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試卷和答案
課程代碼: 00923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考生答題注意事項:
1. 本卷所有試卷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的無效。
2. 第一部分為選擇題。必須對應試卷上的題號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的相應代碼涂黑。
3. 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必須注明大、小題號,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題空間,超出答題區(qū)域無效。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卡’
的相應代碼涂黑。未涂、錯涂或多涂均無分。
1.稅務機關必須嚴格依法征稅,這說明稅收征繳是(A)8-117
A.羈束行政行為 B.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C.抽象行政行為 D.授益行政行為
2.房產登記行為屬于一種(B)10-183
A.行政規(guī)劃 B.行政確認 C.行政許可 D.行政調查
3.行政征收的必要條件是(D)12-216
A.政府發(fā)展的需要 B.生產發(fā)展的需要 C.商業(yè)利益的需要 D.公共利益的需要
4.下列屬于非強制的行政行為是(D)16-270
A.行政確認 B.行政規(guī)劃 C.行政調查 D.行政指導
5.對財政預算的制作與執(zhí)行的監(jiān)督主體是(B)19-322
A.各級黨委 B.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
C.人民法院 D.人民檢察院
6.下列不可訴的行政行為是(D)25-445
A.對交通違章罰款的行為 B.對外國人出入境的限制行為
C.對報考公務員的錄用行為 D.國防管理行為
7.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的主體是(A)30-545
A.人民法院 B.審判委員會 C.行政審判庭 D.合議庭
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一,這一要求體現了行政許可的(D)3-44
A.法定原則 B.責任制原則 C.時效原則 D.信賴保護原則
9.國家公務員認為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所在機關的侵犯或不公正的待遇,他有權提起(A)6-91
A.行政申訴 B.行政仲裁 C.行政復議 D.行政訴訟
10.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向(B)29-541
A.下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B.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C.上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D.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11.《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賠償義務機關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賠償決定的期限是:自收到賠償申請之日起的(B)22-396
A.一個月內 B.兩個月內 C.三個月內 D.六個月內
12.對地方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案件提起復議申請,其復議管轄機關是(B)21-361
A.上級人民政府 B.上一級人民政府
C.本級人民政府 D.地方人民政府的專門復議機關
13.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其管轄法院是(C)26-478
A.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B.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C.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D.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14.我國《專利法》規(guī)定,“對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侵權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這種處理是一種(D)15-267
A.行政許可 B.行政調解 C.行政仲裁 D.行政裁決
15.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D)30-548
A.法律 B.行政法規(guī) C.地方性法規(guī) D.規(guī)章
16.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過程中對有關管理活動的現場情況所做的書面記錄,是一種(B)28-509
A.勘驗筆錄 B.現場筆錄 C.鑒定結論 D.物證
17.行政訴訟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判決義務,對方當事人提出執(zhí)行判決的申請期限應當在
判決生效的(C)32-582
A.一個月內 B.二個月內 C.三個月內 D.六個月內
