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刑法學》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24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屬于普通刑法的是( C )1-3
A.單行刑法 B.附屬刑法
C.刑法典 D.廣義刑法
2.刑法時間效力的內容不包括( A )3-34
A.頒布時間 B.生效時間
C.失效時間 D.溯及力
3.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是( A )2-13
A.民主主義和尊重人權主義 B.成文法主義
C.自由主義 D.平等主義
4.我國刑法分則第一章規定的犯罪屬于國事犯罪,第二章至第十章規定的犯罪屬于( A )4-42
A.普通犯罪 B.身份犯
C.基本犯 D.法定犯
5.根據刑法理論的通說,犯罪構成有四個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體、犯罪客觀要件、犯罪主體與( D )5-47
A.犯罪目的 B.犯罪動機
C.犯罪行為 D.犯罪主觀要件
6.我國刑法規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D )7-108
A.從輕處罰 B.減輕處罰
C.免除處罰 D.從輕、減輕處罰
7.關于區分罪數的標準,通常采取( B )9-133
A.行為說 B.犯罪構成說
C.結果說 D.犯意說
8.依照我國刑法,只能適用單處罰金的是( D )11-160
A.侵犯財產罪 B.自然人犯罪
C.貪污賄賂罪 D.犯罪的單位
9.根據刑法的規定,應當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是( B )8-125
A.從犯 B.脅從犯
C.自首 D.立功
10.我國刑法沒有規定的時效制度是( B )14-201
A.追訴時效 B.行刑時效
C.追訴時效的中斷 D.追訴時效的延長
11.叛逃罪的主體是( B )16-223
A.一般主體 B.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C.國家工作人員 D.軍人
12.故意破壞正在使用中的公用電信設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但又構成犯罪的( A )17-235
A.應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
B.應以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定罪處罰
C.應以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未遂)定罪處罰
D.應以破壞通信自由罪定罪處罰
13.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 D )18-255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故意,且具有謀非法利益的目的 D.故意
14.妨害清算罪的行為方式不包括( C )18-267
A.對資產負責表作虛假記載 B.隱匿財產
C.集體私分國有資產 D.在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財產
15.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對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 B )19-341
A.應以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 B.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C.應以非法拘禁罪論處 D.應以非法拘禁罪從重處罰
16.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行為對象是( A )19-336
A.已滿14周歲的婦女 B.已滿16周歲的婦女
C.已滿18周歲的婦女 D.婦女
17.我國刑法規定,刑訊逼供罪的主體是( D )19-351
A.國家工作人員 B.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C.一般主體 D.司法工作人員
18.盜竊罪的犯罪對象是( C )20-383
A.他人合法所有的財物 B.他人合法占有的財物
C.財物 D.財物,但不包括違禁物品
19.脫逃罪的犯罪主體是( C )21-437
A.被關押的人
B.依法被關押的人
C.依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
D.一切被國家機關關押的人
20.行賄罪在主觀方面是( C )23-499
A.故意 B.故意,且具有謀利的目的
C.故意,且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 D.故意,且具有營利的目的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刑法的空間效力原則包括( ABCD )3-31
A.屬人管轄原則 B.屬地管轄原則
C.保護管轄原則 D.普遍管轄原則
E.溯及力
22.對依法正在執行公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暴力使之受輕傷的,同時觸犯了妨害公務罪與故意傷害罪。此種情況( AE )9-135
A.屬于想象競合犯 B.屬于法規競合犯
C.屬于典型數罪 D.應數罪并罰
E.應以一重罪論處
23.搶劫罪與綁架罪中的綁架勒索行為的區別主要有( CD )20-375
A.侵害的客體不同 B.罪過形式不同
C.客觀行為表現有所不同 D.非法占有財物的時間不同
E.犯罪的時間、地點不同
24.我國刑法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對以下犯罪行為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是( ABCDE )5-67
A.故意殺人 B.強奸
C.放火 D.投毒
E.搶劫
25.刑罰的功能包括( ABCDE )10-150
A.教育感化功能 B.安撫、補償功能
C.強化規范意識功能 D.限制、消除再犯條件的功能
E.一般威懾功能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刑法的溯及力3-34
