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id="gieu4"></dl><abbr id="gieu4"></abbr><abbr id="gieu4"><source id="gieu4"></source></abbr>
    
  • <abbr id="gieu4"></abbr>
  • <li id="gieu4"></li>
    <li id="gieu4"><dl id="gieu4"></dl></li>
    <rt id="gieu4"><acronym id="gieu4"></acronym></rt>
    ?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真題 > 文學類 > 中國文化概論 > 2013年10月全國自考《中國文化概論:00321》試題和答案

    2013年10月全國自考《中國文化概論:00321》試題和答案
    發布時間:2016年06月16日 來源:湖南大學自考辦

    絕密★考試結束前
     

    全國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321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學界把一些不屬于狹義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稱為(A)0-6
    A.文化內涵 B.文化現象
    C.文化事象 D.文化產品
    2.從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屬于中國氣候變遷中的寒暖交錯期。這個寒暖交錯
    期上起西周,下迄(D)1-17
    A.秦末 B.兩漢
    C.唐末 D.明初
    3.在二十四正史中,較為全面地描繪秦漢時期各地區域文化特色的是在太史公司馬遷《史
    記》一書中的(C)1-26
    A.《滑稽列傳》 B.《秦始皇本紀》
    C.《貨殖列傳》 D.《游俠列傳》
    4.中國歷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數,時間也不算短,但始終追求的政治觀念基調是(B)1-20
    A.和睦 B.統一
    C.和平 D.友好
    5.新石器時代結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續時間長達(A)2-34
    A.五六千年之久 B.四五千年之久
    C.三四千年之久 D.二三千年之久
    6.周人極端重視的是(B)2-43
    A.漁業 B.農業
    C.林業 D.手工業
    7.《古代社會》的作者是(D)2-36
    A.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摩爾根
    8.中國古代普遍使用鐵器是在(C)3-116
    A.夏代 B.商周時期
    C.春秋戰國時期 D.秦漢時期
    9.南方把定期貿易的場所稱作(D)3-117
    A.市 B.集
    C.廟市 D.墟
    10.《周禮•地官•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為五等,下列選項中,從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B)3-140
    A.徑、涂、畛、道、路 B.徑、畛、涂、路、道
    C.徑、畛、涂、道、路 D.畛、涂、徑、路、道
    11.在我國手工行業傳說中,發明了指南車和樂器的人是(A)3-121
    A.黃帝 B.伏羲
    C.后稷 D.魯班
    12.中國傳統政治制度的鮮明特點是(A)4-159
    A.倫理政治 B.強權政治
    C.議會政治 D.民主政治
    13.君主專制制度脫胎于原始社會(C)4-162
    A.前期的禪讓制 B.前期的母權制
    C.后期的父權制 D.后期的禪讓制
    14.科舉考試以考試為主要標準,其考試的主要形式是(C)4-175
    A.口試 B.策問
    C.筆試 D.殿試
    15.漢代實行的選官制度是(D)4-176
    A.分封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16.風、云、雷、雨神的祭祀,屬于古代的(A)4-192
    A.天神祭祀 B.地神祭祀
    C.人神祭祀 D.四時祭祀
    17.倫理道德、教育思想、審美意識等方面屬于(D)5-213
    A.物質文化 B.生產生活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18.《易•系辭上》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兇吉生矣。”這句話體現出的中國傳統思維模式是(B)5-216
    A.整體思維 B.類比思維
    C.辯證思維 D.抽象思維
    19.道教煉丹術,推動了古代化學制藥技術的發展,創立道教丹鼎一系的葛洪,其所著名著為(C)5-238
    A.《正一經》 B.《千金要方》
    C.《抱樸子》 D.《效驗方》
    20.北魏時期,創立“北天師道”,使道教由民間宗教變為官方宗教的道士是(D)5-237
    A.張道陵 B.張魯
    C.丘處機 D.寇謙之
    21.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唐代著名詩人是(C)5-273
    A.李白 B.劉禹錫
    C.王維 D.杜牧
    22.普通話的標準是(B)6-289
    A.上海語音 B.北京語音
    C.北方語音 D.南方語音
    23.《中國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C)6-308
    A.趙元任 B.章炳麟
    C.瞿秋白 D.錢玄同
    24.中國文化與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規模交流與融合是(A)7-329
    A.佛教的傳入 B.伊斯蘭教的傳入
    C.基督教的傳入 D.猶太教的傳入
    25.現代新儒家的鼎盛時期是(C)7-352
    A.20世紀30年代 B.20世紀40年代
    C.20世紀50、60年代 D.20世紀80年代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O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26.中國文化又稱(ACD)0-9
    A.中華文化 B.漢文化
    C.華夏文化 D.炎黃文化
    E.民族文化
    27.桐城人以文章揚名,其中的代表人物有(CD)1-25
    A.黃宗羲 B.戴震
    C.方苞 D.姚鼐
    E.章學誠
    28.下列選項中,體現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以及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指導思想這一文化特色的包括(BCD)4-179
    A.天人合一,觀物比德 
    B.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禮教指導立法、司法
    C.以德為主,德刑并用 
    D.引經斷獄,引經注律
    E.以《道德經》作為斷獄依據
    29.中國古代建筑表現出的顯著特點有(ABDE)5-275-276
    A.結構上以木結構為主 B.布局上左右對稱
    C.外觀的多樣性 D.強烈的人文性
    E.在建筑物中寄寓著濃厚的思想觀念
    30.下列哪些屬于與漢字有關的民俗事象(ABCD)6-323
    A.對聯 B.字謎
    C.預言 D.姓名
    E.敬惜字紙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民族文化0-9
    答: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異與特色是劃分民族的標志之一。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立的文化,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發展的歷史。“由于歷史發展條件和文化本身的結構、功能等方面的特點,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發展中,在這一或那一歷史時期,相對而言,有比較昌盛、發達、普及的;也有昌盛、發達、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不會因此而喪失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32.《阿房宮賦》1-32
    答:
    (1)杜牧的作品,其中“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描寫了林木的濫砍濫伐,在北方造成的災難性后果更加嚴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統治者太喜歡大興土木;
    (2)《阿房宮賦》運用夸張的描寫表現了歷史上砍伐林木帶來的惡果,對后世有指導意義。

