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金融法》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567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目標是( D )1-8
A.維護人民幣與外幣匯率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的增長
B.控制貨幣發行量,防止發生通貨膨脹
C.控制貨幣發行量,防止發生通貨緊縮
D.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
2.1994年,我國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銀行,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 B )2-33
A.中國農業銀行 B.中國進出口銀行
C.交通銀行 D.招商銀行
3.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D )2-58
A.5% B.6%
C.7% D.8%
4.農村信用社的入股方式是( C )3-84
A.債權入股 B.實物資產入股
C.貨幣資金入股 D.有價證券入股
5.金融租賃的對象一般是( C )3-96
A.股票 B.債券
C.固定資產 D.基金
6.“為儲戶保密”原則的含義是( D )4-128
A.銀行應當拒絕任何單位和個人的查詢
B.銀行應當拒絕中國人民銀行以外的任何單位和個人的查詢
C.銀行應當拒絕除商業銀行以外的任何單位和個人的查詢
D.銀行應當拒絕法律規定的部門以外的任何單位和個人的查詢
7.保證是一種( D )7-177
A.物的擔保 B.金錢擔保
C.無償擔保 D.人的擔保
8.我國法律禁止設定抵押的財產有( A )7-184
A.土地所有權 B.房產
C.汽車 D.股票
9.人民幣發行的原則有( A )8-196
A.集中發行原則 B.境外發行原則
C.分散發行原則 D.自由發行原則
10.可以全額兌換的殘損人民幣,票面殘損不應超過( C )8-197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六分之一
11.外匯管理的基本原則包括( D )9-209
A.允許外幣境內流通 B.資本項目下自由流通
C.人民幣經常項目下不可兌換 D.實行國際收支申報制
12.下列不屬于借記卡的是( C )11-244
A.轉賬卡 B.專用卡
C.信用卡 D.儲值卡
13.我國目前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是( D )10-238
A.國家嚴格管理控制制度
B.雙重匯率制度
C.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D.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14.國務院授權的利率主管機構是( B )10-229
A.銀監會 B.中國人民銀行
C.中國銀行 D.財政部
15.我國金融機構外匯業務實行( A )9-209
A.特許制 B.審批制
C.核準制 D.注冊制
16.中國銀聯的性質是( D )11-246
A.中國人民銀行的下屬機構 B.中國人民銀行的下屬事業單位
C.社會中介組織 D.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成立的企業
17.根據現行證券交易規則,競價交易的方式是( C )13-305
A.委托競價 B.逐筆競價
C.集合競價和連續競價 D.分散競價
18.我國規定封閉式基金存續期限不得少于( B )15-347
A.3年 B.5年
C.7年 D.10年
19.在我國,按照證監會的有關規定,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股票的,為( C )15-349
A.債券基金 B.貨幣市場基金
C.股票基金 D.混合基金
20.期貨合約上市商品具有下列特征( D )16-376
A.價格波動小 B.不容易分級
C.供需量小 D.易于儲存
21.在期貨交易中,我國現行的最低保證金比率為交易金額的( C )16-385
A.1% B.3%
C.5% D.10%
22.具有透支功能的銀行卡是( C )11-248
A.轉賬卡 B.儲值卡
C.貸記卡 D.儲蓄卡
23.對我國來說,外匯的作用主要是( C )9-202
A.國際貿易中的價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國際貿易中的支付手段和信用手段
C.國際貿易中的支付手段和儲備手段 D.國際貿易中的信用手段和儲備手段
24.我國管理和調節人民幣匯率的機構是( B )10-239
A.國務院 B.中國人民銀行
C.銀監會 D.中國銀行
25.下列不屬于傳統套匯行為的是( D )9-223
A.直接套匯 B.代支付套匯
C.貿易套匯 D.資本套匯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信托公司3-87
答:
在我國,信托公司是經銀行業監管機構批準設立的、以經營信托業務為主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27.利率10-225
答:
利率,也叫利息率,它是一定時期內利息與貸出或存入款項的本金的比率。
28.銀行卡11-242
答:
銀行卡是由商業銀行向社會發行的,具有消費信用、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29.股票12-265
答:
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30.證券投資基金15-345
答: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31.簡述銀監會的監管范圍。1-19
答:
(1)按照《銀監法》第2條,中國銀臨會負責對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進行監督管理。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以及政策性銀行。
(2)銀監會的監管范圍還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經其批準設立的其他金融機構。
(3)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境外設立的分支機構或者其他境外的業務活動,也都屬于銀監會的監管范圍。
(4)其他的金融機構分別由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保監會監管。
32.簡述《貸款通則》對借款人的限制。6-164
答:
(1)不得用貸款從事股本權益性投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2)不得用貸款在有價證券、期貨等方面從事投機經營業務:
(3)不得套取貸款用于借貸,牟取非法收入:
(4)除依法取得經營房地產資格的借款人以外,小得用貸款經營房地產業務,依法取得經營房地產資格的借款人,不得用貸款從事房地產投機;等等:
