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強化我國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路
摘要
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均需要進行調節和控制,大至一個國家的社會活動及經濟活動,小至一個企業的業務活動都需要進行控制。隨著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支撐經濟增長的技術基礎不斷增強,使我國的保險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目前我國的保險市場還很不規范,保險機構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經營混亂現象,為了提高保險企業的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加緊改善自身管理,盡快建立和健全我國保險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這是保險企業實現穩健經營的需要,也是保險企業能夠長期立足于社會經濟活動中的根本。本文通過對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深入分析,了解內部控制制度在保險企業中的重要性,闡明保險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現狀,發現我國保險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結合我國國情,提出我國保險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合理化建議及具體措施。
關鍵詞:保險企業 內部控制 經營
Abstract
The aspects of the human society are need regulate and control.From the big point of this,one country’s social activity and economic activity are need control;From the small point,enterprises’operational action is require control too.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the technology which to support the economic growth is ehanced,that make our country’s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quickly.But the insurance market is not specification enough,the insurance angecy also exist different levels of management confusion.So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trengthen and the core competency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we must speed up to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on of ourselves, seting up and making a perfec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which is not only the need to achieve the stable management of insurance industry,but also make the insurance industry can based on the fundermantal of economic activities. By analysing the substance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s internal control, finding out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ontrol, describing the status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s internal control, than we can find the disadvantages and problems ,and combining our own national conditions,putting forward the rationlization advices and specificmeasures to perfect our ow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insurance industry internal control administration
一、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內涵及外延
內部控制作為一個專用名詞和完整的概念,直到20世紀40年代才被人們提出并逐步認識和接受,在這一時期以前,內部控制還只局限在內部牽制上; 隨著經濟業務規模的日益擴大,人們逐漸將“內部牽制”的思想從企業管理中分離出來,提出了“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的概念,使得內部控制進入了內部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階段;到了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一些學者將內部控制的概念進一步完善,指出內部控制應當包括控制環境、會計制度和控制程序三個有機要素,并將其稱之為內部控制的“三點論”; 20世紀90年代以后, 美國反舞弊性財務報告委員會在1992年對內部控制的概念做出了更為詳盡的敘述,該報告指出內部控制是環境控制、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督五個要素的有機結合。這標志著內部控制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一)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內涵
保險企業內部控制機制是否健全是衡量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成熟與否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內部控制是保險企業的一種自律行為,是企業為完成既定工作目標,防范經營風險,對內部各種業務活動實行制度化管理和控制的機制、措施和程序的總稱。內部控制制度是對企業中的各種風險進行全方位、多層次控制,而不僅僅是一項或幾項具體的制度。完善的現代保險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應該以運作合法有效和信息暢通為目標,涵蓋保險企業的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以及監控五個方面的內容。
(二)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分類及主要內容
首先,按照保險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過程劃分,可以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事前控制。要求保險企業制定明確的決策程序,重大經營決策應事先經過謹慎周密的可行性論證。
