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自考優勢:
1、湖南大學名校文憑,國家承認,學信網可查,含金量更高;
2、學習過程,全程跟蹤服務。所有課件全部實現視頻教學,輕松搞定考試;
3、學習時間自由安排,不耽誤工作時間,省時,省心,更省力;
4、湖南省畢業人數多,輕松參考,快速拿證!
本文轉自:團結報
白 靜 李叔辛
自 2019 年 12 月中旬至今,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其傳播速度快,感染范圍廣,對社會秩序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有研究指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人們造成的心理影響會持續很長時間。因此,關注和促進疫情期間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大學生正處于心理上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階段,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和學業就業等多方面的壓力,容易引起焦慮、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問題。
一是疫情訊息引發的恐慌。發達的互聯網技術使疫情相關的各種訊息交流和傳播變得非常容易。民眾更容易處于信息交流的敏感階段。為積極應對疫情,居家隔離與網絡授課等方式,更易讓大學生對疫情相關消息過度關注。有些謠言和人為夸大的負面新聞會導致心理上的敏感以致不安。
二是疫情期間升學就業壓力引發焦慮。疫情期間各類考試的取消,在家復習效率不高,期盼早日返校,復試的壓力等問題,是對當前大學生的重要考驗,這些也更容易讓他們陷入緊張和焦慮。
以往的春季招聘是應屆大學生入職的重要時機,基于嚴峻的疫情形勢,許多企業面臨資金和各方面壓力,使得企業招聘形勢更加嚴峻,調查顯示,有47.2%的面臨求職就業的大學生由于當前的巨大壓力而產生不安、焦慮甚至輕度抑郁情緒。
三是居家期間與家人相處過程中的情緒化。突發的新冠疫情帶來了漫長假期,正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擁有敏感的心理,易情緒化,在居家期間容易與家人發生矛盾。另外,由于長期居家隔離,大學生和學生家長面對困難的社會形勢,學業與生計的壓力,容易情緒化,有過激表現。而疫情大背景下心理問題得不到排解,在這期間的矛盾點更容易被放大和激化,導致焦慮甚至輕度抑郁。
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應當積極協作,同向發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 營造積極抗疫的良好社會風氣
疫情期間信息實時更新,信息公開化、透明化,讓社會公共理性的聲音和媒體公正的報道,激發公眾的責任自覺,合力搭建健康的抗疫防疫社會環境。大學生群體是新時代最堅實的力量,國家有力的抗疫教育,不僅讓大學生深化了理論知識,更讓不畏犧牲、不懼艱難的偉大民族精神深入其心;社會良好的抗疫風氣,必將帶來人民滿意的抗疫成果,與此同時,民眾重拾信心,更鼓舞了大學生們調整健康的心態,樹立積極的觀念,展露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二、 打造抗疫期間良好育人生態
三、 安排豐富有序的居家學習生活
大學生居家隔離期間應保持作息規律,制定周密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好學習與生活時間。通過規律的居家隔離生活養成良好習慣,從而減輕心理上的壓力,在有序的忙碌中充實自己,忘卻疫情帶來的煩惱。
四、 自我關懷幫助改善心理健康
對感情豐富的人而言,面對突發重大事件而產生的焦慮緊張具有其合理性,但作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學生,應做的始終是將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接納自己,緊張的疫情期間,大學生應刻意地進行思維暗示,多用這沒什么事我有新的辦法等積極向上的心理暗示進行自我關懷,用正面的思想和語言支配身心,重視而不怖懼,積極而不大意,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不斷完善自己的價值觀,對未來充滿信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