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管理經濟學》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262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管理經濟學在研究企業的行為時,假定企業( A )
A.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長期目標 B.以收入為唯一目標
C.以社會責任為目標 D.利潤和社會責任并重
2.某單位原來生產產品A,利潤為10 000元,現在改生產產品B,所花材料費為18 000元,則生產產品B的機會成本為( B )
A.8 000元B.10 000元
C.18 000元D.28 000元
3.已知市場需求方程為QD=5 000-10P,市場供給方程為Qs=500+5P。則( A )
A.均衡價格為300元,均衡購銷量為2 000單位
B.均衡價格為100元,均衡購銷量為6 000單位
C.均衡價格為600元,均衡購銷量為4 000單位
D.均衡價格為900元,均衡購銷量為5 000單位
4.應該采取薄利多銷措施的是( D )
A.價格彈性小于1時B.價格彈性大于1時
C.收入彈性大于1時D.任何時候
5.一般情況下,下列哪種商品的收入彈性最大?( B )
A.大米B.黃金飾品
C.鹽D.食用油
6.當需求的收入彈性為負值時,則這種產品應為( A )
A.低檔品B.正常品
C.高檔品D.都有可能
7.在生產決策分析中,長期是指( B )
A.在這段時間里,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固定的
B.在這段時間里,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變的
C.在這段時間里,至少有一種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的
D.這段時間的長度至少等于或大于5年
8.增量成本是指( D )
A.產品的變動成本B.生產產品的會計成本支出
C.生產產品的材料、工資等的支出D.某項決策帶來的總成本的變化
9.在完全競爭市場中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條件是( D )
A.平均成本最低B.總收益最大
C.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D.邊際成本等于市場價格
10.如果一個壟斷廠商面對的產品需求彈性很小,它將( B )
A.降低價格,增加收益B.提高價格,增加收益
C.降低價格,降低成本D.降低價格,提高產量
11.一個企業的產品可以實行差別價格的原因是( A )
A.在分割的市場上有著不同的價格彈性
B.在每一個分割的市場上邊際成本都處于最低點
C.在每一個分割的市場上獲得的收益相同
D.在分割的市場上有不同數量的消費者
12.在一定貼現率檔次上,3年期的總現值系數( A )
A.等于第1年到第3年每年現值系數的總和
B.等于第1年現值系數的3倍
C.等于第1年到第3年每年現值系數的平均值
D.與每年現值系數之間無確定關系
13.橫向兼并是指兼并( A )
A.在同一產品市場上競爭的企業B.處于生產過程不同階段上的企業
C.在不同產品市場上競爭的企業D.A和C
14.在投資決策中,風險是指( C )
A.冒險的程度B.虧損的可能性
C.決策結果的變動性D.冒險的損失
15.如果一個投資方案的兩種可能結果和概率分別為-10和0.5,以及10和0.5。這一方案的標準差是多少?( A )
A.100B.14.14
C.10D.0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6.經濟利潤
答:經濟利潤是指銷售收入減去機會成本而得到利潤,經濟利潤可以作為企業經營決策的基礎。
17.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
答: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反映一種產品的需求量對另一相關產品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序,它等于一種產品的需求量變動率與另一種相關產品價格變動率之比。
18.寡頭壟斷
答:是指一種市場結構。在這種市場結構中,一個行業只有幾家企業生產和銷售了整個行業的極大部分產品,在這種市場里,競爭只是在這幾家大企業之間展開。
19.促銷定價策略
答:促銷定價策略是,為了達到促銷的目的,對產品暫時定低價,或暫時以不同的方式向顧客讓利,這種定價策略有很多形式,一種形式是招徠定價法,另一種是在一定期間按一定折扣減價出售某些產品,或向購買者贈送禮品,或采取有獎銷售的形式。
20.凈現金效益量
答:是指企業在經營中因決策引起的現金效益的增加量。它等于因決策引起的銷售收入的增加量減去因決策引起的經營費用的增加量。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21.簡述影響需求量的一般因素。
答:1、產品的價格;2、消費者的收入;3,相關產品的價格;4、消費者的愛好;5、廣告費用;6、消費者對未來價格變化的預期。
22.要使市場機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答:1、要有獨立的市場競爭主體;2、要建立競爭性的市場體系;3、建立宏觀調控體系和政府進行必要干預。
23.產品產量最優組合的線性規劃模型有哪些假設?
答:1)每種產品的單位產量利潤是已知的常數。(2)每種產品所使用的生產方法為已知,而且它們的規模收益不變。(3)企業能夠得到的投入要數的數量有限,而且已知。(4)企業的目標是謀求利潤最大。
24.在投資決策中,敏感性分析通常用于哪些方面?
