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自考優勢:
1、湖南大學名校文憑,國家承認,學信網可查,含金量更高;
2、學習過程,全程跟蹤服務。所有課件全部實現視頻教學,輕松搞定考試;
3、學習時間自由安排,不耽誤工作時間,省時,省心,更省力;
4、湖南省畢業人數多,輕松參考,快速拿證!
個案輔導的一位同學,應聘一家國有的上市公司,通過了三輪面試。
最后與 HR 談薪,HR告訴她: 211 畢業的研究生,按照規定比一同招聘的本科應屆生每個月多 500 塊錢。
這位同學有些委屈:那我花那 3 年時間艱苦地學習是圖點什么呢?有這個時間不如直接工作了,積累 3 年工作經驗,我也不至于每個月只多 500 塊錢吧。
你覺得如果碩士畢業后,就比本科生一個月多500,那么這個3年碩士讀的值嗎?
A、很值
B、不值
C、其他
那么今天我來分析一下,碩士就業和本科生就業的薪資和發展期待問題。
經驗上,國企、傳統的制造業,更容易設置基于學歷的薪資差異,而這個差異,基本上也就是500-1000之間。比如有的國企會規定,???500元,普通本科5000元,985本科5500元,碩士6000元,985碩士6500元。
我還記得輔導過中國科學院大學這種嶄新的,也不算985和211,但是如果都不算,學生又心里不服氣。好像最好和單位征求協商,算是211級別了。
我的直觀經驗是,大約50%的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就只是設定一個崗位,比如市場策劃,預訂薪資在7500元,略有浮動。那么雇主主要看你面試表現和過往經歷,至于是研究生過來應聘還是本科生來了,都行。
所以這種碩士比本科生一個月多500元的情況,已經是認可學歷文憑的做法了。如果真要算賬的話,一個月500,一年就是6000,那么用3-5年,至少你讀研的學費能掙出來了。
決定考研的人,常見的理由是這么幾個:
也許你當時本科畢業很迷茫,讓你出去找工作,你也會沒自信能找到好的。如果是這種理由,碩士畢業又怎樣呢。
也許你覺得碩士學歷是自己將來求職擇偶的必備條件,那么碩士學歷是你人生的必需品,就好像大米饅頭一樣,也許不好吃還價格高,但是你都必須要。
也許你是求知若渴就想好好做研究做三年,那么做學術這件事,通常是回報比較慢的,而且你如果學術能力很強,就自信地去求職更好的地方或者讀博也行。
總之,決定考研那一刻,你就應該有關于讀研價值的回答。
如果等到畢業出來工作,面對市場的反應,再去懷疑自己這三年的投入,說明你本身就迷茫。
第一,大家覺得,研究生和本科生差多少才合適呢?
500太少了,那么2000就行不行?可是對應的,你能保證自己比本科生有更多的貢獻嗎——你寫的文案比本科生強,你的專業技術比本科生強,你去談客戶比本科生更快搞定?一名碩士,能保證自己做什么都比本科生肉眼可見的厲害嗎?
我這樣問并不是為了挑戰碩士教育,而是請大家理解,對于雇主來說,你的碩士學歷可以是個潛力因素,但是并不能馬上變現,因此雇主也有理由暫時不支付你學歷工資。
第二,職業是長跑。
起點永遠沒有增速重要。如果覺得自己辛苦了三年讀碩士,這份付出應該是你自信的基礎,就不用怕和本科生一樣或相近的起點,你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憑借真本事厚積薄發就好了。日后也許你比本科生一個月多一萬都是可能的,當然還可能伴隨著時間延長,你反倒不如某些本科生了。
歸根結底,你不是一紙文憑能代表的,別人也不是一紙文憑能概括的。碩士學歷是你身上的一個背景,而作為一個真實的人,你有自己的行為習慣、工作風格和為人處世能力。只強調自己的碩士文憑,似乎這張文憑直接賦予你高人一等的資格,這太狹隘了,而且你也忽視了自己的真實性。如果人是一塊完整生日蛋糕的話,學歷只是其中太小的一個切面吧。
最后,越是學歷好的朋友,越要警惕學歷崇拜。
也許有朋友讀到這里,覺得開頭抱怨500塊錢的女生太不成熟了。其實我們自己身上,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學歷崇拜——
比如有些同學選擇工作的時候,會討厭身邊的人都學歷不高。
比如越來越多的碩士想要讀博士,其實暗暗期待,博士學歷能交換一個無憂無慮的未來。
再有個案輔導中,很多朋友到30歲了,回顧過往,高考失利沒有進入理想學校,也是她這10來年發展不順的注腳。比如因為高考不理想,而在大學里或者抑郁不和群,或者咬牙考上好學校的碩士……
追溯到小時候,每一個孩子都很早就發現,成績是最好用的免死金牌。而在成年人的社會,以學歷+出身+工作的人設為基礎,我們幾乎可以言之鑿鑿的把人分為三六九等。
這些都自古就存在,但是這些并不能幫助你獲得真實的價值感。如果將對自己的認識,對價值的追求,直接替換成這些外界的學歷崇拜,以及學歷崇拜后的三六九等化,就是偷懶。
有些懶是不能偷得,?大專、本科、碩士,二流學校或者一流學府,你都是一個真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