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
《刑法學》試題和答案解析
課程代碼:00245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 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 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 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刑法的空間效力所要解決的問題是【 】
A.一國刑法在什么時間內適用 B.一國刑法在什么地域適用
C.一國刑法對什么人適用 D.一國刑法在什么地域、對什么人適用
正確答案:D(1 分)P28
考點:本題考查刑法的空間效力。 解析:刑法的空間效力所解決的是一國刑法在什么地域、對什么人適用的問題。從各國刑 法及國際條約的規(guī)定來看,一國刑法不僅能使用于本國領域內的行為,而且在一定條件下 能適用于本國領域外的行為。
2.刑法體系是指【 】
A.刑法規(guī)定的各種刑罰方法排成的序列
B.刑法典、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的綜合
C.刑法總論和刑法分論
D.刑法典的組成和結構
正確答案:D(1 分)P6
考點:本題考查刑法的體系。 解析:刑法的體系,是指刑法典的組成和結構。
3.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 】
A.加重處罰 B.從重處罰
C.數罪并罰 D.從輕處罰
正確答案:B(1 分)P127
考點:本題考查教唆犯。 解析:教唆犯的刑事責任。 (1)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犯在共同犯罪 中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處罰,起次要作用的,按從犯處罰。 (2)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一個泰國人在越南販賣了5公斤海洛因,后進入我國,我國司法機關對其販毒行為進行追訴并對其定罪判刑。該案在管轄上適用的原則是【 】
A.普遍管轄原則 B.屬人管轄原則
C.屬地管轄原則 D.保護管轄原則
正確答案:A(1 分)P32
考點:本題考查普遍管轄原則。 解析:采取普遍管轄原則,主要是為了防止國際犯罪。
5.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屬于【 】
A.身份犯 B.親告罪
C.非身份犯 D.非親告罪
正確答案:B(1 分)P43
考點:本題考查親告罪。 解析:親告罪是指受害人告訴才處理、不告訴不處理的犯罪,受害人不告訴的情況下即使 司法機關知道侵害事實的發(fā)生也不予處理。親告罪有五個:侮辱、誹謗、暴力干涉婚姻自 由、虐待、侵占。
6.下列屬于正當防衛(wèi)的是【 】
A.假想防衛(wèi) B.事后防衛(wèi)
C.防衛(wèi)過當 D.特殊正當防衛(wèi)
正確答案:D(1 分)P94
考點:本題考查特殊正當防衛(wèi)。 解析:特殊正當防衛(wèi)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所實施的正當防衛(wèi)行為,沒有必要的限 度的限制, 對其防衛(wèi)行為的任何后果均不負刑事責任的情形。 我國刑法第20條第3款規(guī)定: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它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 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
7.以下不屬于 犯罪集團特征的是【 】
A.人數較多 B.較為固定
C.有“保護傘” D.目的明確
正確答案:C(1 分)P121
考點:本題考查犯罪集團特征。 解析:犯罪集團的特點:人數眾多、較為固定、目的明確。
8.依照我國刑法規(guī)定,一人犯數罪被判處數個有期徒刑,若總和刑期不滿35年,則決定對 其執(zhí)行的刑期最高不能超過【 】
A.10 年 B.15 年
C.20 年 D.25 年
正確答案:C(1 分)P185
考點:本題考查數罪并罰。 解析:新《刑法》第六十九條規(guī)定,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 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zhí)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 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 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9.下列各項關于刑法時效制度的內容,不為 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是【 】
A.行刑時效 B.追訴時效
C.追訴時效的延長 D.追訴時效的中斷
正確答案:A(1 分)P202
考點:本題考查刑法時效制度的內容。 解析:我國刑法里面沒有規(guī)定行刑時效。
10.我國刑罰的目的是【 】
A.懲罰犯罪 B.打擊犯罪
C.預防犯罪 D.消滅犯罪
正確答案:C(1 分)P145
考點:本題考查刑罰的目的。 解析:刑罰目的,是指國家制定、適用、執(zhí)行刑罰的目的,也即國家的刑事立法采用刑罰 作為對付犯罪現象的強制措施及其具體使用和執(zhí)行所預期實現的效果。預防犯罪,理所當然地成為我國刑罰的目的。刑罰預防犯罪的目的還包括特殊預防與 一般預防。
11.根據刑法第 93 條的規(guī)定,下列人員中不屬于 國家工作人員的是【 】
A.在國有公司、企業(yè)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B.在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C.業(yè)主委員會的工作人員
D.在事業(yè)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正確答案:C(1 分)P485