    33.什伍里甲制度4-167
    答:
    (1)什伍里甲制度是專制時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層的組織形式;
    (2)后代里甲制即由此發展而來,并長期成為國家基層社會的人身控制形式;
    (3)國家通過這樣的人身控制,這不僅保證了社會秩序的穩定,也使帝國的賦稅、徭役、兵役政策落到了實處。

    34.仁愛孝悌5-247
    答:
    (1)仁愛孝悌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極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華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
    (2)在仁的豐富道德內涵中,其核心是愛人。
    (3)與中國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結構相適應,儒家的仁愛思想呈現出由己推人、由內而外、由近及遠的特點。

    35.“儒學文化圈”7-343
    答:
    20世紀60年代中期,日本和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迅速崛起,引起世界矚目。這些國家和地區均屬“儒學文化圈”范圍,歷史上在思想文化、價值觀念、政治倫理、社會風俗、生活方式等方面,無不深受中國本土儒家文化的影響,臺灣、香港更是中國的領土。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中國稻作農業未在嶺南形成的原因。1-23
    答:
    中國是稻作農業的故鄉,然而稻作農業卻起源于長江中下游,而不是原始秈稻資源更加豐富的嶺南地區。為什么?專家指出,
    (1)這是因為嶺南秈稻生長四季不缺,那里的原始居民沒有改良秈稻品種的必要。倒是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秈稻的生長是有季節的,人們必須儲備糧食才能過冬,在提高產量的要求下,秈稻才得以改良。
    (2)這說明,自然條件優越到“不勞而獲”的地步,不利于文化的創造。當然,自然條件太惡劣也不利于文化的創造。
    (3)西方有史學家曾提出自然的“挑戰”是人類文明產生的原因,看來不是沒有道理的。中國古代文明國家最早在黃河中下游興起,也就不難理解了。

    37.簡述“家天下”的政權模式。4-168
    答:
    宗法制度原則的本質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舊家族的代興與衰亡。
    (1)秦始皇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對宗法血緣關系進行強力破壞,但是他并沒有擺脫宗法關系的控制,他自命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孫世代傳襲皇位。
    (2)(《史記•秦始皇本紀》)秦二世滅亡之后,代之而起的是劉姓的漢家天下,布衣劉邦一旦成為帝王,就將天下視為私產,他與臣僚約定,“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3)在皇位繼承上,歷代帝王大多遵循嫡長子繼承制的宗法原則。歷史上雖然不乏非嫡傳子孫繼承皇位的事例,但他們沒有越出血親的宗法范圍,他們只是對嫡長子繼承制的補充。
    (4)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傳統社會的政治理想,齊家與治國并稱,人們能夠將齊家術轉換為治國策,說明家國一體的互通性質。

    38.簡述中國畫的主要特點。5-274
    答:
    中國畫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中國畫不要求形象逼真,而強調傳神達意。
    (2)以墨線為造型的主要手段。
    (3)與詩、書、印密切配合。

