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管理經濟學試題和答案詳解
課程代碼:0262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管理經濟學的理論支柱不包括(B)
A.邊際分析法 B.價格理論
C.機會成本原理 D.需求彈性理論
2.正常利潤(A)
A.是機會成本的一部分 B.是經濟利潤的一部分
C.不是經濟成本的一部分 D.與企業決策不相關
3.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變,下列哪種情況一定會使需求減少?(D)
A.收入增加,同時替代品的價格下降 B.收入減少,同時互補品的價格下降
C.收入增加,同時替代品的價格上漲 D.收入減少,同時互補品的價格上漲
4.一種產品的市場處于均衡狀態是指(C)
A.買和賣的量相等
B.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C.消費者想要購買的數量恰好等于供給者想要出售的數量
D.整個社會的總需求等于整個社會的總供給
5.可以采取薄利多銷政策的情況是(B)
A.價格彈性小于1時 B.價格彈性大于1時
C.收入彈性大于1時 D.任何時候都可以薄利多銷
6.對一個不吃豬肉的人來說,豬肉的需求量和牛肉價格之間的交叉彈性是(C)
A.非彈性 B.負值
C.0 D.彈性大小不一定
7.如果邊際收入大于邊際成本,那么減少產量就會(A)
A.使總利潤減少 B.使總利潤增加
C.對利潤無影響 D.使單位利潤不變
8.對投入要素之間不能完全替代的等產量曲線來說,只要在生產的合理階段,其邊際技術替代率(B)
A.總為負值,但不一定遞減 B.總為負值,其絕對值是遞減的
C.總為負值,它的值是遞減的 D.它的值是遞減的,但不一定為負值
9.假定生產一種產品的固定成本為1800元,產品價格為23元/件,變動成本為13元,要求利潤為600元,產量至少應達到(A)
A.240件 B.340件
C.460件 D.580件
10.當長期均衡時,完全競爭企業總是(C)
A.經濟利潤大于零 B.正常利潤為零
C.經濟利潤為零 D.經濟利潤小于零
11.在壟斷性競爭條件下,企業長期均衡時的條件是(B)
A.MR=MC B.P=AC和MR=MC
C.P=AC=MC D.P=MR=MC
12.在實行差別定價時,為使利潤最大,應當使(B)
A.每個市場的邊際成本相等
B.每個市場的邊際收入都等于產品的邊際成本
C.企業的邊際收入等于每個市場的邊際成本
D.各個市場的邊際收入之和等于產品的邊際成本
13.對一種新產品定價,應遵循的決策規則是(D)
A.銷售收入應足以補償新產品的增量成本和公司分攤下來的固定成本
B.銷售收入足以補償新產品的會計成本
C.新產品的利潤率應當與其他產品的利潤率大致相同
D.銷售收入至少應足以補償新產品的增量成本
14.下列各種行為中,不屬于投資性質的是(D)
A.培訓本企業職工 B.做廣告
C.買股票 D.買家具
15.投資方案甲頭三年的凈現金效益量分別為l00元、100元和100元,投資方案乙頭三年的現金效益量分別為80元、100元和120元。(D)
A.兩個方案的現值相等
B.甲方案現值大
C.乙方案現值大
D.必須作貼現計算,才能確定哪個方案現值大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6.需求曲線:是假定,除價格之外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反映需求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
17.價格彈性:是反映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它等于需求量變動率與價格變動率之比。
18.等產量曲線:是指在這條曲線上的各個點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種組合比例,但每一種組合比例的產量都是相等的。
19.增量成本: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決策而引起的總成本的變化。
20.自然狀態:是指將來可能存在的某種條件,它對策略是否成功會產生重大影響。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21.促進規模收益遞增的因素有哪些?
答:(1)工人可以專業化。(2)使用專門化的設備和較先進的技術。(3)其他因素。
22.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
答:(1)買者和賣者一樣多;(2)產品是同質的;(3)生產者進出這個行業是自由的;(4)企業和顧客對于市場信息是很靈通的。
23.企業定價的目標有哪幾種?
答::(1)以盈利為定價目標;(2)以擴大銷售作為定價目標;(3)以穩定價格為定價目標;(4)以應付競爭作為定價目標。
24.一般情況下投資建議分為哪幾類?
