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刑法學》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24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l.不屬于平等適用刑法原則基本內容的是( C )2-23
A.平等地認定犯罪 B.平等地裁量刑罰
C.平等地適用刑事強制措施 D.平等地執行刑罰
2.我國刑法對于國內犯的基本適用原則是( B )3-28
A.屬人管轄原則 B.屬地管轄原則
C.保護管轄原則 D.普遍管轄原則
3.根據刑法的性質,刑法屬于( C )1-2
A.根本法 B.程序法
C.公法 D.私法
4.刑法理論通常將犯罪客體分為一般客體、同類客體與( B )5-51
A.簡單客體 B.直接客體
C.復雜客體 D.次要客體
5.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過失可以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與( B )5-83
A.業務過失 B.過于自信的過失
C.重過失 D.輕過失
6.我國刑法規定,對于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首要分子( A )8-124
A.按照集團所犯全部罪行處罰 B.按照其直接組織、領導的犯罪處罰
C.按照其親自參與的犯罪處罰 D.應加重處罰
7.想象競合犯具有的兩個特征是,行為人只實施了一個行為和( B )9-136
A.行為人只有一個犯意 B.一個行為必須觸犯數個罪名
C.一個行為必須觸犯數個法條 D.行為人只有一個犯罪目的
8.刑罰的目的是( A )10-147
A.預防犯罪 B.懲罰犯罪
C.打擊犯罪 D.消滅犯罪
9.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是( B )11-161
A.放火罪 B.危害國家安全罪
C.爆炸罪 D.強奸罪
lO.減刑不適用于( D )13-192
A.被判處管制的人 B.被判處拘役的人
C.被判處有期徒刑的人 D.被單處驅逐出境的人
11.背叛國家罪的主體是( C )16-219
A.一般主體 B.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
C.中國公民 D.特殊主體
12.破壞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對象是指正在使用中的( C )17-231
A.火車、汽車、人力車、船只、航空器 B.火車、汽車、獸力車、船只、航空器
C.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 D.火車、汽車、自行車、船只、航空器
13.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體是( C )17-248
A.依法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 B.依法駕駛交通工具的人員
C.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及其他人員 D.合法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
14.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 D )20-383
A.應以信用卡詐騙罪,從重處罰 B.應以盜竊罪,從重處罰
C.應以信用卡詐騙罪和盜竊罪數罪并罰 D.應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15.我國刑法基本上以各類犯罪的危害程度為依據( A )15-207
A.按由重到輕的順序進行排列 B.按犯罪客體的不同進行排列
C.按犯罪目的的不同進行排列 D.按犯罪對象的不同進行排列
16.依照我國刑法規定,拐賣婦女、兒童罪是( C )19-344
A.故意犯罪,且具有營利的目的 B.故意犯罪,且具有謀利的目的
C.故意犯罪,且具有出賣的目的 D.故意犯罪,且具有牟利的目的
17.我國刑法規定,搶劫罪的犯罪主體是( B )20-373
A.已滿18周歲的自然人 B.已滿14周歲的自然人
C.已滿16周歲的自然人 D.自然人和單位
18.招搖撞騙罪的行為人冒充的對象是( B )21-407
A.國家工作人員 B.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C.司法工作人員 D.領導人員
19.貪污罪的犯罪對象是( A )23-487
A.公共財物 B.國有單位的財物
C.國有財物 D.國家、集體所有的財物
20.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犯罪主體只能是( B )19-359
A.國家工作人員 B.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C.少數民族國家工作人員 D.漢族國家工作人員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包括( ABCDE )2-14
A.禁止溯及既往 B.禁止類推解釋
C.禁止絕對不定期刑 D.明確性
E.成文法主義
22.我國刑法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BC )5-70
A.可以從輕處罰 B.可以減輕處罰
C.可以免除處罰 D.應當減輕處罰
E.應當免除處罰
23.犯罪集團通常具有的特征是( ABC )8-121
A.人數較多 B.較為固定
C.目的明確 D.形成非法控制
E.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24.我國刑法的法定量刑情節包括( ABDE )12-170
A.從輕處罰情節 B.從重處罰情節
C.加重處罰情節 D.減輕處罰情節
E.免除處罰情節
25.下列行為中應以強奸罪定罪的有( ABE )19-334
A.冒充婦女的丈夫與之發生性關系的
B.假冒為生病婦女治病騙奸婦女的
C.第一次是違背女方意愿發生性關系而后發展成通奸關系的
D.利用職權引誘女方,而女方基于互相利用而與之發生性關系的
E.女方拒絕繼續通奸,而男方以將要公布通奸事實迫使女方與之繼續發生性關系的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刑法1-1
刑法是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27.從犯8-125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28.減刑13-192
減刑,是指對于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人,在刑罰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適當減輕原判刑罰的制度.