    39.簡述漢語在世界語言中的地位。6-293
    答:
    與世界上的其他語言類型相比,漢語具有自己的特點。
    (1)按詞的構造特點來看,漢語的詞用在句子里時,沒有表示語法關系的詞形變化。按句法結構的表達方式來看,漢語不通過詞的形態變化表示語法關系,而是借助于虛詞和詞序來表示詞與詞的語法關系。
    (2)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古代漢語有“平、上、去、入”四聲,現代漢語普通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聲調是漢語構詞的一種手段。
    (3)從音義對應的角度來看,漢語的特點是一個音節對應于多個詞(語素)。因為多詞同音,所以單憑語音會發生理解的歧義,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單憑聽到的語音無法領會語義。

    40.新中國建立后,為促進民族語文工作順利進行采取了哪些措施?6-293
    答:
    新中國建立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規政策以保障各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合法權利,并采取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民族語文工作的順利進行,比如:
    (1)開展大規模的少數民族語言調查,并為一些少數民族創制、改革文字;
    (2)不斷擴大民族自治機關使用民族語言文字的自治權;
    (3)在民族地區的學校,凡有本民族通用語言文字的地方,大都實行雙語教學;
    (4)在中央和各民族地區,廣泛建立民族文字的出版、翻譯機構,建立民族語言廣播電臺、電視臺;
    (5)大力培養少數民族語文人才。
    這些尊重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政策和措施對于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和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具有重要意義,也仍是今后民族語文工作的方向。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O分,共20分)

    41.試述秦漢王朝政治的新格局。2-53
    答:
    (1)郡縣制的建立。
    從秦朝建立到漢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經歷了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反復。經過漢武帝一番切實的削弱政策的實施,郡縣制作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終得到確立。政治大一統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2)中央集權制。
    秦朝為中央集權制奠定了規模。最高權力者稱皇帝,表示他的地位與上天同尊。皇帝之下是所謂的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官員選拔的文化標準。
    兩漢選官方式多種多樣,最重要的有察舉、征辟、考試等方法。察舉就是選舉,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官員人才的制度。

    42.試述中醫藥學的腹臟、經脈、針灸等學說與民族文化的關系。3-156
    答:
    中醫藥學的腹臟、經脈、針灸等學說與民族文化的關系有:
    一、腑臟學說
    1、這一學說的核心是“臟象之說”,即認為五臟六腑長在體內,但其形象和功能卻表現于外。腑臟在中醫學里,不是一個單純的生理解剖概念,更重要的是一個傳統文化概念。它的思想來源,是陰陽五行學說。
    2、在這一體系中,把五行觀念與人體器官相配屬,分列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將它們的內性外象聯系在一起考察,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器官與內臟之間的某種聯系和根據臨床經驗進行辨證施治。它在祖國醫學幾千年的實踐中取得了實證效果。
    二、經脈學說
    1、經脈學說惟見于中國的傳統醫學理論,而不見于世界其他國家的古代醫學。它是中醫基礎理論的另一支柱。這一學說把人的生理系統看做是一個如環無端的循環圈,其中有人體器官的配屬關系,人體與外界的天人配合關系,人體中的氣結、聚、散與筋肉的關系等,并將其付諸臨床應用。
    2、這一學說對于中醫學的長期臨床實踐,確實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它強調人體的外表、肌肉與內臟的密不可分的聯系,強調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辯證關系,并以此為依據,進行診斷和治療,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觀念和事物聯系發展的觀念是相一致的。
    三、針灸學說
    針灸是針刺與灸法的合稱,它的出現是對經脈學說直接應用的結果。
    1、按照針灸學說,只要確定了某種病癥屬于某一經脈,即可直接施治,其要點是辯證解決人體健康中的“阻滯”與“疏通”的矛盾關系。這既是一種治療方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思維方法。
    2、許多人認為,中國傳統醫學可以分為兩大體系,即以神農——草藥為脈絡的藥物學治療體系,和以黃帝、伏羲——針砭為脈絡的針灸學治療體系,便是從醫學史和文化史兩方面加以綜合得出的。針灸學說是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的一種創造,現已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地。



    2013年10月全國自考《中國文化概論:00321》試題和答案:免費下載(word文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产精品_国产精品毛片| 好男人社区神马在线观看www| 众多明星短篇乱淫小说| 69av在线视频| 护士的小嫩嫩好紧好爽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国产网站|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另类第一页|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91丨九色丨蝌蚪3p| 新婚熄与翁公试婚小说|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毛片高清视频在线看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高清粉嫩无套内谢2020| 在线观看国产精成人品| 久久久本网站受美利坚法律保护| 波多野结衣57分钟办公室|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999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日本SM极度另类视频|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让男人捅爽| 国产极品麻豆91在线| n男同时一女的h文4p|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美国农夫激情在线综合|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热99精品只有里视频最新| 国产乱子伦真实china| 18videosex日本vesvvnn| 好妈妈5高清中字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