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房地產法》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169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3小題,每小題1分,共33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下列對房地產法律關系的要素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D
A.國家機關只能是管理主體
B.土地使用者依法轉讓的土地所有權是客體
C.對房屋的權屬確認行為不是客體
D.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是房地產法律關系的內容
2.根據《城鄉規劃法》規定,在城市規劃區進行建設需要申請用地的,應當依法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取得
B
A.選址意見書 B.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C.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D.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證
3.我國土地的基本國策是 B
A.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 B.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C.建立土地統計制度 D.實現土地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4.土地使用權的內容中不包括 A
A.所有權 B.使用權
C.收益權 D.處分權
5.《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草地的承包期限為 B
A.10~30年 B.30~50年
C.30~70年 D.50~70年
6.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在土地征用中,應報請國務院批準征用的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的面積是 A
A.超過35公頃的 B.超過50公頃的
C.超過70公頃的 D.超過75公頃的
7.對于已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未在一定年限內使用的,經批準,政府有權收回。該年限是 B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8.下列關于鄉(鎮)村建設用地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B
A.鄉鎮企業用地的審批權由鄉(鎮)級人民政府行使
B.鄉鎮企業用地的審批權由縣級人民政府行使
C.為鄉(鎮)村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可以收回集體土地使用權,無需補償
D.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可以再申請宅基地
9.在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的內容(權利)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是 A
A.專有所有權 B.共有部分持分權
C.成員權 D.共有部分所有權
10.在房屋權屬登記的程序中,核心程序是 C
A.登記收件 B.勘丈繪圖
C.產權審查 D.稅費征繳
11.下列對我國房地產開發用地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
A.只能是城鎮國有土地
B.既可以是城鎮國有土地,也可以是集體所有土地
C.集體所有土地
D.既可以是城鎮國有土地,也可以是集體閑置土地
12.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三級企業自有流動資金500萬元以上的,注冊資金不低于 C
A.2000萬元 B.1000萬元
C.500萬元 D.200萬元
13.因房地產中介服務人員的過失而給當事人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由 B
B.該中介服務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C.該中介服務機構和人員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D.該中介服務人員承擔賠償責任,中介服務機構承擔連帶責任
14.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31條規定,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責任的方式中不包括 D
A.賠償責任 B.刑事責任
C.治安管理處罰 D.行政訓誡
15.被征收房屋補償的對象是 A
A.房屋產權人 B.房屋使用人
C.房屋管理人 D.房屋產權人和使用人
16.在城市土地買賣中 B
A.只能轉移所有權 B.只能轉移使用權
C.同時轉移所有權和使用權 D.同時轉移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
17.城市居民李某將自有臨街住宅改為商鋪出租,根據法律規定,其 D
A.收取的租金應上交國家 B.收取的租金應按一定比例上交國家
C.收取的租金歸個人所有 D.應將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上繳國家
18.根據1994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向中低收入職工家庭出售公有住房實行成本價。舊房的成本價按售房當年新房的成本價成新折扣(折舊年限一般為50年)計算,使用年限超過30年的,計算年限為
A
A.30年 B.40年
C.50年 D.70年
19.公房出售的對象是 D
A.戶主 B.職工個人
C.單位 D.家庭
20.商業銀行發放個人抵押貸款,其貸款額與抵押物實際價值的比例(抵借比)最高不得超過 D
A.30% B.60%
C.70% D.80%
21.下列關于住房公積金的提取和使用的陳述不正確的是 C
A.職工死亡,其繼承人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內的存儲余額
B.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的,應由所在單位核實并出具提取證明
C.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可以向他人提供擔保