考點:本題考查刑法中的國家工作人員。 解析:國家工作人員包括: (1)村民委員會等組織的成員協助基層組織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時,應視為國家工作人 員。 (2)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 人員。
12.根據我國刑法規(guī)定,放縱走私罪的犯罪主體是【 】
A.司法工作人員 B.國家工作人員
C.海關工作人員 D.警察
正確答案:C(1 分)P516
考點:本題考查放縱走私罪。 解析:放縱走私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海關工作人員,而非海關工作人員不能構成本罪的 主體。
13.下列犯罪中屬于持續(xù)犯的是【 】
A.非法拘禁罪 B.盜竊罪
C.誣告陷害罪 D.故意殺人罪
正確答案:A(1 分)P134
考點:本題考查持續(xù)犯。 解析:繼續(xù)犯,是指犯罪行為既遂后,該犯罪行為及其所造成的不法狀態(tài)在一定時間內同 時處于持續(xù)狀態(tài)的情形。如非法拘禁罪就是典型的持續(xù)犯,只要行為人將被害人關起來, 其非法拘禁行為就已既遂,但由此開始至被害人重獲自由為止這段時間內,非法拘禁行為 及其導致的被害人人身自由被剝奪的不法狀態(tài),始終處于持續(xù)狀態(tài)。此外,重婚罪、虐待 罪、非法持有毒品罪也是持續(xù)犯。
l4.傳播淫穢物品罪的主觀方面是【 】
A.故意犯罪
B.故意犯罪,且具有牟利的目的
C.故意犯罪,且不具有牟利的目的
D.故意犯罪,且具有營利的目的
正確答案:C(1 分)P475
考點:本題考查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解析:傳播淫穢物品罪,是指不以牟利為目的,在社會上傳播淫穢的書刊、影片、錄像帶、 錄音帶、圖片或者其他淫穢物品,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但行為人不必 出于牟利目的。
15.根據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盜竊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為【 】
A.應以詐騙罪定罪處罰 B.應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
C.應以盜竊罪從重處罰 D.應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正確答案:D(1 分)P383
考點:本題考查盜竊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為。 解析:盜竊信用卡并冒用他人信用卡,以盜竊罪論處。理論上一般解釋為,犯盜竊罪和信 用卡詐騙罪,屬于吸收犯。但也有認為是牽連犯的。
16.破壞監(jiān)管秩序罪的犯罪主體是【 】
A.依法被關押的人員 B.依法被刑事拘留的人員
C.依法被關押的罪犯 D.正在服刑的罪犯
正確答案:C(1 分)P436
考點:本題考查破壞監(jiān)管秩序罪。 解析:破壞監(jiān)管秩序罪注意特殊主體,限于正在被依法關押服刑的已決犯。 注意四種破壞行為: (1)毆打監(jiān)管人員的; (2)組織其他被監(jiān)管人破壞監(jiān)管秩序的; (3)聚眾鬧事,擾亂正常監(jiān)管秩序的; (4)毆打、體罰或者指使他人毆打、體罰其他被監(jiān)管人的。
17.依照法律規(guī)定,對于使用鹽酸克侖特羅等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品養(yǎng)殖供 人食用的動物的行為【 】
A.構成生產偽劣產品罪
B.構成生產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罪
C.構成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
D.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
正確答案:C(1 分)P258
考點:本題考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解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食品衛(wèi)生管理法規(guī),故 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 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
18.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貸款詐騙罪的犯罪主體是【 】
A.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
B.一般主體,只限于自然人
C.特定的公司、企業(yè)
D.公司、企業(yè)
正確答案:B(1 分)P292
考點:本題考查貸款詐騙罪。 解析:貸款詐騙罪的主體一般是自然人,不包括單位。 客觀行為: (1)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2)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3)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4)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5)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l9.雇傭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中的童工是指【 】
A.不滿 12 周歲的未成年人 B.不滿 14 周歲的未成年人
C.不滿 16 周歲的未成年人 D.不滿 18 周歲的未成年人
正確答案:C(1 分)P349
考點:本題考查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解析: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 (1)童工:不滿 16 周歲; (2)行為方式有三種: ①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 ②從事高空、井下作業(yè); ③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huán)境下從事勞動。