33.簡述外匯管理的意義。9-203
答:
(1)維護本國貨幣的匯價水平的穩定。
(2)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3)保證本國經濟獨立自主地發展。
34.簡述股票的特征。12-265
答:
(1)收益性。
(2)流通性。
(3)非返還型。
(4)風險性。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5.試論商業銀行的設立條件及程序。2-36,38
答:
一、設立條件
1、有符合《商業銀行法》和《公司法》規定的章程;
2、第二,符合《商業銀行法》規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3、第三,有具備任職專業知識和業務工作經驗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
4、第四,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
5、第五,有符合要求的營業場所、安全防范設施和與業務有關的其他設施。
設立商業銀行,還應當符臺其他審慎性條件。
二、設立程序
按照銀監會的現行規章,商業銀行法人機構設立須經籌建和開業兩個階段。
1、籌建階段
2、開業申請與審批
3、開業登記
4、違反準入許可的法律責任
36.試論銀行與客戶關系的基本原則。4-122
答:
一、平等原則
1、平等原則是指銀行與客戶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商業銀行按照《公司法》的規定是一家公司,它的客戶有企業事業單位,也有個人。相比之下,銀行的經濟實力可能比普通客戶大一些,但是,在法律地位上它們都是平等的。銀行的客戶也可能是其他銀行或金融機構,它們之間的經濟實力也不相同,有大型的國有商業銀行,也有中小型的股份制銀行,但足無論銀行的規模大小,它們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
2、平等的法律含義,還包括在金融市場上,沒有任何人擁有任何經濟上的特權,沒有任何單位擁有任何特殊的地位。無論是政府、行政領導,還是關系人、關系單位,在金融市場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二、公平原則
1、公平原則是指商業銀行與客戶簽訂的合同要體現公平。金融合同的內容首先要符合國家的法律和中央銀行的規章,符合國家和社會大眾的最大的公眾利益,這是最大的公平。
2、其次,合同的內容要反映公平競爭,禁止不正當的競爭。最后,在金融市場上,不允許以強凌弱,以大欺小,更不允許從事顯失公平盛獲取不當得利的行為。
三、自愿原則
1、自愿原則是指當事人在金融市場中進行的各種交易都要自主表達意思,自由達成一致,自覺履行合同。參加舍融市場活動,自愿原則是契約自由原則的具體體現。例如,存款人來銀行存款時.要體現“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原則,又如企業或事業單位向銀行申請貸款時,是要銀行白愿向企業貸款,而不能強迫銀行貸款或提供擔保。
2、尤其是在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經營中,自愿原則顯然更為重要。政府和政府官員可能會不自覺地干預銀行的貸款或擔保業務,或者由于社會安定、政治安定的原因,要求銀行從事政策性貸款業務,銀行也不得不執行。但是,現在銀行的不良資產過多,無人承擔商業銀行的政策性虧損,政策性虧損最后還是成為商業銀行的經營虧損。這種違反銀行自愿原則的作法,應該引起各級政府的注意。
四、信用原則
1、信用原則是商業銀行與客戶參加金融市場活動的基礎。岡為金融交易與實物交易不同,金融交易有較長的時問和空間的范圍,維持交易安全穩健的進行就離不開市場參加者的信用。
2、金融市場是通過信用記錄的方式來維持參加者的信用水平的。由于有了信用記錄,記錄良好的人容易被銀行接納,融資成本也較低,貸款條件也優惠;反之,信用記錄不好的人,銀行不愿意同他打交道,這種人融資的成本較高,一般得不到銀行的貸款,就是得到貸款,條件也不會優惠。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7.A公司向銀行借款300萬元,請B公司的分支機構C提供擔保。后A公司破產,從A公司剩余財產之中,銀行僅獲得100萬元清償。銀行將B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
問:(1)我國《擔保法》禁止哪些主體作為保證人?7-177
答:
法律禁止下列主體作為保證人:
(1)國家機關。
(2)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
(3)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
(2)本案中擔保合同是否有效?為什么?7-177
答:
無效。因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得作為保證人。上述B公司的分支機構C不得作為保證人向銀行提供擔保。所以擔保合同無效。
(3)銀行的損失由誰來承擔?具體怎么分擔?7-182
答:
該擔保因保證人不具有資格而無效。銀行明知該分支機構不具有保證人資格而接受擔保,也有過錯。因此,按照《擔保法》司法解釋,B公司最多承擔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200萬元)的一半,即100萬元。
38.A公司是一家綜合類證券公司,為取得B股份公司公開發行的票面總值達7000萬元人民幣股票的承銷權,請B股份公司所在市有關政府領導出面打招呼,A證券公司在承銷B股份公司股票時,恰逢牛市,于是A證券公司同B股份公司簽訂了包銷協議,在銷售過程中,A證券公司置包銷協議中與B股份公司協商確定并報證監會核準的價格于不顧,單方面提高銷售價格,獲利3000萬元,并且A證券公司以包銷協議中所列價格預先購入并留存B股份公司股票500萬股,以備日后股價上漲時拋售獲利。
問:(1)什么是證券承銷,它包括幾種類型?12-280
答:
(1)股票承銷是指證券公司依照其與發行人之問的承銷協議,承辦股票發行事宜,籌集發行人所需資金的行為。
(2)根據承銷商對股票發行結果的承諾程度,承銷可分為代銷和包銷兩種方式。
(2)B股份公司的股票由A證券公司單獨承銷是否合法,為什么?12-281
答:
不合法。依照《證券法》第31條的規定,向不特定對象公開發行的證券票面總值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的,應當由承銷團承銷。B公司將超過7000萬元的股票承銷權全部給與A公司,是不合法的。
(3)本案中A證券公司作為承銷商,其哪些行為屬違約行為或違法行為?12-281
答:
(1)為取得包銷權,A公司請B股份公司所在市有關政府領導出面打招呼違法;
(2)在銷售過程中,A證券公司置包銷協議中與B股份公司協商確定并報證監會核準的價格于不顧,單方面提高銷售價格,此行為違法。
(3)A證券公司以包銷協議中所列價格預先購入并留存B股份公司股票500萬股,以備日后股價上漲時拋售獲利,此行為違法。
2012年01月全國自考《金融法:05678》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