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寫作(一)試題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0050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
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
分。
1.說明書實用性特點的含義是( )
A.強調內容上的確鑿和表達上的準確
B.注意事物的內部構造和相互聯系
C.讓人們知道如何正確掌握和使用被說明對象
D.語言要簡潔和通俗易懂
答案:C
2.不屬于語言準確要求的是( )
A.仔細辨析同義詞
B.根據語境選詞
C.造句要合乎語法、邏輯
D.避免堆砌,多用短句
答案:D
3.配合圖畫或實物,對具體事物、人物進行說明的說明文是( )
A.科學說明文
B.解說詞
C.科學小品
D.說明書
答案:B
4.文章語言受語言環境制約的特點是( )
A.語境性
B.符號性
C.個體性
D.具體性
答案:A
5.情感性主題的文章選材要求是( )
A.選擇知識含量大、信息密集的材料
B.選擇能夠寄托情思的形象具體材料
C.選擇具有一定權威性的理論材料
D.選擇符合作者哲學理念的材料
答案:B
6.游記寫作的描寫對象除了自然景觀外,還應特別重視的是( )
A.人物性格的刻畫
B.事件情節的曲折
C.人文景觀的文化內涵
D.新聞時效的特別關注
答案:C
7.文章開端的主要結構作用是( )
A.提出文章的主題或中心論點
B.作為全文的生發點和切入點
C.表達作者的明確寫作意圖
D.設置文章結構的脈絡和線索
答案:B
8.消息的三層標題,標在最上一層的題目是( )
A.輔題
B.子題
C.正題
D.引題
答案:D
9.觀念的力量不可低估。有時給人輸入一個信息可致人死命。將軍的一個噴嚏和怒吼,送了
小公務員的命;順治帝打了他弟弟一記耳光,其弟無疾而歿。這里運用的立論方法是( )
A.引證法
B.喻證法
C.類比法
D.例證法
答案:D
10.魯迅《祝福》中,先用“我”第一人稱敘述,后又改用“他”第三人稱敘述。轉換的主要
原因是( )
A.敘述更為真實
B.讀者感到親切
C.便于抒發作者感情
D.不受時空限制
答案:D
11.論據對論點來說,最重要的是( )
A.材料完整
B.材料豐富
C.材料生動活潑
D.材料理由充分有力
答案:D
12.下列幾組文種,大都用條陳式表述方式的一組是( )
A.合同、章程、總結
B.條例、通告、計劃
C.合同、章程、條例
D.規劃、章程、通告
答案:C
13.將一只東北虎與一只華南虎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這種比較應是( )
A.相似比較
B.相同比較
C.相異比較
D.對比比較
答案:A
14.確定主題時,真實地直率地按照客觀對象的本來面貌去描繪現實,顯示其實際存在的樣子
,最符合這種情況的原則是( )
A.主題應符合對象實際、揭示真相本質
B.主題應有針對性
C.主題應有普遍性
D.主題應考慮作者主觀條件
答案:A
15.竺可楨科學報告《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標題體現的是( )
A.研究課題
B.中心論點
C.文章主題
D.該文論據
答案:A
16..素材是指( )
A.未經過提煉加工的原始材料
B.簡單而樸素的材料
C.用于文章表現主題的材料
D.經過作者親自處理過的材料
答案:A
17.文章寫作時用來提煉、表現主題的事物和觀念是( )
A.題材
B.素材
C.材料
D.資料
答案:C
18.下列公文文種中,具有答復功能的一種是( )
A.報告
B.決定
C.通告
D.議案
答案:A
19.結構連貫性的標示和依據指的是( )
A.開頭和結尾
B.段落和層次
C.線索和脈絡
D.過渡和照應
答案:C
20.寫文章總是有針對性的,根據要求,作者應具有( )
A.結構意識
B.讀者意識
C.文體意識
D.語言意識
答案:B
21.魯迅小說《藥》的線索是( )
A.人物
B.故事
C.環境
D.物品
答案:D
22.賈誼《過秦論》(上)先敘秦國由盛而亡的史實,最后點出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
也”。這種結尾方式是( )
A.重申論點
B.歸結論點
C.延伸論點
D.描寫論點
答案:B
23.學術論文寫作中,主要用以說明研究動機、目的和意義的部分,一般稱作( )
A.標題
B.本論
C.緒論
D.結論
答案:C
24.短論因其“短”,所以選材的要求是( )
A.大中取小
B.真實可靠
C.生動形象
D.詳略得當
答案:A
25.阿累的《一面》開頭首先敘述事情發生的年代、季節和自己的身份,這里運用的開頭方式
是( )
