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管理經濟學》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262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可用于企業決策的基礎是( b )
A.會計利潤 B.經濟利潤
C. 正常利潤 D.最大利潤
2.某機器原來生產產品A,利潤為500元,現在改生產產品B,所花材料費為800元,則生產產品B的機會成本為( b )
A.300元 B.500元
C.800元 D.1 300元
3.一種產品價格的大幅度提高,導致另一種產品需求量的減少,這兩種產品屬于( b )
A.低檔品 B.互補品
C.替代品 D.獨立品
4.不影響供給量的因素是( d )
A.產品價格 B.產品成本
C.生產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D.消費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5.下列價格變動中,能使銷售收入增加的變動是( a )
A.當需求是彈性時,價格下降 B.當需求是彈性時,價格上升
C.當需求是單元彈性,價格下降 D.當需求是非彈性時,價格下降
6.提價1倍后,對需求量不會有很大影響的商品是( c )
A.液晶彩電 B.高級手表
C.大米 D.高檔服裝
7.在管理經濟學中,短期成本和長期成本的區別在于( c )
A.前者是短期(5年以下)計劃中用的成本,后者是長期(5年以上)計劃中用的成本
B.前者是當前的成本,后者是將來的成本
C.前者在成本組成中,有些成本是固定的,后者的所有成本都是可以變動的
D.前者是指經營費用,后者是指投資費用
8.等產量曲線( a )
A.說明了為生產一個給定的產出量而可能的各種投入要素的組合
B.除非得到所有要素的價格,否則不能劃出該曲線
C.表明了投入與產出的關系
D.表示了無論投入數量怎樣變化,產出量都是一定的
9.當市場價格等于平均成本時,稱為盈虧平衡點,此時企業( a )
A.會計利潤為零 B.獲得正常利潤
C.經濟利潤小于零 D.退出該行業
10.卡特爾是寡頭壟斷廠商之間的一個協議,以便它們( c )
A.集體增加產量,降低價格
B.對同一種產品向不同的消費者索取不同的價格
C.協調它們的決策,使聯合利潤最大化
D.對不同產品向同類消費者索取相同的價格
11.下面哪一條不是差別定價的必要條件?( b )
A.企業對價格要有一定控制能力 B.不同市場的邊際收入必須不同
C.企業的市場必須是被分割的 D.不同市場的價格彈性不同
12.資本的債務成本等于( b )
A.企業的債券或借款的稅后利率 B.企業的債券或借款的稅前利率
C.企業債券的發行費用 D.B和C之和
13.假如有一個投資方案,按10%的貼現率計算凈現值為100 000元,那么,這個投資方案的內部回報率一定( c )
A.大于0 B.小于0
C.大于10% D.小于10%
14.如果決策有多個結果,但這些結果的概率無法知道,這種條件下的決策叫做( b )
A.確定條件下的決策 B.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
C.有風險條件下的決策 D.無風險條件下的決策
15.在評價投資方案時,各種可能結果的概率分布的標準差與期望值之間的比率稱為( d )
A.方差 B.風險補償率
C.標準差系數 D.變差系數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6.貨幣的時間價值 是指因放棄現在使用資金的機會,可以換取的按放棄時間的長短計算的回報,最常見的是利息。
17.影子價格 如果企業投入要素A的投入量增加一個單位,可使企業的利潤數增加B,B這個增加的利潤數就是1個單位投入要素A的真正價值,這個價值稱為投入要素A的影子價格
18.變動成本 是指可變投入要素的支出,它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
19.完全壟斷 如果一個行業只有一家企業,而且它所生產的產品沒有其他產品可以替代,新企業的進入又有很大的障礙,這就產生完全壟斷,僅僅是理論上的假設。
20.企業兼并 是指把企業作為商品來交易,也就是說,由一家企業收購另一家企業,其結果是一家企業規模擴大了,另一家企業則消失了。它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一種自愿互利行為,宏觀上能使存量固定資產流動起來,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微觀上則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21.需求曲線有什么共同的規律?請解釋之。 它總是一條自左向右下方傾斜(斜率為負)的曲線。
22.促使規模收益遞增的因素有哪些?
①工人可以專業化、
②使用專門化的設備和較先進的技術、
③其他因素。
23.以成本為基礎定價有哪幾種方法?
①成本加成定價法
②目標投資回報率定價法
③最大利潤定價法
④增量分析定價法
24.降低風險的途徑主要有哪些?
回避風險 減少風險 承擔風險 分散風險 轉移風險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寫出下列每小題的計算過程,否則只給結果分。
25.一名本科畢業生打算放棄年薪為30 000元的工作機會自己開辦商店。為此,他將投資50 000元,這筆錢原來一直存在銀行,年利率為7%。他還計劃把自己的兩間房屋用于開店,這兩間房原來是租給別人的,租金為每月1 500元。預計商店的年營業收入為107 000元,商店的其他年度開支有:廣告費5 000元,租金10 000元,稅金5 000元,雇員薪水40 000元,其他支出5 000元。請分別計算該商店的年度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并判斷該畢業生自己開辦商店是否合算? 26.假定砂糖的需求曲線為:QD=40-3P(P為價格,單位為元;QD為需求量,單位為萬千克);砂糖的供給曲線為:QS=2P(QS為供給量,單位為萬千克)。試求:
(1)砂糖的均衡價格和均衡交易量是多少?
(2)如果政府對砂糖每千克征稅1元,征稅后的均衡價格是多少?
27.已知生產函數為Q=L0.5K0.5,試證明:
(1)在長期生產中,該生產過程規模收益是不變的;b+c=0.5+0.5=1 ,1=1 故該 生產過程規模收益是不變的
(2)假定資本K不變,則生產要素L的邊際收益是遞減的。
28.大眾出租汽車公司的固定成本為每月100 000元,每輛出租汽車走1公里的變動成本為1元。大眾出租汽車的價格為每公里2元。試求:
(1)該公司出租車每月至少應走多少公里,才能做到不盈不虧?
(2)如果目標是每月利潤20 000元,出租車每月應走多少公里?
29.已知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單個廠商的短期成本函數為:STC=0.1Q3-2Q2+15Q+10,Q為廠商產量。當市場上產品價格P=55元時,試計算該廠商的短期均衡產量和利潤。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0.試分析商品需求的價格彈性與廠商銷售收入之間的關系。在何種情況下,薄利可以多銷?
如果富有彈性,提高價格將會導致收入減少;降低價格將會導致收入增加;
如果缺乏彈性,提高價格將會導致收入增加;降低價格將會導致收入減少;
如果單一彈性,價格變化不會影響收入。
商品富有價格彈性,薄利可以多銷。
31.試述企業兼并可能帶來的微觀經濟效益。
企業兼并帶來的微觀經濟效益是: ⒈用兼并的方法擴大生產規模,比用擴建的方 法有更多的優點。 (速度快、風險小、籌集 資金方便) ⒉改善企業的組織結構。 ⒊減少風險。 ⒋改變企業管理的落后狀況。 ⒌兼并可以使企業之間的生產要素得到補充。
2011年7月全國自考《管理經濟學:02628》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