18.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行政決定的行為,是一種(D)14-245
A.代執(zhí)行 B.行政強制措施 C.即時強制D.非訴行政執(zhí)行
19.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公民、法人或組織的土地、房屋或財產被政府征收或征用,被征用人應當獲得(B)23-410
A.行政賠償 B.行政補償 C.行政追償 D.行政代償
20.在我國,普通高等學校依法享有授予學業(yè)證書、獎勵和懲處學生等教育管理權。這說明
高校是(D)5-81
A.行政機關 B.行政機關的派出機關
C.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 D.法律、法規(guī)授權組織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卡”的相應代碼涂黑。未涂、錯涂、多涂或少涂均無分。
21.關于我國行政法的法源,下列表述正確的有(AB)2-28-33
A.憲法是我國行政法的重要法源 B.行政法規(guī)在量上是行政法的主要淵源
C.判例法是我國行政法的重要法源 D.自治條例不是行政法的法源
E.國際條約與協定不是我國的行政法法源
22.行政法不具有統一的法典形式,是因為(ABCE)1-17
A.行政法的調整對象過于廣泛 B.部分行政關系復雜多變
C.行政法法源多樣 D.行政法包括實體性規(guī)范和程序性規(guī)范
E.行政法部門產生較晚
23.構成行政合理原則的二個具體原則是(CE) 3-43、44
A.法律保留原則 B.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C.比例原則 D.案卷排他原則
E.信賴保護原則
24.關于行政機關,下列表述正確的有(ABDE)4-55
A.行政機關行使國家行政權 B.行政機關是行政主體
C.行政機關的管理手段單一 D.行政機關應主動行使職權
E.行政機關擁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
25.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體現為(BCDE)7-105
A.是行政主體 B.是行政管理的對象
C.是行政管理的參與人 D.是行政救濟法律關系中的救濟對象
E.是行政法制監(jiān)督關系中的監(jiān)督主體
26.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體現為(ABCE)9-165
A.對行政相對人具有拘束力和強制執(zhí)行力
B.對行政機關具有公定力和確定力
C.是行政復議機關審理復議案件的依據,又是復議的對象
D.公民、法人和組織可以就規(guī)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向法院提起訴訟
E.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應一并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27.專門的行政監(jiān)督有(CD)18-315
A.權力機關的監(jiān)督 B.層級監(jiān)督
C.行政監(jiān)察 D.審計監(jiān)督
E.司法監(jiān)督
28.行政監(jiān)察機關的職權有(BCD)20-341
A.立案權 B.調查權 C.建議權 D.決定權 E.執(zhí)行權
29.體現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有(ABCDE)17-295-298
A.表明身份制度 B.告知制度
C.調查制度 D.聽證制度
E.職能分離制度
30.適用聽證程序的行政處罰種類有(CDE)13-235
A.行政拘留 B.沒收違法所得
C.責令停產停業(yè) D.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
E.較大數額罰款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l5分)
請在答題卡上作答。
31.無附款行政行為8-119
答:無附款行政行為是指其效力不附有條件限制的行政行為,即行政 主體作出相應行政行為不附加其他條件,相應行政行為只要符合法定 標準和要求即生效,并且相應行政行為在延續(xù)過程中,只要行政相對人 不違反法定標準、要求,該行政行為即一直有效而不終止其效力。
32.行政征用12-217
答: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體出于公共目的,為滿足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強制取得個人和組織的土地、房屋等不動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并給予合理補償的行政行為。
33.特別許可11-201
答:特別許可是指除必須符合一般條件外,還對申請人予以特別限制的許可。
34.行政合同16-275
答:行政合同,也稱行政契約,是指行政主體為了實現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標,與其他行政主體之間或者與行政相對人之間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達成的協議。
35.行政復議機構21-359
答:行政復議機構是復議機關內部設立的專門承辦復議事項的辦事機構,在復議機關的領導下承辦具體的復議案件,其自身不具備行政主體資格,只能以復議機關的名義進行復議、審理,以復議機關的名義作出復議決定,而且也只有以復議機關的名義作出復議決定,該復議決定才具有法律效力。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請在答題卡上作答。
36.簡述代執(zhí)行的概念及特點。14-250、251