(2)事中控制。特別要求建立和健全財務會計系統控制制度,對憑證、賬表內容和數據進行復核,辦理好自己職權范圍內的業務。
(3)事后控制。保險企業應該建立各項業務風險評價和對內部違章違規行為的處罰機制,保證內部控制建設持續有效的進行。
其次,按照保險企業的控制體系劃分,可以分為法律控制,紀律控制和職業道德控制
(1)紀律控制。紀律控制是保險企業的所有從業人員都必須遵守的行動指南,也是企業能夠正常運轉的基本保障。如果紀律制度不夠健全,那么管理上就會漏洞百出,給保險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極大地危險。
(2)法律控制。保險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首先應增強員工的法律意識,保證企業依法經營,使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都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3)職業道德控制。法律控制和紀律控制都要通過職業道德控制發揮作用,職業道德控制是個人行為的內在調節機制,因此,必須努力提高廣大保險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修養,從而為企業建立完善的法律控制和紀律控制制度奠定堅實的基礎。
最后,按照保險企業的構成要素劃分,可以分為對人的控制、對資金的控制和對信息的控制
(1)對人的控制。對人的控制可以分為對領導層的控制、對管理層的控制和對執行層的控制。保險企業的內部控制應首先解決對領導層的控制,解決只控制基層員工,少數領導凌駕與內部控制制度之上的特權思想和行為,同時健全和完善各種審批手續。
(2)對資金的控制。一定程度的集中資金,建立和健全資金運用風險控制制度,避免資金運用的違法違規,這是保險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關鍵所在。
(3)對信息的控制。全面的信息是任何一個企業進行決策的出發點,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前提條件。保險企業應當建立科學的網絡系統風險控制制度,確保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三)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在辦理各種業務時,必須以《保險法》的有關規定為基礎,確保內部監督和管理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使內部監督管理部門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2)穩定經營和風險防范的原則。市場條件下的運作必然是充滿著競爭的,為維護保險市場的正常運作,必須要進行適當的監管,既達到追求利潤的目的,又不盲目的冒險。此外,在企業內部通過建立一系列的崗位分工和制約,從而達到防范風險和穩健經營的目的。
(3)可操作性原則。企業構建的內部控制體系,應當以使用行為第一標準,結合企業業務和管理實際進行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確保構建的內部控制體系具有充分的可操作性。
(4)內部控制體系構建與重點控制相結合。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應覆蓋企業業務和管理的所有方面和人員,實行全方位、全過程及全員控制;同時,要突出重點,關注關鍵風險,確保關鍵控制點得到有效控制,關鍵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執行。
(四)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
(1)加強保險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現代化管理的客觀要求和可靠保證。
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達到預定的目標,提高經營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就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控制制度,對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的經濟業務活動進行組織、制約、考核和調節。嚴密的內部控制措施又是企業進行現代化管理的可靠保證,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財務管理是隨著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而逐步加強的。
(2)加強保險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加強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因此,各大型企業更加需要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和創新,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用以取代傳統的個人決策模式 ,實行分級授權、科學決策來提高決策水平,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加強保險企業內部控制是保護企業財產及資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內部控制制度要求在經濟業務處理過程中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職責分工制度,即所謂不相容職務嚴格分離,這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證了業務處理的正確性和財產的安全性。內部控制制度對財產物資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種控制手段,以防止和減少財產物資被損壞,杜絕浪費、貪污、盜竊、挪用和不合理等問題的發生。
二、我國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內部控制實質上是一種管理控制手段,是有效執行組織策略的必備工具。在現代管理實踐中,人們逐步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是整個經營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組織管理高效化、專業化、規范化和信息化的最基本的條件。但是目前我國保險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基礎比較薄弱,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方面仍舊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具體表現為:
(一)控制環境失效
內部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中所有其他要素的基礎,它的失效不僅將直接影響到保險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以及實施效果,而且還對其他控制要素作用的發揮產生阻礙。目前,我國大部分保險企業是基于行政干預和行政性部門翻牌等原因而組建,協作基礎十分松散,它們只存在形式上的簡單資本關聯,內部連接紐帶脆弱,本應基于戰略協同或者資源共享來獲得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化還未能成為企業組建的根本性指導原則,這給實施企業內部控制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二)保險企業經營指導思想存在偏差