20.對于盜竊正在使用中的廣播電視設施, 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廣播電視設施罪的 【 】
A.應以盜竊罪從重處罰
B.應擇一重罪處罰
C.應以破壞廣播電視設施罪從重處罰
D.應數罪并罰
正確答案:B(1 分)P388
考點:本題考查盜竊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 解析:盜竊正在使用的廣播電視設施,尚未構成盜竊罪,但具有本解釋第一條、第二條規(guī) 定情形的,以破壞廣播電視設施罪定罪處罰;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廣播電視設施罪的, 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 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21.刑罰與其他法律制裁的主要區(qū)別有【 】
A.嚴厲程度不同 B.適用對象不同
C.適用根據不同 D.適用機關不同
E.確立機關不同
正確答案:ABCDE(2 分)P146
考點:本題考查刑罰與其他法律制裁有明顯區(qū)別。 解析:刑罰與其他法律制裁有明顯區(qū)別: (1)嚴厲程度不同; (2)適用對象不同; (3)適用機關不同; (4)適用根據不同; (5)確立機關不同。
22.我國刑法的任務是【 】
A.保衛(wèi)我國的國家安全、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
B.保護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C.保護我國公民的人身權利
D.保護我國公民的民主權利
E.維護我國的社會秩序
正確答案:ABCDE(2 分)P5
考點:本題考查刑法的任務。 解析: 《刑法》第二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 以保衛(wèi)國家安全,保衛(wèi)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 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
23.犯罪中止的成立條件包括【 】
A.時間性 B.自動性
C.客觀性 D.主觀性
E.有效性
正確答案:ABCE(2 分)P109
考點:本題考查犯罪中止的成立條件。 解析:中止的成立條件(特征) :時間性;自動性;客觀性;有效性。
24.根據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主犯包括【 】
A.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
B.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
C.聚眾犯罪的參加者
D.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人
E.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人
正確答案:AB(2 分)P124
考點:本題考查主犯。 解析:主犯包括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在共同 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并不是所有的實行犯都是主犯)
25.根據刑法規(guī)定,下列行為中應以強奸罪定罪處罰的有【 】
A.以斷絕戀愛關系的方法逼迫女方發(fā)生性交行為的
B.利用婦女熟睡與其性交的
C.冒充婦女丈夫與其性交的
D.利用職權乘人之危奸淫婦女的
E.明知是幼女而與其性交的
正確答案:BCDE(2 分)P333——P335
考點:本題考查強奸罪定罪處罰情形。 解析:強奸罪的手段: (1) “暴力手段” ,是指犯罪分子直接對被害婦女采用毆打、捆綁、卡脖子、按倒等危 害人身安全或者人身自由,使婦女不能抗拒的手段。 (2) “脅迫手段” ,是指犯罪分子對被害婦女威脅、恫嚇,達到精神上的強制的手段。 如:揚言行兇報復、揭發(fā)隱私、加害親屬等相威脅,利用迷信進行恐嚇、欺騙,利用教養(yǎng) 關系、從屬關系、職權以及孤立無援的環(huán)境條件,進行挾制、迫害等,迫使婦女忍辱屈從, 不敢抗拒。 (3) “其他手段” ,是指犯罪分子用暴力、脅迫以外的手段,使被害婦女無法抗拒。例 如:利用婦女患重病、熟睡之機,進行奸淫;以醉酒、藥物麻醉,以及利用或者假冒治病 等等方法對婦女進行奸淫。 明知是幼女而與其性交的也構成強奸罪。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減刑
正確答案:P192 (3 分)減刑,是指對于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人,在 刑罰執(zhí)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 適當減輕原判刑罰的制度。
27.罪刑法定原則
正確答案:P13 (3 分)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 “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 、 “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 處罰” 。新《刑法》第 3 條規(guī)定了罪刑法定原則: “法律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 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
28.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
正確答案:P80 (3 分)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抽象的事實錯誤) ,是指行為人所認識的事實與現 實所發(fā)生的事實,分別屬于不同的犯罪構成。
29.非法行醫(yī)罪
