可你的功課都還沒有做完,玩也玩得不盡興,功課完成后可以放開的玩耍,那時候一身輕松比帶來的延遲滿足是和你帶著包袱出去是不能比的。
3、抖音、快手,像這樣的app趕快卸載,會悄無聲息的偷走你很多時間。
不過,考研不是到了考前才準備,在你自考本科的時候,就可以籌劃起來了。
1.報個小自考,1年考完,你就可以早一點準備考研學習了。
2.小自考難度低,不會花你太多時間,這樣你就可以多復習下考研教材,而且只要你可以確保在研究生入學前拿到自考本科文憑,那就不需要等拿證之后再考研,可以提早報名,這樣一來,大概省了你一年半的時間。
3.提前計劃好考研要選的專業和院校,自考本科的專業盡量一致,這樣可以避免跨專業考研。
4.做好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長期規劃里,要對自己這幾年的目標有個清晰的計劃,從自考本科到考研,以及考研上岸,讀完研究生之后的就業問題;短期規劃則是圍繞怎么達成長期規劃里的階段性目標。
舉個例子,小自考有6門統考科目,你是要一次考3門,兩次考完,還是一次報2門,三次考完?這就屬于長期規劃。假設你報的是小學教育專業,其中一門統考科目是《教育心理學》,考試真題有幾套?你需要多久學完?該怎么分配學習時間?這些就是短期規劃。
如果你不是很會做規劃,可以來找我幫你,私聊我就行,
知乎上有很多大神會分享自己的考研經驗,不過會像我這樣從自考生的視角出發的,估計沒幾個!
相對于全日制本科生,自考生需要關注這些細節。
1.提前了解下報考院校以及專業導師的風評,看看以前有沒有錄取過自考生,會不會對自考生有歧視?找一下相關的新聞,降低復試被刷的概率。
2.考研本身就難,而自考生基礎差,上岸的機會確實不高,有的同學經常擔心考研的時候遭遇學歷歧視,實際上,你得把初試這關過了,才有機會考慮學歷歧視啥的,情緒很重要,不要老是患得患失的態度,既想考研,又怕這怕那,你就一路往前走,只管考,把注意力都放在怎么過初試上。
3.對自考生來說,考研上岸就是勝利,院校專業啥的,我們沒那個余力來關注,985、211不是我們考慮范圍,雙非院校,才是我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