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刑法學》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24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各項中屬于普通刑法的是( )
A.附屬刑法 B.單行刑法
C.我國香港地區刑法 D.刑法典
2.我國刑法對在國外實施侵犯我國利益的犯罪的外國人進行管轄的原則是( )
A.普遍管轄原則 B.保護管轄原則
C.有限制的保護管轄原則 D.屬人管轄原則
3.一個英國人在馬來西亞販賣毒品,后進入我國,我國司法機關對其販毒行為進行追訴并對其定罪判刑。該案在管轄上適用的原則是( )
A.普遍管轄原則 B.屬人管轄原則
C.屬地管轄原則 D.保護管轄原則
4.拘役的執行機關是( )
A.人民法院 B.公安機關
C.人民檢察院 D.司法行政機關
5.李某犯甲罪,應對其處罰的法定最高刑為有期徒刑5年,對其進行追訴的有效期限是(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6.依我國刑法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宣告緩刑的,對其緩刑考驗期限最短不能少于( )
A.6個月 B.1年
C.2年 D.3年
7.我國刑罰的目的是( )
A.懲罰犯罪 B.打擊犯罪
C.預防犯罪 D.消滅犯罪
8.危害行為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刑法理論將其概括為( )
A.故意行為與過失行為 B.有意行為與無意行為
C.作為與不作為 D.個人行為與單位行為
9.犯罪動機的主要作用是( )
A.影響定罪 B.區分此罪與彼罪
C.區分罪與非罪 D.影響量刑
10.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為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均屬于( )
A.重罪 B.國事罪
C.自然犯 D.非親告罪
11.有關放火罪的主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已滿14周歲的自然人和單位
B.已滿16周歲的自然人和單位
C.已滿14周歲的自然人,不包括單位
D.已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包括單位
12.交通肇事罪的主觀方面( )
A.只能是故意,不能是過失 B.只能是過失,不能是故意
C.只能是過于自信的過失 D.只能是疏忽大意的過失
13.私自將大量黃金從境外走私至境內、偷逃稅額20萬元的行為( )
A.成立走私黃金罪 B.成立走私貴重金屬罪
C.成立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D.違反海關法,但不構成犯罪
14.票據詐騙罪的“票據”是指( )
A.委托收款憑證 B.匯款憑證
C.銀行存單 D.匯票、本票、支票
15.假冒注冊商標罪是指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且( )
A.數額較大的行為 B.數額巨大的行為
C.情節嚴重的行為 D.情節惡劣的行為
16.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行為對象必須是( )
A.已滿14周歲的婦女 B.不滿14周歲的婦女
C.已滿16周歲的婦女 D.已滿18周歲的婦女
17.關于侮辱罪的對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必須是特定的人 B.可以是單位
C.可以是死者 D.必須是特定的一人
18.下列行為中,不屬于尋釁滋事罪行為的是( )
A.隨意毆打他人 B.聚集多人成幫結伙地相互攻擊對方的身體
C.追逐、攔截、辱罵他人 D.強拿硬要公私財物
19.關于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犯罪主體只能是自然人 B.犯罪主體只能是單位
C.犯罪主觀方面只能是過失 D.犯罪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
20.放縱走私罪的犯罪主體是( )
A.海關工作人員 B.司法工作人員
C.檢驗、檢疫工作人員 D.偵查工作人員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一般認為,對刑法的論理解釋包括( )
A.擴張解釋 B.縮小解釋
C.體系解釋 D.歷史解釋
E.反對解釋
22.下列各項屬于法定從寬情節的有( )
A.防衛過當 B.犯罪后自首的
C.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 D.犯罪中止的
E.受賄后積極退贓的
23.單位犯罪中的單位包括( )
A.公司 B.企業
C.事業單位 D.機關
E.團體
24.故意犯罪過程中出現的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包括( )
A.犯罪預備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意表示
E.犯罪既遂
25.徇私枉法罪中包庇有罪的人使其不受追訴的行為與包庇罪的主要區別包括( )
A.犯罪主體是否屬于司法工作人員 B.客觀上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
C.包庇的對象是否包括已決犯 D.是否發生在刑事訴訟活動過程中
E.是否要求情節嚴重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罪刑相適應原則
27.減刑
28.犯罪故意
29.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四、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并說明其正確或錯誤的理由。
30.李某在1997年7月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2001年8月被假釋,2002年5月的一天因與人打架而致他人重傷。李某構成了累犯。( )
31.甲為了殺乙而向乙的食物中投放毒藥,見乙吃下有毒食物后痛苦難忍而頓生悔意,立即將乙送往醫院搶救,乙經搶救脫險。甲的行為成立犯罪中止。( )
32.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成立,要求行為人所持有的毒品是自己所有的。( )
33.黃萊屬于某邪教組織成員,多次向剛剛加入該邪教組織的田某灌輸死后升天的思想,誘使田某信以為真,田某為了擺脫世俗煩惱、死后升天因而自殺身亡。黃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4.簡要回答假釋的適用條件。
35.簡要回答從犯的概念及其刑事責任。
36.簡要回答重婚罪與破壞軍婚罪的主要區別。
六、論述題(本大題14分)
37.試述犯罪集團的概念和成立條件。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
38.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趙某租住錢某房屋居住一年后,因自己買了新房而欲退租。趙某請搬家公司將自己的東西搬到新房后,又請某保潔公司清潔員孫某打掃原租住屋后退房。孫某在打掃衛生時,在床底下發現一個信封,內有6000元現金,于是將其藏匿.趙某退租半個月后才發現丟失該信封,于是找到孫某,詢問其打掃衛生時是否看到一個裝錢的信封,孫某稱沒有看見。趙某后來報警,查清了上述事實。
對本案孫某的行為應如何定性?
2012年7月全國自考《刑法學:00245》試題: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
2012年7月全國自考《刑法學:00245》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