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id="gieu4"></dl><abbr id="gieu4"></abbr><abbr id="gieu4"><source id="gieu4"></source></abbr>
    
  • <abbr id="gieu4"></abbr>
  • <li id="gieu4"></li>
    <li id="gieu4"><dl id="gieu4"></dl></li>
    <rt id="gieu4"><acronym id="gieu4"></acronym></rt>
    ?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真題 > 文學類 > 中國文化概論 > 2009年10月全國自考《中國文化概論:00321》試題和答案

    2009年10月全國自考《中國文化概論:00321》試題和答案
    發(fā)布時間:2016年06月16日 來源:湖南大學自考辦
    全國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32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當一種現(xiàn)象以同樣的形式反復出現(xiàn)時,其中就含有規(guī)律性,成為某一時期、某一國家文化發(fā)展中帶有典型和標志作用的事情,這些現(xiàn)象稱為(  B  )緒論-7
    A.文化現(xiàn)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觀念
     
    2.盡管中國歷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數(shù),時間也不算短,但始終追求的政治觀念中的基調(diào)是(   B )1-20
    A.和睦  B.統(tǒng)一
    C.和平  D.友好
     
    3.古代中國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戰(zhàn)爭而是( D   )1-19
    A.威脅與恐嚇    B.和親與共存
    C.吞并與兼并    D.聯(lián)合與融會
     
    4.新石器時代結(jié)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續(xù)時間長達(  A  )2-34
    A.五六千年之久       B.四五千年之久
    C.三四千年之久       D.二三千年之久
     
    5.中國獨特的地理條件,制約著它的獨特文明形態(tài)和(  D ) 1-20
    A.文化體系 B.文化內(nèi)涵
    C.文化結(jié)構(gòu) D.文化方向
     
    6.周人極端重視的是(  B  )2-43
    A.漁業(yè)  B.農(nóng)業(yè)
    C.林業(yè)  D.手工業(yè)
     
    7.中國清一色農(nóng)耕形態(tài)的形成,實際上與幾千年來盛行的“重農(nóng)主義”是(  B  )2-44
    A.毫無關(guān)系 B.本末關(guān)系
    C.交叉關(guān)系 D.大有關(guān)系
     
    8.建國之初編造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的朝代是(  C  )3-109
    A.宋      B.元
    C.明      D.清
     
    9.中國歷史上,南方把定期貿(mào)易的場所稱作(  D  )3-117
    A.市      B.集
    C.廟市  D.墟
     
    10.《周禮• 地官• 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為五等,下列選項中從小到大排列正確的
    是(  C  )3-140
    A.徑、涂、畛、道、路  B.徑、畛、涂、路、道
    C.徑、畛、涂、道、路  D.畛、涂、徑、路、道
     
    11.七巧板可以闡明若干重要的(   B )3-154
    A.運算法則 B.幾何原理
    C.力學原理 D.代數(shù)理論
     
    12.下列有關(guān)制度文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4-159
    A.它是人們創(chuàng)制出來的一種無序化體系  B.它是物質(zhì)文化與精神文化的中介
    C.它是物質(zhì)文化的反映形式 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態(tài)
     
    13.下列有關(guān)“皇帝”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4-164
    A.始皇帝是秦政       B.天子自稱“朕”
    C命令稱為“制”或“詔” D.總攬?zhí)煜麓髾?quán)
     
    14.秦朝的中央“三公”是(  B  )2-53
    A.太師、太傅、太保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尚書、中書、門下      D.太尉、太常、太仆
     
    15.學術(shù)界一般認為科舉制度創(chuàng)立的年代是(  C  )4-172
    A.開皇三年(583)       B.開皇十八年(598)
    C.大業(yè)三年(607)       D.大業(yè)五年(609)
     
    16.傳說,制定婚姻“六禮”的人是(   C )4-196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公  D.孔子
     
    17.下列文獻記載,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類比思維模式的是(   D )5-218
    A.“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B.“上下與天地同流”
    C.“圣人抱一以為天下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壁”
     