D.申請人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應當提供擔保
22.我國房產稅中依照房屋租金計算繳納的稅率為 B
A.1.2% B.12%
C.15% D.20%
23.在涉外房地產關系的法律適用中,所適用的法律是 A
A.實體法 B.程序法
C.沖突規范 D.沖突規范與程序法
24.如果一個外商投資項目使用耕地超過1000畝的,我國的審批機關是 D
A.市、縣人民政府 B.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C.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D.國務院
25.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如轉讓方未依法辦理出讓審批手續的, A
A.一般應當認定轉讓合同無效 B.應對轉讓方進行處罰
C.應收回轉讓的土地 D.應責令雙方解除合同
26.在《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不具備房地產開發經營資格的房地產開發經營者 C
與他人簽訂以房地產開發經營為內容的合同,一般應認定為無效。但在下列期間內依法取得房地產開發經營資格的,可以認定有效:
A.一審起訴前 B.二審開庭前
C.一審訴訟期間 D.一審判決后
27.違反用途規定使用國有土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處以罰 A
款,其金額為
A.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上、30元以下
B.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上、50元以下
C.非法所得的5%以上、10%以下
D.非法所得的5%以上、20%以下
28.民事性的房地產法律關系不包括 B
A.物權關系 B.征用關系
C.債權關系 D.繼承關系
29.被征收人對房屋征收補償決定不服的,不可以 D
A.申請行政復議 B.提起行政訴訟
C.依法信訪 D.提起民事訴訟
30.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采取的原則不包括 D
A.決策民主 B.程序正當
C.結果公開 D.平等自愿
31.房地產交易的形式僅包括房地產轉讓、房地產抵押和房屋租賃,不包括房地產開 B
發。這體現了房地產交易的
A.特殊性 B.確定性
C.多樣性 D.要式性
32.張某將一套住房出租給劉某,雙方簽訂了租賃合同,為期一年,但未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半年后,張某因兒子結婚要求劉某搬出,劉某不同意,雙方發生爭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應當認定為 C
A.合同無效,因為未辦理登記備案手續
B.合同無效,因為張某未經批準就將住房出租
C.合同有效,因為房屋租賃登記備案不應當作為租賃合同的生效要件
D.合同有效,因為合同一經簽訂就不得變更
33.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后,該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 B
A.仍屬于抵押物
B.不屬于抵押物
C.仍屬于抵押物,但要重新辦理登記
D.應予拆除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4.房地產法律關系的特征有( A、B、C )
A.主體的多元性 B.客體的確定性
C.內容的多樣性 D.權利的絕對性
E.義務的排他性
35.在征收土地中,征地費用一般包括( A、B、C、D )
A.土地補償費 B.安置補助費
C.青苗補償費 D.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E.土地投入補償費
36.房地產權屬登記所具有的功能包括( A、B、D )
A.產權確認功能 B.公示功能
C.服務功能 D.管理功能
E.對抗功能
37.我國法律規定,房地產不得設定抵押的情況有( A、B、C、D、E )
A.權屬有爭議的房地產
B.用于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福利事業的房地產
C.已依法公告列入拆遷范圍的房地產
D.被依法查封、扣押的房地產
E.列入文物保護的建筑物
38.違法轉讓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可以給予的處罰有( A、C、D )
A.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B.吊銷營業執照
C.沒收違法所得 D.處以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
E.給予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9.房地產關系
40.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
41.房地產中介服務
42.商品房預售
43.契稅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44.簡述國家對土地使用權主體變更限制的主要表現。
45.簡述房地產不得轉讓的情形。
46.簡述房地產糾紛協商解決應遵循的原則。
47.簡述房地產法律責任中的民事責任的分類。
五、論述題(本題8分)
48.試述《土地管理法》的立法宗旨。
六、案例分析題(本題10分)
49.劉文早年喪偶,現有三室一廳的房屋一套。劉文有四個子女,大兒子在外地成家并工作;其他三人均在本市,其中二兒子有工作并已成家,另有住房;三兒子未婚,但已工作,在單位居住;四女兒正在讀書,與劉文共同居住。2010年,劉文因病去世,四個子女為劉文房屋如何分配產生爭議。二兒子、三兒子和四女兒認為,三兒子尚未成家,應分得一間房屋;四女兒還在讀書,長期照顧劉文,應分得其余房屋。二兒子也在本市,經常照料劉文,也應得到相應補償。而大兒子長期在外地,未盡照顧父親之責,不應分得房屋。對此大兒子堅決反對,認為自己享有繼承權,家庭負擔又重,理應分房。最后四人未達成分割協議。不久大兒子因要回去上班先行離開。后來,張某主動要求購買該房,于是三人告知大兒子有人高價購房,大兒子書面表示同意。于是,三人將房屋賣給了張某,并辦理了過戶手續。大兒子知道后,覺得價格偏低,認為合同無效,從外地趕回本市要求張某搬出并退還房屋。
請回答下列問題并說明理由:
(1)該房屋屬于何種共有?
(2)大兒子有無權利分得該房屋?
(3)二兒子、三兒子、四女兒有無權利出賣該房屋?
(4)張某是否有權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
(5)大兒子有無權利要回房屋?大兒子的權利如何保障?
2012年10月全國自考《房地產法:00169》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