答:1、確定投資方案對不同數據(變量)的敏感程度。2、測算為了保持方案的可取性,各有關數據的允許變動范圍。3、測算如果有關數據發生一定幅度的變動,對投資決策結果會產生什么影響。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寫出下列每小題的計算過程,否則只給結果分。
25.某產品的需求曲線為:Q=50-20P+0.4A+0.05I。式中,Q為需求量,P為價格,A為廣告費,I為人均收入。當P=100元,A=6 000元,I=9 500元時,試求:
(1)需求的價格彈性;
答:Q=925
價格彈性=需求量%/價格變動%=(-20)*100/925=-2.16
(2)需求的收入彈性。(保留兩位小數)
答:收入彈性=需求量%/收入變動%=0.05*(9500/925)=0.51
26.某市稅務局聘用高級會計師和初級會計師分別對公司和個人的稅單進行審計,高級會計師的年薪為31 200元,初級會計師則為18 200元。研究表明按照稅務局目前的狀況,再增加1名高級會計師來審計稅單,一年可增加稅收100 000元,而增加1名初級會計師,則一年只能增加稅收80 000元。
(1)如果稅務局的目標是在目前的預算支出條件下使稅收最大,問該局現在高級和初級會計師的組合是否已經達到最優?為什么?
答:MP高級/P高級=100000/31200=3.2
MP初級/P初級=80000/18200=4.40
因為3.2≠4.40,說明此時高有和初級會計師的組合不是最優。
(2)如果兩者組合目前不是最優,是增加高級會計師、減少初級會計師,還是相反?(保留兩位小數)
答:由于增加初級會計師的年薪支出每增加1元的邊際產量大于高級會計師(4.40>3.2),所以,應減少高級會計師,增加初級會計師。
27.東方航空公司有一個航班的飛機,過去一直在A地過夜,需付過夜費每天5 000元,今打算開辟一條去B地的新航線,晚上9點起程,次日早晨6點返回,單程需飛1小時,預計單程平均只有10名乘客,每人票價500元,但飛機在B地不需要過夜費。飛機的飛行成本為每小時6 000元。如果增加新航線,公司還要其分攤固定成本每小時3 000元。問:該飛機是在A地過夜,還是在A和B之間開一條新航線好?
答:增量收入 20*500=10000元
增量成本 6000+3000=9000元
貢獻=10000-9000=1000元
由于增加航班后可增加1000元收入,比飛機停在A地支付每天5000元的過夜費增加了東方航空公司的收入,所以可以開一條新航線。
28.已知某壟斷廠商的成本函數和需求函數分別為:TC=8Q+0.05Q2,P=20-0.05Q。求利潤最大化時的產量?此產量時的利潤為多少?
答:邊際成本 MC=8+0.1Q ,已知P=20-0.05Q,TR=P*Q=20Q-0.05Q2 ,MR=20-O.05Q,
當TR=MR時,利潤最大,得到Q=60,代入P=20-0.05Q,得P=17
TR-TC=360。
29.某企業的管理層考慮在產品甲和產品乙之間選擇一種產品生產,假定產品甲的期望現金流量效益為10 000元,標準差為2 500;產品乙的期望現金流量效益為15 000元,標準差為3 000。請問生產哪種產品風險較小?
答:甲產品的變差系數:V甲=2500/10000=0.25
乙產品的變差系數:V乙=3000/15000=0.2
V甲>V乙,所以乙產品的風險較小。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0.試述管理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答:管理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如何把傳統經濟學的理論和經濟分析方法應用于企業管理決策實踐的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一門資產階級的經濟學。是屬于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一般規律,是人類的共同財富。
管理經濟學要借用一些微觀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因此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第。管理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共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把企業作為研究對象,都研究企業的行為。為了研究企業的行為,它們都首先要對企業的目標做出假設,因為目標不同,企業的行為也就不同。但是除此之外,企業的行為還要受企業內外環境的影響。所以,無論是微觀經濟學還是管理經濟學除了根據假設的企業目標外,還要結合企業內外的環境來研究企業的行為。這是它們的共同點。
31.試述正確制定大公司內部中間產品轉移價格的意義,以及如何確定轉移價格
答:正確確定大公司內部中間產品的轉移價格的意義在于它能把分公司的利益和總公司的利益、分公司的目標和總公司的目標正確的結合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為實現總公司的總目標而努力。在中間產品具有外部市場的條件下,轉移價格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均應按其市場價格來確定,因為價格高于或低于市場價格都不會被雙方所接受。在中間產品沒有外部市場的條件下,在理論上轉移價格應當等于其邊際成本,但在實踐上可實行雙重價格定價。即一是按變動成本定價,以使后方分公司的決策能與總公司的決策保持一致;二是在各分公司之間合理分配利潤的基礎上定價,以求正確處理公司內部的分配關系,加強凝聚力,為共同實現公司的總目標而奮斗。
2012年4月全國自考《管理經濟學:02628》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