    18.“天人合一”的觀念起源于(  C  )5-224
    A.夏      B.商
    C.西周  D.漢代
     
    19.從殷墟卜辭來看,殷商時期已完成了對天上最高權(quán)威神的創(chuàng)造,這種神叫(   C    )5-233
    A.日神  B.月神
    C.上帝  D.星神
     
    20.周代,人們四時祭祀祖先,冬祭叫( D   )5-235
    A.礿      B.禘
    C.嘗      D.蒸
     
    21.在傳統(tǒng)倫理道德規(guī)范方面,提出“三綱五常”的是(  D  )4-179
    A.周公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22.有共同來源的諸語言的總稱是( D   )6-291
    A.語族  B.語群
    C.語支  D.語系
     
    23.越南仿照漢字創(chuàng)造的文字是( C   )6-298
    A.假名  B.諺文
    C.字喃  D.漢字
     
    24.認為中國近代社會與思想文化演變的框架問題表現(xiàn)了一種特殊的二律背反運動的學者是( B   )7-337
    A.陳寅恪     B.錢穆
    C.陳獨秀     D.胡適
     
    25.現(xiàn)代新儒學的鼎盛時期是在20世紀的( B   )7-352
    A.四五十年代    B.五六十年代
    C.六七十年代    D.七八十年代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下列關(guān)于“文”字的說法正確的有(   ABCE   )緒論-3
    A.“文”的本義是“錯畫”,即花紋
    B.“文”引申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養(yǎng)
    C.“文”在政治領(lǐng)域里,引申為“文治教化”
    D.“文”字還有“演化”和“分化”的含義
    E.中國古代對“文”的認識還反映在對天文和人文的區(qū)分
     
    27.在先秦時期的區(qū)域文化中,源于南楚的包括(  AD    )1-26
    A.道家文化 B.儒家文化
    C.法家文化 D.楚辭文學
    E.雜家文化
     
    28.老子說“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則需要(  AB    )2-46
    A.“治心” B.“清虛自守,卑弱自持”
    C.“為物不貳”       D.“生物不測”
    E.“潛心靜氣”
     
    29.下列選項中,體現(xiàn)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指導思想這一文化特色的有( BCD )4-179
    A.天人合一,觀物比德
    B.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禮教指導立法、司法
    C.以德為主,德刑并用
    D.引經(jīng)斷獄,引經(jīng)注律
    E.以《道德經(jīng)》作為斷獄依據(jù)
     
    30.以下選項屬誕生禮俗的有(   AC   )4-204
    A.催生禮     B.洗三
    C.滿月禮     D.百日禮
    E.抓周禮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
     
    31.狹義文化 緒論-5
    答:
    (1)狹義文化不但以人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動為中心;
    (2)狹義文化關(guān)注的是經(jīng)歷史傳承累積凝聚的共有的、成體系的人文精神;
    (3)狹義文化關(guān)注的不僅是全人類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階層、集團人文精神的特點。
     
    32.《阿房宮賦》1-32
    答:
    (1)杜牧的作品,其中“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描寫了 林木的濫砍濫伐,在北方造成的災難性后果更加嚴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統(tǒng)治者太喜歡大興土木;
    (2)《阿房宮賦》運用夸張的描寫表現(xiàn)了歷史上砍伐林木帶來的惡果,對后世有指導意義。
    33.分封制2-42
     
    答:
    (1)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貴族和異姓親信賜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家,史稱封建,所形成的社會制度,就是分封制;
    (2)分封制的實施主要在周初,以后陸續(xù)也有,一直到晚期的宣王朝;
    (3)分封的目的是捍衛(wèi)周家的天下,分封下的國家大小不同、等級各異。
     
    34.什伍里甲制度4-167
    答:
    (1)什伍里甲制度是專制時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層的組織形式;
    (2)后代里甲制即由此發(fā)展而來,并長期成為國家基層社會的人身控制形式;
    (3)國家通過這樣的人身控制,這不僅保證了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也使帝國的賦稅、徭役、兵役政策落到了實處。
     
