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全國自考《國際經濟學》試題
發布時間:2016年06月06日 來源:湖南大學自考辦
全國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國際經濟學》試題
課程代碼:0014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從十五世紀初到十八世紀中葉,在國際貿易和國際收支理論方面占主導地位的是( )
A.重商主義
B.重農主義
C.重金主義
D.自由放任主義
2.絕對技術差異論和相對技術差異論的提出者是( )
A.斯密和魁奈
B.斯密和李嘉圖
C.奧林和赫克歇爾
D.奧林和魁奈
3.對生產要素稟賦理論進行實證分析,在質疑基礎上開辟了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研究新道路的經濟學家是( )
A.斯托爾帕
B.薩謬爾遜
C.里昂惕夫
D.俄林
4.從國際貿易對生產要素分配的影響來看,國際貿易有利于( )
A.生產進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收入的增加
B.生產進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產要素收入的增加
C.生產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產要素收入的增加
D.生產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收入的增加
5.提出雁形模式動態貿易理論的經濟學家是( )
A.弗農
B.赤松要
C.小島青
D.俄林
6.從本質上看,出口補貼( )
A.同時有利于出口品的生產者集團和消費者集團
B.有利于出口品的生產者集團,不利于消費者集團
C.不利于出口品的生產者集團,有利于消費者集團
D.同時不利于出口品的生產者集團和消費者集團
7.戰略性貿易政策實施的市場結構特點和政策重點分別是( )
A.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和自由放任政策
B.完全競爭市場結構和自由放任政策
C.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和政府干預政策
D.完全競爭市場結構和政府干預政策
8.關稅同盟的建立對參加國和世界的福利是有積極影響的,其重要特點是( )
A.對內開放,對外保護
B.對內、對外均開放
C.對內保護,對外開放
D.對內、對外均保護
2010年7月全國自考《國際經濟學》試題: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