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經濟法概論》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24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一般認為,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學的發祥地是( )
A.美國 B.法國
C.德國 D.英國
2.從法學學科的一般分類來看,經濟法學的基本框架是( )
A.經濟法基礎理論和經濟法分論 B.市場規制法和宏觀調控法
C.經濟法的一般制度與特殊制度 D.經濟法理論和經濟法實務
3.判斷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的標準為( )
A.有獨立的調整對象 B.有完整的法律體系
C.有專門的運行系統 D.有獨特的保護對象
4.經濟法追求的是總體上的經濟效益,其最主要目的在于( )
A.降低私人成本 B.降低社會成本
C.減少行政成本 D.減少政策執行成本
5.經濟法的直接功用體現在( )
A.兼顧效率與公平 B.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C.規范國家的調制行為 D.實現人們對良好秩序的追求
6.經濟法把社會公益作為自己的法益保護目標,這表明經濟法( )
A.力圖解決個體營利性與社會公益性的矛盾
B.只保護私人利益
C.只保護社會公益
D.主要保護國家利益
7.按調整對象的二元劃分法,可以將經濟法主體分為( )
A.調控主體和受控主體 B.規制主體和受制主體
C.宏觀調控主體和市場規制主體 D.宏觀調控法主體和市場規制法主體
8.調制受體所享有的經濟自由權,實質上是一種( )
A.拒絕監管權 B.市場對策權
C.自主經營權 D.契約自由權
9.經濟法產生的重要經濟基礎包括( )
A.社會的多元化 B.“社會中間層”的迅速發展
C.社會成員依賴性的強化 D.壟斷的普遍出現
10.我國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是( )
A.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發展
B.國民經濟總量的增長
C.對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
D.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11.在經濟法領域,屬于非正式程序的是( )
A.金融調控中的窗口指導 B.預算審批程序
C.計劃編制程序 D.仲裁程序
12.我國財政的根本要義是( )
A.以人為本 B.宏觀調控
C.和諧、穩定發展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3.縣級以上各級人大的預算管理職權是( )
A.審查權 B.監督權
C.編制權 D.執行權
14.我國《政府采購法》最為直接的調控目標是( )
A.保護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B.提高政府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率
C.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D.規范政府采購行為
15.化肥、農藥、農膜的銷售和進口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 )
A.零稅率 B.低稅率
C.基本稅率 D.高稅率
16.我國各類企業在通常情況下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 )
A.10% B.15%
C.20% D.25%
17.我國金融調控的權力主體是( )
A.中國人民銀行 B.中國銀行
C.開發銀行 D.商業銀行
18.從各國的實踐來看,開展公開市場業務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是( )
A.保險機構必須有強大的資金實力
B.國有企業必須有強大的資金實力
C.商業銀行必須有強大的資金實力
D.中央銀行必須有強大的資金實力
19.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持編制機構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國務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國家計劃職能機關
20.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中需要由國家調撥、分配的部分和關系經濟全局的重大經濟活動,國家以法令形式下達的計劃是( )
A.長期計劃 B.中期計劃
C.指令性計劃 D.指導性計劃
21.二次世界大戰后實行“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為( )
A.美國 B.德國
C.日本 D.法國
22.在違反市場規制法的法律責任形式中,屬于非財產責任的是( )
A.資格罰 B.罰款
C.罰金 D.沒收非法所得
23.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必須符合的條件之一是,公開發行的股份應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 )
A.8%以上 B.15%以上
C.25%以上 D.75%以上
24.商業銀行可能或者已經發生信用危機,并嚴重影響存款人的利益時,銀行業監管機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撤銷 B.查詢凍結
C.限制資產轉讓 D.接管
25.根據我國的政權結構,《預算法》把我國的預算分為( )
A.二級 B.三級
C.四級 D.五級
26.根據商業銀行法的規定,設立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 )
A.5千萬元 B.1億元
C.5億元 D.10億元
27.下列法律屬于特別市場規制法的是( )
A.反壟斷法 B.反不正當競爭法
C.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D.房地產法
28.國務院反壟斷主管機關對于經營者集中主體的申報材料進行初審的期限是( )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29.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 )
A.應向銷售者索賠
B.應向生產者索賠
C.屬于生產者責任的,向生產者索賠;屬于銷售者責任的,向銷售者索賠
D.既可以向生產者索賠,也可以向銷售者索賠
30.國家規制市場交易活動的宗旨是( )
A.維護公平的市場交易活動
B.體現國家的經濟意志
C.實現有計劃的經濟調控
D.擴大政府的管理權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市場主體所從事的縱向對策行為包括( )
A.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 B.逃稅行為
C.服從市場監管行為 D.依法納稅行為
E.公平競爭行為
32.經濟法外在的主觀評判價值包括( )
A.效率 B.公平
C.穩定 D.秩序
E.發展
33.從廣義上說,重復征稅可以分為( )
A.稅制性重復征稅 B.經濟性重復征稅
C.行政性重復征稅 D.法律性重復征稅
E.合理性重復征稅
34.對內幕交易行為的規制方式包括( )
A.禁止交易
B.損害賠償
C.責令違法行為人依法處理非法獲得的證券
D.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
E.情節嚴重或特別嚴重的,對單位和責任人采用“雙罰制”
35.我國國家計劃的主要功能有( )
A.預測引導功能 B.綜合、平衡、協調功能
C.宏觀調控功能 D.政策協調功能
E.發展經濟功能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政府采購
37.財產稅
38.證券市場中的虛假陳述
39.消費者
40.經濟法體系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1.簡述財政的基本特征。
42.簡述我國關于公開市場操作的規定。
43.簡述市場規制法的規制適度原則。
44.簡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表現。
45.簡述經濟法的經濟性的表現。
五、論述題(本題10分)
46.試論宏觀調控權的配置。
六、案例分析題(本題10分)
47.2009年3月6日,A公司在某報紙和網絡上發布的廣告中稱“三天內A品牌空調銷售量突破15萬套,市場占有率達81%,空調專賣系統市場占有率達97%”等,但A公司的競爭對手B公司稱,B公司掌握的市場數據與2009年3月6日A公司宣傳的數據不一致,并且五大家電市場的實際銷售情況與A公司宣傳的也不一致。B公司認為A公司的宣傳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并起訴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B公司指控的事實成立,遂判決A公司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問:(1)A公司的行為構成了何種不正當競爭行為?為什么?
(2)A公司的行為會帶來哪些危害?
2010年10月全國自考《經濟法概論:00244》試題: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
2010年10月全國自考《經濟法概論:00244》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