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勞動法》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16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作為勞動者賴以生存的權利,并在下列各項勞動權利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C)
A.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權
B.休息休假權
C.勞動就業權
D.獲得報酬權
2.勞動法律關系的核心和實質是( B)
A.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
B.勞動法律關系的內容
C.勞動法律關系的客體
D.勞動法律事實
3.下列關于勞動就業服務的表述不正確的是(D )
A.就業服務的內容包括失業登記、職業指導、生產自救、就業訓練等
B.就業服務的對象包括有勞動力供給愿望的各種勞動者及需求勞動力的各種用人單位
C.提供就業服務是政府的職責和義務
D.享受就業服務是每個公民的權利
4.甲公司在新建化工生產線投入生產的過程中,其下列行為符合《勞動法》規定的是 (B )
A.試運行期間,從事特種作業的操作員已經接受了專門培訓,但未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B.安排女技術員參加公司技術攻關小組并到位于地下的設備室進行檢測
C.安排懷孕的女職工在新生產線上從事夜間勞動
D.在防止有毒氣體泄漏的預警裝置調試完成之前,將生產線投入生產和使用
5.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期限是自用工之日起(C )
A.十天內
B.十五天內
C.一個月內
D.一年內
6.下列情形中用人單位無須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是(D )
A.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但降低勞動合同約定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
B.勞動合同經合同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的
C.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的
D.勞動者以住所距離工作單位過遠為由而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
7.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勞動法規是1802年的《學徒健康與道德法》,制定該法的國家是(A )
A.英國
B.美國
C.德國
D.法國
8.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在經濟性裁員中下列人員可以被裁減的是( A)
A.管理層人員、技術骨干和勞動模范
B.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員工
C.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女職工
D.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員工
9.在勞動法律關系體現的意志因素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是(D )
A.當事人意志
B.勞動者意志
C.用人單位意志
D.國家意志
10.下列關于試用期規定的表述中,錯誤的是(D )
A.約定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B.在試用期內,勞動者可隨時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C.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D.是否約定試用期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
11.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安排李某中秋節工作,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的工資報酬不低于工資的比例是(D )
A.100%
B.150%
C.200%
D.300%
12.用人單位可以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并須報縣級以上的勞動行政部門批準的情形是( C)
A.某私人餐館招用勤雜工
B.某國有企業招用電工
C.某俱樂部招用體操運動員
D.某職業介紹所招用職員
13.關于綜合計算工時的表述中,正確的是(A)
A.綜合計算工時需勞動部門批準
B.適用于一般勞動者
C.總實際工作時間不固定
D.節假日安排工作不屬于加班
14.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三方代表組成,下列不屬于三方代表的是(D)
A.同級工會的代表
B.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
C.政府綜合部門代表
D.勞動行政主管部門代表
15.根據勞動法的規定,下列費用或收入中可以作為最低工資組成部分的是(D )
A.用人單位依法為勞動者交納的社會保險費用
B.加班加點工資
C.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D.帶薪年休假期間的工資
16.下列關于勞動仲裁時效的表述,錯誤的是(D )
A.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B.仲裁時效期間有中斷和中止情形
C.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D.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時效期間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 不限制日期
17. 2008年5月17日,職工郭某因為患病期間的工資支付問題與公司發生了糾紛,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正確的處理方式是(A)
A.該爭議符合勞動爭議仲裁的受理條件,予以受理
B.該爭議即使已超過申請仲裁的時效,也應受理
C.因工資支付問題發生的爭議應直接向法院起訴,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D.若該爭議經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達成協議,則應不予受理
18.下列關于勞動爭議處理中適用調解的表述,錯誤的是(B)
A.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發生法律效力
B.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
C.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D.調解原則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基本原則
19.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其處理程序為(B )
A.由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B.由勞動行政部門協調處理
C.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仲裁
D.由法院適用訴訟程序處理
20.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的,除了責令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外,還可責令支付( A)
A.賠償金
B.違約金
C.滯納金
D.罰金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情形簽訂的勞動合同,可以認定無效或部分無效的有(ABC )
A.用人單位甲與勞動者乙簽訂勞動合同,為期一年,工作內容是運送假鈔
B.用人單位甲與勞動者乙約定,社會保險由勞動者自行繳納
C.用人單位甲與勞動者乙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缺少勞動保護條款
D.用人單位甲與勞動者乙簽訂的勞動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
22.根據法律規定,勞動監察機構及勞動監察員享有的權利有(ABC )
A.檢查權
B.建議權
C.處分權
D.任免權
23.用人單位可以代扣或扣除勞動者工資的情況有(ABC )
A.用人單位代扣應由職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B.用人單位代扣應由職工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C.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扶養費、贍養費
D.應債權人的請求代扣欠款
24.下列情形中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也不存在經濟補償的有(ABD)
A.小王在試用期內遲到早退,不符合錄用條件
B.小李因盜竊被判刑
C.小張在外出執行任務時負傷,失去左腿
