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國際企業管理》試題和答案
課程代碼:00148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壟斷優勢理論的提出者是
A.鄧寧
B.海默
C.巴克萊和卡森
D.弗農
2.國際生產折衷理論認為,一個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優勢,即所有權特定優勢、內部化特定優勢和
A.技術特定優勢
B.金融與貨幣優勢
C.區位特定優勢
D.企業規模優勢
3.兩個或兩以上的國家完全取消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建立對非成員國的統一關稅,在實現貨物自由移動的同時,還實現生產要素自由移動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類型是
A.自由貿易區
B.關稅同盟
C.共同市場
D.經濟同盟
4.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杜爾干說:“沒有人強迫我非得同本國人說法語或非得使用合法貨幣不可,但我卻不可能有其它的選擇。”這句話說的是
A.文化差異
B.文化沖突
C.直接文化強制
D.間接文化強制
5.一般來說,下列政治體制中政策法規透明度較低、政策穩定性較差的是
A.集權制
B.君主立憲制
C.代議制
D.共和國制
6.與企業具體運作有關,確定各個職能領域近期經營目標的戰略是
A.集團級戰略
B.公司級戰略
C.業務級戰略
D.職能級戰略
7.日本和歐洲的家電制造商將國內早已衰退的舊型號彩色電視機銷往發展中國家,實現了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和增加收益的目的。這一戰略屬于
A.集中戰略
B.市場開發戰略
C.產品開發戰略
D.差異化戰略
8.哈佛大學波特教授認為,影響行業內競爭結構及其強度的環境因素,主要有行業內現有競爭對手、供應商、客戶、替代品生產者以及
A.市場規模
B.資金投入
C.政治環境
D.潛在競爭者
9.當一家企業通過出口初次進入國際市場時,通常采用的組織結構是
A.國外子公司結構
B.全球性結構
C.出口部結構
D.國際部結構
10.在西方,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通常是
A.獨資企業
B.合伙企業
C.有限責任公司
D.控股公司
11.經他人收集、整理過的資料,稱為
A.第二手資料
B.書面資料
C.第一手資料
D.原始資料
12.某企業將中國市場細分為南方市場和北方市場,這種市場細分是
A.人口統計細分
B.消費者心理細分
C.地理細分
D.行為細分
13.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可口可樂公司,一直以一種口味、一種包裝和統一的廣告宣傳,長期占領世界的軟飲料市場。這一目標市場策略稱為
A.無差異性市場策略
B.差異性市場策略
C.密集性市場策略
D.利基市場策略
14.國際企業從內部選拔人員的優點是
A.補充新知識、新觀念
B.避免企業內部矛盾
C.避免企業內部近親繁殖
D.提高士氣
15.在人員績效考評中,對被考核對象的分析要從多方面收集信息,進行綜合性考評,避免以點代面,這遵循的是
A.客觀性原則
B.全面性原則
C.公開、公平原則
D.經常性原則
16.全面質量管理開始于
A.20世紀50年代
B.20世紀60年代
C.20世紀70年代
D.20世紀80年代
17.劣質產品在發送到顧客手中之前被發現,由此產生的質量成本是
A.預防成本
B.評估成本
C.外部失敗成本
D.內部失敗成本
18.國際企業進行標準化經營的根本目的是
A.獲得規模經濟,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B.提供差異化產品
C.滿足個性化需求
D.精簡設計與計劃工作
19.國家對于具有本國國籍或被認定具有本國國籍的公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產生于或位于世界范圍內的全部課稅對象行使的課稅權,稱為
A.地域稅收管轄權
B.公民稅收管轄權
C.居民稅收管轄權
D.國家稅收管轄權
20.如果預期東道國貨幣將貶值,國際企業信用政策應做的調整是
A.延長信用期限,降低賒銷水平
B.延長信用期限,提高賒銷水平
C.縮短信用期限,降低賒銷水平
D.縮短信用期限,提高賒銷水平
單項選擇題答案:
1--5:BCCDA 6-10:DBDCB
11-15:ACADB 16-20:BDABC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 “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21.合資企業的管理形式主要包括
A.由一方母公司直接管理型
B.由雙方母公司共同管理型
C.由一方分公司直接管理型
D.委托第三方獨立管理型
E.由一方母公司間接管理型
22.西方企業已將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作為企業的首要戰略,其主要做法包括
A.不斷增加研究與開發的投資
B.優待研究與開發人員
C.與其它公司合作研究
D.強化校企合作
E.廣泛采用最新技術
23.在國際企業管理中,進行政治風險評估的常用方法有
A.實地考察法
B.專家咨詢法
C.德爾菲法
D.頭腦風暴法
E.數量分析方法
24.在國際企業的管理組織形式中,全球性產品部結構適應的情況有
A.企業產品種類繁多
B.不同產品需要不同的生產技術
C.不同產品的最終用戶市場有很大差異,營銷手段和分銷渠道不能共用
D.出口銷售運費和關稅高,并有其它限制,因而企業必須在當地生產
E.將產品的生產、營銷和研究結合起來十分必要
25.實行準時生產制的關鍵要素包括
A.看板管理
B.適時適量生產
C.彈性配置作業人數
D.質量保證
E.生產整合
多項選擇題答案:
21:ABD 22:ABC 23:ABCE 24:ABCDE 25:BCD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判斷改錯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在答題紙相應位置,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改正劃線部分。
26.按照霍夫斯蒂特的觀點,澳大利亞是團體主義程度高的國家。
27.沒收是指東道國政府強行將外國企業的財產收歸己有,但給予一定形式的補償。
28.統一指揮是組織原則中最基本的原則。
29.間接渠道常常是生產資料產品銷售的主要方式。
30.特許經營是企業將制造技術和工業產權作為商品作價轉讓。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31.風險型決策
32.管理幅度
33.全面質量管理
34.文化沖擊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5.簡述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的差異。
36.簡述世貿組織的職能。
37.簡述企業選擇中間商的標準和條件。
38.簡述分散式研究與開發的優點。
39.簡述全球性職能部結構的缺點。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40.論述企業戰略的制定過程。
41.論述人員績效考評的主要方法。
七、計算題(本題7分)
42.A公司在甲、乙兩國分別設立一個子公司,甲、乙兩國所得稅稅率分別為20%和35%,甲國子公司將一批總成本為6000萬美元的家具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乙國子公司,乙國子公司把這批家具以13000萬美元的市場價格在乙國出售。
問題:
(1)請計算A公司這筆業務的總所得稅是多少?
(2)如果甲國子公司將該批家具以9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乙國子公司,乙國子公司仍以13000萬美元的價格在本國銷售,請問與甲國子公司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乙國子公司相比,A公司此次銷售的總所得稅稅額的變化是多少?
2014年4月全國自考《國際企業管理:00148》試題和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