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文學概論(一)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52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學“四要素”是 ( )
A.世界、文本、傳播、閱讀 B.世界、藝術家、作品、欣賞者
C.世界、生活、文本、知識 D.世界、文本、藝術家、生活
2.與歷史相比較,文學的特征是 ( )
A.重真實,重事實,重理智 B.重情感,重虛構,重詩意
C.重事實,重理智,重虛構 D.重情感,重真實,重理智
3.《禮記•樂記》把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描述為 ( )
A.物—心—樂 B.心—物—樂
C.物—樂—心 D.心—樂—物
4.把文學這種語言整體形容為“有機體”的人是 ( )
A.黑格爾 B.索緒爾
C.陳獨秀 D.郭沫若
5.提出“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這一觀點的人是 ( )
A.劉熙載 B.王夫之
C.王國維 D.葉燮
6.法國詩人馬拉美說:“詩永遠應當是一個謎”,“詩寫出來原是叫人一點一點地去猜想”。他揭示了現(xiàn)代派作品的 ( )
A.荒誕性 B.求解性
C.嚴密性 D.完整性
7.有些學者認為,人類的文學藝術總是走著這樣一條發(fā)展路線 ( )
A.表現(xiàn)→再現(xiàn)→裝飾 B.再現(xiàn)→表現(xiàn)→裝飾
C.裝飾→再現(xiàn)→表現(xiàn) D.表現(xiàn)→裝飾→再現(xiàn)
8.抒情作品的原初形態(tài)和典型形態(tài)是 ( )
A.抒情詩 B.抒情劇
C.抒情小說 D.抒情散文
9.抒情詩在結構上的最大特點是 ( )
A.跳躍性 B.平穩(wěn)性
C.均衡性 D.開放性
1O.詩人有所謂的“詩家語”,它通常是指 ( )
A.詩人的語言
B.詩歌中的語言
C.詩人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
D.詩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使用的不同于日常化的語言表達方式
11.“風格即人”,這句名言出自 ( )
A.柏拉圖 B.黑格爾
C.亞里士多德 D.布封
12.創(chuàng)作個性與文學風格的關系是 ( )
A.創(chuàng)作個性包含文學風格 B.文學風格排斥創(chuàng)作個性
C.文學風格從屬于創(chuàng)作個性 D.創(chuàng)作個性從屬于文學風格
13.作家、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所進行的分析、判斷、識別、比較等理性思維活動,稱為 ( )
A.藝術想象 B.藝術理解
C.藝術直覺 D.藝術靈感
14.杜甫說他“老來漸于詩律細,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是強調語言的 ( )
A.生澀感和艱深感 B.獨特性和透明性
C.獨特性與陌生化 D.深奧性和陌生化
15.從近代敘事觀念來看,最重要的敘事作品樣式是 ( )
A.戲劇文學 B.小說
C.電影文學 D.電視文學
16.需要接受者加以具體化的文本空白點,被稱為 ( )
A.召喚結構 B.敘事結構
C.作品結構 D.語言結構
17.通過理解文句來闡釋作者原意的批評是 ( )
A.印象式批評 B.評點式批評
C.詮釋式批評 D.神話原型批評
18.近代文明社會不可能再產生像古希臘那樣優(yōu)秀的神話、史詩,這表明 ( )
A.文學發(fā)展不必以社會發(fā)展為基礎
B.文學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鏈條已經斷裂
C.某些有重大意義的藝術形式只能在生產力發(fā)展的不發(fā)達階段才能出現(xiàn)
D.文學發(fā)展與生產力水平沒有必然聯(lián)系
19.西方古典主義在藝術實踐中主要偏重于 ( )
A.戲劇 B.史詩
C.小說 D.抒情詩
20.下列不屬于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派別的是 ( )
A.未來主義 B.超現(xiàn)實主義
C.表現(xiàn)主義 D.狂飆突進運動
單項選擇題答案:
1--5:BBAAC 6-10:BBAAD
11-15:DDBCB 16-20:ACCAD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O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的內涵包括 ( )
A.認識與情感的統(tǒng)一 B.無功利性與有功利性的統(tǒng)一
C.哲理性與通俗性的統(tǒng)一 D.假定性與真實性的統(tǒng)一
E.集團傾向性與人類共通性的統(tǒng)一
22.古典敘事觀念所關心的問題有 ( )
A.作品中所描繪的世界是否真實 B.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是否正確
C.作品的藝術形式是否具有審美價值 D.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否生動
E.作品的結構是否和諧
23.“三分法”把文學作品分為三大類,即 ( )
A.敘事作品 B.再現(xiàn)作品
C.表現(xiàn)作品 D.抒情作品
E.戲劇作品
24.文學的口傳方式的特點在于 ( )
A.面對面的直接傳播 B.隨時調整傳播的內容
C.傳播內容的物態(tài)化 D.通過視、聽調整傳播的內容
E.傳播內容的流動性
25.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表現(xiàn)出 ( )
A.對現(xiàn)實人生困境的深切關懷
B.追求事物現(xiàn)象背后的深度模式
C.打破各種文化形式的界限,抹平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的區(qū)別
D.喪失歷史意識和意義深度
E.文本的拼貼和破碎
多項選擇題答案:
21:ABE 22:ABCDE 23:ADE 24:ABDE 25:CDE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26小題4分,27、28小題每小題3分,共1O分)
26.品質閱讀和價值閱讀
27.典故
28.藝術概括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29.什么是陌生化?試舉例說明。
30.舉例說明“故事時間”與“文本時間”。
31.舉例說明藝術靈感的特征。
32.讀者的閱讀動機主要有哪幾種?
33.文學思潮有哪些特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34小題15分,35、36每小題1O分,共35分)
34.舉例論述文學形象的總體特征。
35.試論文學審美活動的特點。
36.試述創(chuàng)作動機對創(chuàng)作過程的影響。
2014年04月全國自考《文學概論(一):00529》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