正確答案:P449 (3 分)非法行醫(yī)罪,是指未取得醫(yī)生執(zhí)業(yè)資格的人非法行醫(yī),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四、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在答題紙相應位置正確的打“√” ,錯誤的打“×” ,并說明其正確 或錯誤的理由。
30.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國家、人民利益重大損失的行為,均應以玩忽職 守罪定罪處罰。
21-503 正確答案:×(2 分) 理由: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國家人民利益重大損失的行為,如果法律另 有特別規(guī)定的,應以特別規(guī)定定罪處罰,而非一律定為玩忽職守罪。 (2 分)
31.對于故意傷害自己身體的行為,即使造成嚴重后果,也不構成故意傷害罪。
19-326 正確答案:√(2 分) 理由:故意傷害罪的行為對象是他人的身體。傷害自己身體的,不成立故意傷害罪。 (2 分)
32.依我國現行刑法規(guī)定,對犯罪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11-158 正確答案:×(2 分) 理由:依我國現行刑法規(guī)定,不得對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適用死刑。 (2 分)
33.犯罪中止的有效性要求沒有發(fā)生犯罪結果。
7-111 正確答案:×(2 分) 理由:犯罪中止的有效性要求沒有發(fā)生作為既遂標志的犯罪結果。 (2 分)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4.簡述職務侵占罪的主要法律特征。
正確答案:P398
(1)主體必須是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但不包括國有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 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yè) 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 (2 分)
(2) 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 將數額較大的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已有的行為。 (2 分)
(3)主觀上必須出于故意,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侵害單位財產的危害結果,并且希 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還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2 分)
35.簡述假釋的適用條件。
正確答案:P196
(1)前提條件。假釋只適用于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人。 (1 分)
(2)執(zhí)行刑期條件。假釋只適用于已經執(zhí)行一部分刑罰的犯罪人。 (1 分)
(3)實質條件。假釋只適用于在刑罰執(zhí)行期間,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 悔改表現,提前釋放后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犯罪人。 (1 分)
(4)消極條件。對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釋。 (2 分)
36.簡述被害人承諾的成立條件。
正確答案:P99
(1)有效的承諾以承諾者對被侵害的法益具有處分權限為前提。 (0.5 分)
(2)承諾者必須對所承諾的事項的意義、范圍具有理解能力。 (1 分)
(3)承諾是被害人的真實意志,戲言性的承諾、基于強制或者威壓作出的承諾,不影 響行為的犯罪性。 (1 分)
(4)事實上必須存在承諾。 (0.5 分)
(5)承諾至遲必須存在于結果發(fā)生時,被害人在結果發(fā)生前變更承諾的,則原來的承 諾無效。 (1 分)
(6)經承諾所實施的行為不得超出承諾的范圍。 (1 分)
(7) 經承諾所實施的行為本身必須不得違反法律規(guī)定, 否則可能成立其他犯罪。 (1 分)
六、論述題(本大題 14 分)
37.試論述無身份者與有身份者可以成立共犯的理由及如何確定犯罪的性質。
正確答案:P128——P129
(1) 不具有構成身份的人與具有構成身份的人共同實施真正身份犯時, 構成共同犯罪。 (7 分)
①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國家工作人員等特殊主體僅就實行犯而言。
②一般主體教唆、幫助特殊主體實施以特殊身份為構成要件的犯罪的,以共犯論處。
③如果認為無身份者與有身份者共同故意實施以特殊身份為要件的犯罪時,一概不成 立共犯,刑法總則關于共同犯罪的規(guī)定幾近一紙廢文,總則也不能起到指導分則的作用。
(2)犯罪性質的確定。 (7 分)
①根據刑法理論的通說,應當按照正犯的犯罪性質決定共同犯罪的性質。
②當具有不同身份的人分別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共同犯罪時,根據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 應按主犯的犯罪性質來確定。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 10 分)
38.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甲、乙二人(均已成年)于某晚潛入某工廠行竊,盜得精銅板10塊,價值人民幣450元, 二人在攜帶精銅板準備逃離工廠時被工廠保安發(fā)現追趕。 二人聯手將保安打倒后攜贓物逃離 了工廠。 對于甲、乙的行為應如何定罪處罰,并說明理由。
正確答案: (10 分) 甲、乙有盜竊行為,為了窩藏贓物而當場使用暴力,其行為已經轉化為搶劫,應當以 搶劫罪定罪處罰。
2014年4月全國自考《刑法學:00245》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