A.開門見山
B.交代背景和事由
C.介紹人物
D.抒發感情
答案:B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
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多選、少選或錯選均無
分。
1.婉曲語言是( )
A.特定語境下的生動語言
B.特定語境下特殊的準確語言
C.特定語境下的適體語言
D.含義不十分精確、表達效果最好的語言
E.含義確定、表達方式委婉曲折的語言
答案:B^E^
2.調查報告按內容分,大致分成的類型有( )
A.介紹經驗的調查報告
B.反映情況的調查報告
C.研究問題的調查報告
D.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
E.科學研究性的調查報告
答案:A^B^C^D^E^
3.文章修改定稿時推敲語言的要求是( )
A.刪去可有可無的字
B.選用復雜多變的句式
C.使語言盡量光彩奪目、富于文采
D.檢查用詞是否妥貼,句子是否得體
E.調整或增補文字,使文意清楚暢達
答案:A^D^E^
4.在下列通訊中,屬于內容分類的文種是( )
A.特寫
B.速寫
C.概貌通訊
D.主題通訊
E.訪談錄
答案:C^D^
5.文章的層次又可稱作( )
A.兼義段
B.意義段
C.邏輯段
D.大段
E.開頭段
答案:B^C^D^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0分)
1.比較說明與比喻說明兩者有什么區別。(4分)
答案:
(1)比較說明把兩個以上同類相近事物放在一起,以突出某個事物的特點、性質、構造等
。其中一個事物往往是說明的主要對象,或同時說明兩個事物的各自特征。(2分)
(2)比喻說明用形象比喻來說明另一抽象道理或復雜事物。以喻體來形象地說明本體。(2分)
2.談談科學小品的趣味性是通過哪些方面具體表現出來的。(3分)
答案:第一,要以題材的新穎來吸引讀者;第二,通過多種表現手法渲染、強化種種情趣。(3分)
3.什么是讀后感的“閱讀性”和“感受性”?(3分)
答案:閱讀性是指作者必須熟讀原文,讀懂原文,正確領會原文作者的意圖;感受性是寫作讀后
感的作者必須善于抓住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感受,觸發聯想,及時加以梳理,引發思考。(3分)
四、閱讀分析題(本題5分)
1.閱讀瞿秋白的《“兒時”》一文,回答下列問題:
(1).開首的四句詩是什么意思?它在文章中具體起什么作用?(2分)
答案:開首四句詩的含義是:一個人勤奮地學習耗費了中年的時光和精力,為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冷不丁回憶起兒時不覺身心一爽,好像一盞紅燈為自己指引出新的方向和希望。它在文章中起總括全文的作用。(2分)
(2).為什么“兒時”的可愛是無知,作者要想念“兒時”,禱告“兒時”?(1分)
答案:“兒時”的無知之所以可愛,是因為它充滿著強烈的求知欲。作者要相念“兒時”,禱告“兒時”,是為了重新喚起自己已經泯滅的求知欲。(1分)
(3).作者是怎樣有條理地闡釋文章的中心論點的?(2分)
答案:文章開首用四句詩形象地總括全文。接著作者分析了兩種人:“生命沒有寄托的人”和
“生命溶化在大眾的里面”的人,他們具有完全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然后作者闡述了兒時
“無知”可愛的原由,以及對兒時無知的向往。請求無知回來,恢復自己旺盛的求知生命力。現實是最可寶貴的。(2分)
五、小作文(本題10分)
1.擬一篇會議通知,不少于300字。
答案:
(1)會議通知內涵:標題、會議名稱、會議內容、時間、地點。
報到須知:時間、地點、如何到達(乘車路線等)、是否接送、是否交會務費等。(7分)
(2)會議通知書寫格式、語言表達。(3分)
六、大作文(本題40分)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以“我與磨煉”為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體不限。
磨煉是人生的另一顆太陽。
歷經一次磨煉,就獲得一次人生的亮麗。如同月穿云層,光華照人。
磨煉使人生充滿智慧。
人生的命運是一尊雕像,磨煉猶如一把鋒利的雕刻刀,人是用這把刀來刻畫命運的雕塑家。一尊美好雕像的誕生,需要經過磨煉的洗禮,還需要雕塑家的堅毅與深沉。哲人說,空白的人生,才沒有磨煉。真正的人生需要磨煉,同時,磨煉也以它的冷峻和無情使強者的命運獲得價值與升華
。
2008年4月全國自考《寫作(一):00506》試題和答案: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