答:(1)擴大現有產品的生產規模;(2)設備更新或技術改造;(3)發展新產品;(4)其他。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5.假定某地區蘋果的需求和供給函數如下:
需求:QD=40 000-2 500P
供給:QS=-10 000+10 000P
問:均衡價格和均衡購銷量各是多少?
答:均衡時:QD=QS;所以40000-2500P=-10000+10000P。解得:P=4元。
代入QD=40 000-2 500P。解得Q=30000。
均衡價格是4.購銷量是30000.
26.某比薩餅店的需求方程為:P=50-5Q。
(1)在什么產量上,它的需求是單元彈性?
(2)在什么產量范圍內,它的需求為彈性需求?
(3)現在的需求量為8個單位,如果目標是增加總收入,是應該提價還是降價?為什么?
答:(1)Q=10-0.2P;EP=(△Q/△P)*P/Q=-0.2*((50-5Q)/Q)=1;解得Q=5。
(2)EP=-0.2*((50-5Q)/Q)>0.解得0<Q<5。
(3)當Q=8時;EP=-0.2*((50-5Q)/Q)=0.25
0.25<1.為非彈性需求。要增加收入需要提高價格。
27.南方公司所屬工廠的年生產能力為25 000件,有關銷售和成本的數據估計如下:
銷售額(20 000件,每件50元) 1 000 000元
制造成本:
其中:變動成本(包括材料、工資和變動間接費用) 40元/件
固定間接費用 30 000元
銷售和管理費用
其中:變動成本(含銷售傭金每件1元) 2元/件
固定成本 7 000元
現在該公司接到一張特殊的訂單,要求公司按每件45元的價格供貨4 000件。這筆訂貨不影響原來的正常銷售,它的單位產品銷售傭金只有原來的一半。南方公司應否承接這筆訂貨?
答:增量收入=4000*45=18000
增量成本=(40+2/2)4500=164000元。
貢獻:增量收入減去增量成本=18000-164000=16000元
可承接這筆訂貨。
28.某公司生產割草機,固定成本為每年500 000元,每年銷售1 000臺,這時的總變動成本為200 000元,企業的總投資為1 000 000元。如果價格定為1 000元,運用成本加成定價法,其目標投資回報率是多少?
答:平均成本(500000+200000)/1000=700元。
投資回報率為r。則700*(1+r)=1000;解得R=0.43。
29.某車間打算用數控車床更新舊的六角車床(假定舊車床殘值為零)。新車床價格為80 000元,設備更新后折舊費每年增加8 000元。預計更新后稅后利潤每年能增加12 000元。
(1)每年稅后凈現金效益量是多少?
(2)假定凈現金效益量在5年內不變,還假定第五年末新機器的余值為40 000元,企業的資金成本為15%,更新車床是否合算?
【總現值系數(15%,5)=3.352;現值系數(15%,5)=0.497】
答:(1)稅后凈現金效益量:8000+12000=20000元
(2)NPV=20000*總現值系數+40000*現值系數-80000=20000*3.352+40000*0.497-80000=6920元。此方案合算。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0.為什么利潤最大化原則MC=MR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可以表述為MC=P?
完全競爭條件下,每個廠商按照市場決定的價格能賣出愿意出賣的任何數量的產品,故單個廠商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即不管銷量如何變動,單位產品的價格始終不變,因此,MR恒等于固定不變的價格P,由于利潤最大化原則是MC=MR,而在此MR=P,所以利潤最大化原則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可表示為MC=P。
31.投資方案評價方法中的凈現值法和內部回報率法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答:(1)當評價單個投資方案或相互獨立的投資方案時,兩個投資評價方法結果一樣。
(2)當評價相互排斥的方案時,兩個評價方法的結果可能不一樣,這時采用凈現值法。
(3)內部回報率法是假設每年凈現金效益量是按內部回報率來貼現的,而凈現值法是按資金成本來貼現的。
(4)凈現值法比內部回報率法計算簡便。
(5)凈現值法更便于考慮風險。
2013年7月全國自考《管理經濟學:02628》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