29.交通肇事罪17-248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四、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并說明其正確或錯誤的理由。
30.刑罰執行完畢以前又犯新罪的數罪并罰,采用的是“先并后減”的方法。( × )12-187
理由:刑罰執行期間又犯新罪的數罪并罰,采用的是“先減后并”的方法。
31.張某自幼喜歡收藏各種錢幣,也僅僅是出于收藏的偏好而收藏了大量偽造的人民幣、港幣,以及美元、英鎊等外幣。因張某的行為純屬收藏愛好,故其不構成犯罪。( × )18-277
理由:因其收藏了大量偽造貨幣,數額較大,已經構成了持有假幣罪。
32.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公民在自己的合法權益面臨危險的時候,均可以實施緊急避險。( × )6-95
理由:緊急避險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實施。緊急避險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務上有特定職責的人。
33.凡是向吸毒人員非法提供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均構成販賣毒品罪。( × )21-468
理由:此題構成非法提供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罪。如果是向走私、販賣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牟利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國家規定管制的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定走私、販賣毒品罪(轉化)。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4.簡述一般累犯的成立條件。12-177
(1)前后兩罪必須都是故意犯罪,如果前后兩罪或者其中一罪是過失犯罪,就不成立累犯。
(2)前罪被判處的刑罰和后罪應判處的刑罰都是有期徒刑以上,即刑度條件。
(3)后罪必須發生在前罪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以后五年之內。
35.犯罪未遂的特征是什么?7-106
(1)已經著手實行犯罪。表明犯罪行為已經開始直接向犯罪客體施加危害,這是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相區別的重要標志。
(2)犯罪沒有得逞。這是犯罪未遂與犯罪既遂相區別的基本標志。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這是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相區別的根本標志。
36.玩忽職守罪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4-503
(1)客觀方面表現為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玩忽職守,是指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的行為。
(2)主體必須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3)主觀方面必須出于過失。
六、論述題(本大題14分)
37.試述正當防衛的概念和成立條件。6-88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正當防衛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的條件包括:
一、存在現實的不法侵害;
1、可以是犯罪和違法行為。
2、需要具有一定的攻擊性、緊迫性、暴力性。
3、人為的不法侵害。
二、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事先防衛和事后防衛都是防衛不適時。
三、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進行防衛;
1、共同犯罪的情況下,只能對正在進行犯罪的人進行正當防衛。
2、可以針對不法侵害者的財產,主要是其所屬物(理解為工具)。
3、對無不法行為的第三者的防衛不是正當防衛,但不排除適用緊急避險制度的可能。
4、防衛中誤認對像,對被誤擊的人而言,不成立正當防衛;
四、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重大損害的程度,一般是造成重大傷害。必要限度是指雙方力量對比是相當的。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23-493;23-498
38.程某系某法院民事審判庭的庭長。程某在承辦一起民事案件時,多次對本案被告朱某稱,被告如果給他lO萬元,保證讓被告勝訴,否則就讓被告敗訴。朱某權衡利弊后,只好給程某送去了10萬元。在審判委員會上,程某試圖為朱某爭取違背法律的利益,但未能得逞,于是程某將所收朱某的10萬元退還給朱某。判決時,法院依法判決被告朱某敗訴。朱某遂向有關部門告發程某。
問:對程某、朱某的行為應如何定性?
刑法雖有規定: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但此處朱某是經過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后做出的決定,主觀上有逃避民事責任的故意。因此對于朱某的行為構成行賄罪。《刑法》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此對朱某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程某做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構成受賄罪。
2009年7月全國自考《刑法學:00245》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