刑法的溯及力,也稱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對它生效前未經審判或判決未確定的行為是否具有追溯適用效力,如果具有適用效力,則是有溯及力;否則就是沒有溯及力。
27.犯罪未遂7-105
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8.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21-434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29.假釋13-195
假釋是指對于被判處有期、無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執行一定刑罰后,確有悔改表現的,不致再危害社會,附條件地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
四、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并說明其正確或錯誤的理由。
30.根據我國刑法規定,作為非刑罰處罰方法的賠償損失,應當適用于被判處一定刑罰的犯罪分子。( × )11-164
理由: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賠償損失只適用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并被免于刑罰處罰的犯罪分子。
31.李某以弄虛作假方式掩蓋其應繳的全部12萬元稅款。其這一行為被稅務機關發現,在稅務機關向其追繳這筆稅款時,又以木棍將稅務工作人員打成輕傷。對李某的行為,應以偷稅罪與抗稅罪進行并罰。( × )18-301
理由:因為李某的前一行為完全符合偷稅罪的構成要件,后一行為完全符合抗稅罪的構成要件;且這兩個行為雖是針對同一筆應繳稅款,但它們各自獨立成罪,應予以并罰。
32.甲以殺人故意對乙實施暴力,導致乙身體重傷,乙在前往醫院治療途中,被丙駕駛的汽車撞死。甲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 × )5-65
理由:甲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但其殺人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因此,甲應負故意殺人罪未遂的責任。
33.李某欠徐某人民幣8萬元久拖未還,徐某多次催收亦未果。一天徐某以談生意為名將李某騙到自己家中,并將其關押起來,然后打電話要求李某家人拿8萬元錢來贖人。5天后,李某的家人才湊齊8萬元錢送到徐某手中,此時徐某才將李某放回去。徐某的行為構成了綁架罪。( × )19-342
理由:我國刑法規定,為索取債務(既包含合法的債,又包含不合法的債,如賭債等)而非法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論而不以綁架罪論。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4.簡述緩刑的適用條件。12-189
(1)緩刑只適用于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2)根據犯罪人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
(3)必須不是累犯。
35.什么是主犯?其種類有哪些?8-124
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主犯包括兩類:一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團中的首要分子。“組織”主要是指為首糾集他人組成犯罪集團。
36.侮辱罪與誹謗罪的主要區別在哪里?19-356
(1)誹謗罪的方法只能是口頭或文字的,不可能是暴力的;侮辱罪的方法既可以是口頭、文字的,也可以是暴力的。
(2)誹謗罪必須有捏造并散布有損于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的行為;侮辱罪既可以不用具體事實,也可以用真實事實損害他人名譽。
六、論述題(本大題14分)
37.試述間接故意與過于自信的過失的異同。5-84
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具有相似之處。
(1)都認識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
(2)都不是希望危害結果發生。
但二者的區別也是明顯的:
(1)間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結果的發生符合行為人的意志,而過于自信的過失是希望危害結果不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了行為人的意志;
(2)間接故意的行為人是為了實現其他意圖而實施行為,主觀上根本不考慮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客觀上也沒有采取避免結果發生的措施,而過于自信過失的行為人之所以實施其行為,是因為考慮到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
(3)從法律用語上看,間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結果可能發生,而過于自信的過失是“預見”危害結果可能發生。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
38.夏某被假釋后第三天,在其姐開的旅店里見一年輕漂亮的女旅客徐某獨自住在該店的405房間,遂生邪念。待夜深徐某熟睡后,翻窗進入405房間,先是對徐某進行猥褻,后又進行奸淫。此間,徐某曾被驚醒,但誤以為夏某是其同住該店的未婚夫,而未反抗,夏某行奸后匆忙離開現場,這一舉止引起了徐某的懷疑,徐某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夏某被抓獲歸案。
問:對夏某應如何定罪處罰?并說明理由。13-198;19-331;12-187
此處夏某的行為構成強奸罪,夏某趁徐某熟睡之際奸淫徐某,雖然徐某在被奸淫期間曾被驚醒卻并未反抗,但那是因為徐某誤以為夏某是其未婚夫,因此,夏某與徐某發生性交,還是違背了徐某的意愿的。所以夏某的行為構成了強奸罪。并且夏某是被假釋期間又犯罪,故對夏某應撤銷假釋,將其前罪沒有執行完畢的刑罰,與又犯的強奸罪所判處的刑罰,按照先減后并的方法實行并罰。
2009年4月全國自考《刑法學:00245》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