D.小吳下班時間酗酒摔傷住院,出院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拒不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5.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以下做法符合法律規定的有(AD )
A.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后解除
B.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解除勞動合同
C.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解除
D.無須提前通知,可以即行解除
26.下列關于勞務派遣的表述錯誤的有(BCD)
A.勞務派遣單位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五十萬元
B.勞務派遣單位可以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C.用人單位可以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派遣勞動者
D.勞務派遣單位可以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勞動者
27.企業負責人接到重傷事故報告后,應報告的部門是( AB)
A.企業主管部門
B.企業所在地勞動部門
C.企業所在地人民檢察院
D.企業所在地人民法院
28.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職工患職業病應當享受的待遇有( AB)
A.醫療待遇
B.療養待遇
C.調換工作崗位
D.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
29.某市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000元,因此用人單位對下列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得提起訴訟的是(ACD )
A.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1萬元
B.用人單位補發勞動者年終獎2萬元
C.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傷醫療費0.8萬元
D.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補繳社會保險0.2萬元
30.下列關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說法,正確的有(BCD )
A.非全日制用工可以約定試用期
B.非全日制用工可以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C.終止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D.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15日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32.勞動安全法
是指國家為了防止勞動者在生產和工作過程中的傷亡事故,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生產設備遭到破壞而制定的各種法律規范。
33.工資
也稱薪金,使勞動者履行勞動合同當中勞動義務,用人單位依法定或是約定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34.養老保險
又稱“年金保險”,是指勞動者因年老或病殘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后,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補償和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6.簡述勞動爭議處理的原則。
1.調解原則
2合法原則
3公正原則
4及時處理原則
5三方原則
37.簡述工傷保險的特點。
⑴對象是勞動者。
⑵責任具有賠償性。
⑶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
⑷勞動者不繳費,由用人單位負擔。
⑸待遇相對較高
五、論述題(本大題15分)
38.試述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
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同屬于勞動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協調勞動關系的方法和手段,在協調穩定勞動關系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二者之間也存在著區別:
(1)主體不同。集體合同主體比勞動合同主體廣泛。
(2)內容不同。集體合同所約定的條件是涉及所有勞動者的一般勞動條件、生活待遇、集體談判的程序及民主管理的方式等;而勞動合同則僅涉及個別勞動者的特殊勞動條件。
(3)目的不同。集體合同的目的是通過工會或者勞動者代表與用人單位談判,平衡個體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力量,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協調、穩定勞動關系;而勞動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4)適用范圍不同。集體合同適用于簽訂集體合同的工會或勞動者代表所代表的全體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而勞動合同則是用于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個人和用人單位。
(5)效力不同。集體合同的效力高于勞動合同。
(6)形式要件不同。簽訂集體合同需要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必須采用書面形式,并報勞動行政部門批準;而勞動合同只需勞動者個人與用人單位協商簽訂,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但法律不排除口頭形式的勞動合同,同時對事實勞動關系進行保護。
(7)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集體合同糾紛多為集體爭議,且涉及范圍較廣,各國一般采取政府協同勞資各方協調處理的方式;而勞動合同爭議則采用普通勞動爭議的處理方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
39.2008年1月,甲公司聘請王某擔任推銷員。雙方簽訂勞動合同,約定:王某完成勞動定額,每月基本工資1000元,超額部分按40%提成。若完不成任務,可由公司扣減工資。該勞動合同簽訂后,王某總是超額完成任務。但2008年8月,由于王某懷孕,身體健康狀況欠佳,未能完成勞動定額。為此,公司按合同約定扣發其工資,每月只發生活費700元,低于當地每月820元的最低工資標準。其后,王某又有兩個月均未能完成勞動定額。因此,2008年11月3日,甲公司作出決定,解除與王某的勞動合同。
試分析以下問題:
(1)甲公司扣發工資是否正確?理由是什么?
正確但是存在問題,根據合同的規定完不成工作任務,可由公司扣減工資,但剪完工資不能低于當地月平均工資。
(2)甲公司決定解除勞動合同是否合法?為什么?
不合法,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42條,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合同。
(3)若王某不服,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的最后時間是哪一天?為什么?
最后時間為2009年11月2日。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7條規定,此訴訟的時效為1年。
40.馬某于2008年7月12日在某市人才網上看到甲貿易公司的招聘信息,后成功應聘進入這家公司,入職后一直擔任銷售部經理一職,每月基本工資2500元。另外,馬某還可以獲得餐貼、房貼等各種津貼、補貼。自從馬某入職后,雙方一直未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馬某工作到2009年3月9日離職。離職時,馬某向甲公司要求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遭到拒絕。
(1)如果馬某選擇到人民法院起訴,法院應否受理?為什么?
不受理,應該先去勞動爭議處理機構辦理處理手續。
(2)如果勞動爭議處理機構受理該案,則馬某要求公司支付雙倍工資的權利請求應否得到支持?為什么?
應該給與支持,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82條規定,勞動者可以提出這項要求,用人單位應當據此支持。
(3)若馬某在自己的手機中設定了“不接、不接、就不接、氣死你”的彩鈴,曾受到領導多次批評和客戶投訴,并為此導致公司失去一個重要客戶的訂單,價值500萬元。公司以馬某嚴重違反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給企業造成嚴重損失為由,解除與馬某的勞動合同。如果認定該公司解除勞動合同行為合法,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1要證明單位規章制度合法、
單位規章制度的內容合法,不與法律法規相抵觸,并具有合理性。
單位規章制度的制定和應用程序合法。
2要證明馬某嚴重違反規章制度,并給用人單位造成嚴重利益損失。要有人證,物證等證明。
2010年7月全國自考《勞動法:00167》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