答:代執(zhí)行是指行政強制執(zhí)行機關或第三人代替相對人 履行法律直接規(guī)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立的作為義務,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強制執(zhí)行。代執(zhí)行具有如下特點:
(1)代執(zhí)行的對象是行政行為所確立的可為他人代履行的作為義務。
(2)有法律根據或者有合法的行政行為存在,而法定義務人不履 行其應該履行的法定義務,這是代執(zhí)行的實施前提。
(3)代執(zhí)行的主體必須是行政強制執(zhí)行機關,行政強制執(zhí)行機關 所指定的第三人可以成為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實施主體。
37.簡述我國公務員回避制度的主要內容。6-91
答:我國公務員回避制度主要包括下述內容:
(1)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行政首長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 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監(jiān)察、審計、人事、財務工作。
(2)公務員執(zhí)行公務時,涉及本人或涉及與本人有上述親屬關系人員的利害關系的,必須回避。
(3)除民族自治地方外,公務員擔任縣級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領導職務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職。
38.簡述不發(fā)生賠償請求權轉移的情況。22-392
答:不發(fā)生賠償請求權轉移的情形有:
(1)法人或其他組織被行政機關吊銷許可證或執(zhí)照,但該法人或組織仍有權以自己的名義提出賠償請求,不發(fā)生請求權轉移問題。
(2)法人或其他組織破產,也不發(fā)生賠償請求權轉移問題。破產程序尚未終結時,破產企業(yè)仍有權就此前的行政侵權損害取得國家賠償。
(3)法人或其他組織被主管行政機關決定撤銷,也不發(fā)生賠償請求權轉移問題。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l小題,共l0分)
請在答題卡上作答。
39.試論行政確認判決適用的主要情形。31-559
答:確認判決可以適用于以下情形:
(1)被訴行政行為屬于事實行為的。
(2)被訴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無效的。
(3)被訴行政行為違法,但撤銷該行政行為后將會給公共利益帶來重大損失的。
(4)被告未履行作為義務,但判決其履行作為義務已無實際意義的。
(5)行政合同是否有效。
(6)確認特定的法律關系是否存在。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l0分。共20分)
請在答題卡上作答。
40.青年朱某在街上行走時,被警察王某截住帶至公安派出所,原因系被王某調查涉嫌賣淫
的田某指認朱某為嫖客。調查詢問期間,該警察多次毆打朱某,致使朱某被迫承認自己
有嫖娼行為。警察王某及其派出所在未作任何調查取證的情況下,將朱某予以行政拘
留;后在有關部門的督促、調查下,朱某被證明確系無辜。7-107/13-229/13-238
問:(1)警察王某的行為是否違法?為什么?
答:違法。因其對朱某進行毆打,且在未作任何取證的情況下,將朱某行政拘留,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2)哪種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可以設定行政拘留處罰?其直接法律依據是什么?
答: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3)朱某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答:朱某可以提出行政賠償要求或者行政賠償訴訟。
41.孫甲與孫乙乃兄弟,孫甲l8歲,孫乙l6歲。二人某日到網吧上網,孫甲與張某發(fā)生口
角并打了起來,孫乙?guī)推湫謱O甲打張某。派出所對孫甲、孫乙每人處以50元罰款的處
罰。張某不服,向縣公安局申訴,縣公安局將對孫氏兩兄弟的罰款改為各自拘留5日,
孫氏兩兄弟不服。27-486-492
問:(1)孫氏兩兄弟可否不經上級公安機關復議直接對縣公安局的決定提起行政訴訟?其依據是什么?
答:孫氏兄弟可以對縣公安局的處罰決定不經申訴直接提起行政訴訟。根據《行政復議法》以及《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對治安管理處罰不服的行政行為不屬于行政復議前置,因此孫氏兄弟可以提起復議或者直接提起訴訟。
(2)如孫氏兩兄弟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他們兄弟倆、張某、派出所、縣公安局在訴訟中各處于什么地位?
答:孫氏兄弟為原告,縣公安局為被告,張某為第三人,派出所是訴訟參加人。
(3)孫乙可否委托其兄孫甲為訴訟代理人?為什么?
答:孫乙不能委托孫甲為其訴訟代理人。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沒有訴訟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孫乙僅l6歲,為未成年人,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而不能由其委托其他人代為訴訟。孫乙的法定代理人如其父親或母親可以委托孫甲代為訴訟。如孫甲是孫乙的法定代理人,則直接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代為訴訟。
2012年7月全國自考《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