    35.仁愛孝悌5-247
    答:
    (1)仁愛孝悌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中極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華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
    (2)在仁的豐富道德內(nèi)涵中,其核心是愛人。
    (3)與中國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結(jié)構(gòu)相適應,儒家的仁愛思想呈現(xiàn)出由己推人、由內(nèi)而外、由近及遠的特點。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中國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勢”。1-15
    答:
    (1)山西高原的北部與蒙古高原相接,這個地區(qū)是內(nèi)遷的北方民族進入中原地區(qū)的要路;
    (2)太行山脈中某些斷裂處,又可以直通華北地區(qū)。
     
    37.簡述中國文化基本規(guī)模形成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2-34
    答:
    (1)中國人自具特色的生活理想、社會觀念及思想法則等等已經(jīng)生成,并已形成相當穩(wěn)定的觀念體系,對后代施以深刻影響;
    (2)在每一次中國發(fā)展和突破中,人們都能找到先秦文化的作用;
    (3)先秦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源泉。
     
    38.簡述我國古代行會的主要管理方式。3-122
    答;
    (1)祖師崇拜。舊時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師;
    (2)師徒傳承。手工行業(yè)的技術(shù)傳承是在師傅和徒弟之間進行的,徒弟入行、出行、拜師、出師,都有一套行規(guī),不可逾越;
    (3)行業(yè)禁忌。傳統(tǒng)手工業(yè)有許多行業(yè)忌諱,反映了過去手工業(yè)生存艱難的另一面。
     
    39.簡述科舉制的歷史地位。4-178
    答:
    (1)科舉制在中國古代曾經(jīng)是一先進的選官制度,它為中國文官體制的建立與維持作出了重要貢獻。
    (2)科舉考試的平等原則擴大了政權(quán)的社會基礎,從而保證了統(tǒng)一帝國的長期穩(wěn)定。
    (3)科舉制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是為專制王權(quán)服務的制度,科舉制的發(fā)展過程,即是人才選拔權(quán)力向帝王手中集中的過程。
     
    40.簡述近代中國文化變革的歷程。7-337
    答:
    從器物(物質(zhì))層面的文化變革,進入制度層面的文化變革,最后進入文化變革的核心——精神(價值觀念)層面的文化變革。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論述居住建筑的文化含義。3-126
    答:
    (1)居住方式。居住方式的選擇與自然條件有直接關(guān)系;
    (2)居住建筑格局。中國是長期的農(nóng)業(yè)社會,從西同時代起,就形成了前院后屋或前園后室的居室風格,既方便生活,也方便生產(chǎn);
    (3)居住儀式。在中圉傳統(tǒng)社會中,居室的文化含義從蓋房起就顯露出來了。
     
    42.試述《禮記•大學》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標和八個步驟。5-257
    答:
    (1)第一個目標要使人的“明德”發(fā)揚光大。這實際上就是要求人們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使自己始終保持向善之心。
    (2)第二個目標是“親民”,人不僅自身要保持向善之心,而且還要將這種向善之心推廣開來,去親愛廣大的民眾;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儒家所倡導的仁政思想。
    (3)第三個目標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要達到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這是儒家對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標。
    (4)八大步驟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009年10月全國自考《中國文化概論:00321》試題和答案:免費下載(word文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性猛交╳xxx乱大交|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777奇米四色|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精品入口91| 亚洲最大视频网站| 香蕉久久成人网|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2019中文字幕 | 男Ji大巴进入女人的视频| 嫩草影院在线播放| 优优里番acg※里番acg绅士黑| www.天天操.com| 波多野结衣系列电影在线观看| 在地铁车上弄到高c了| 亚洲欧美另类一区| 老汉色av影院| 日韩小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免费视频| 中文japanese在线播放| 粉嫩小仙女扒开双腿自慰| 大胸年轻的搜子4理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99|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区精选网址| 饭冈佳奈子gif福利动态图|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女人图片|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柳岩老师好紧好爽再浪一点| 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野花视频www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