我國的保險企業起步較晚,并且一直處于激烈的競爭中,因而“先發展后規范”就成為大多數保險機構的主導思想,導致保險企業中重速度輕效益、重規模輕質量、重業務輕管理的現象較為嚴重。這種經營指導思想忽視了市場中所存在的重大風險,實質上屬于擴張型的粗放經營,放松了對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
(三)內部監督不力,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思想存在障礙
由于集權和分權管理程度難以把握,存在集權過重、分權不細和范圍不清的情況,尤其是在財務人員控制、資金調度控制等關鍵點的控制方面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企業內部監控制度未能形成體系,領導層對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認識存在偏差后,認為內部監督控制只是稽核審計部門的工作,不了解內部控制機制主要是機構內部各部門各崗位全體工作人員之間的一種自我約束和相互監督制約的風險防范機制,自覺不自覺的把自己凌駕與內部控制制度之上,導致內部監督機構沒有高度的獨立性,對管理者的監督作用較小,削弱了企業內部的控制能力。
(四)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不完善,財務報告信息虛假
在保險企業中,多層次的企業結構本來就拉長了信息的傳遞行程,不完善的管理體制更是增大了信息虛假的可能性。許多保險企業都存在著信息系統的缺陷,如財務會計制度不統一、多種會計制度并存等現象。此外,有些保險企業雖然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按期編制財務信息報告,但財務信息報告質量高低不一,尤其是在基層公司,報告大都是內容簡單,形式單一,分析膚淺,對表外項目不予重視,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機會與風險對企業潛在價值的揭示不充分,財務報告的信息中存在很大水分,賬外表和假報表也屢見不鮮,這種信息狀況使保險企業內部控制失去了依據。
(五)一級法人意識差,總公司對分支機構缺乏有效的制約手段
目前我國一些全國性的保險企業內部由于攤子大,機構層次多,上級機構對下級機構缺乏有效的監督,往往下級公司問題暴露后,上級公司事后才知道。在這種一級法人制度下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其行為所產生的一切風險最終都集中于總公司,因而下級機構的違法違規或是失誤行為,都可能給整個系統釀成巨大損失,然而這一點至今還未引起各級機構的足夠重視。
(六)保全控制制度和流程不健全
部分保險企業的整個保全作業都由一人完成,缺乏復核程序,對保全計算人員的崗位責任及責任追究方法沒有細致規定。除此之外,還存在著保全制度執行不嚴,企業保全、理賠、核保處理崗位間及業務管理、客戶服務部門間業務難以協調,各相關崗位及部門間的信息交換和溝通不夠,難以保證保全服務結論準確性等問題。
(七)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是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難點
目前,我國各家保險企業都已建立了基本的規章制度,但是,不少單位將規章制度只是寫在紙上,掛在嘴邊,從不貫徹到實際行動中,致使這些規章制度猶如紙上談兵,形同虛設。而且基本規章制度并不完善,沒有對如何處罰違章違紀行為作出規定,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較為嚴重。
三、完善我國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議
完善的內部控制是保險企業保持穩定經營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防范保險企業風險的第一道防線和成功實施償付能力監管的基礎。但是從我國保險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各保險企業在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根據我國保險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國際經驗,對保險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
由于保險企業的形成方式各不相同,其構成情況也千差萬別,因而不能用統一的組織結構模式來要求。所以各保險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企業內部高層管理人員的思想作風、行為習慣和管理理念,建立一套能反映企業集團和管理者特點的合理的組織結構體系,具體包括建立合理的企業組織結構模式、建立完善的人事制度和建立規范的責任會計制度,從而使企業內部結構設置和權責分配方式達到相互牽制和協調控制的要求,把握好集權與分權的關系,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
(二)樹立穩健經營的指導思想和全體從業人員內部控制的觀念,改善內部控制的軟環境
建立保險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必須先從轉變觀念入手。大力培育風險意識和規范經營思想,在不斷擴大規模的同時,走集約化經營的道路。教育廣大保險從業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端正自己的經營思想,改變重業務輕風險防范、重速度輕質量管理的經營作風,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努力做到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規范行為、防范風險,來促進我國保險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三)適應集中管理的趨勢,通過規劃來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
我國保險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大多是以總公司為主導,自上而下進行推動的,因而總公司在內部控制建設中居于主導地位,它本身必須切實履行好自身的職責。而對于各分支機構而言,需要盡量保持和總公司一致的內部控制基本框架、一致的內部控制標準和一致的內部控制指導思想,建立統一的內部控制制度,這樣不僅有利于形成統一的內部控制文化,實現風險的一體化和系統化控制,而且能夠節約內部控制建設的各項成本,減少各自為政帶來的摩擦與沖突。
(四)建立嚴密的信息生成與傳送系統,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在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方面的應用
在一個龐大的企業內部,因為所有的經營管理決策都是建立在一定信息的基礎之上,所以信息的生成和傳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如果企業內部沒有一套嚴密的信息生成與傳遞系統,難免會導致信息的不真實和不及時,必然會給企業內部管理和決策帶來困難,甚至導致決策失誤。因此,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必須要重視企業內部信息生成和傳遞系統的建立,全方位推廣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之形成一套嚴密的信息系統,既避免了信息失真,又保證了信息傳遞的及時性。
(五)強化一級法人意識,增強總公司對分支機構的調控能力
一級法人制度的有效貫徹,是保險企業經營狀況和管理能力的集中體現。作為一級法人的總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統管理制度,有效的監督管理和控制分支機構的人事和重要業務的運作,以增強整體控制能力,防范風險的發生。此外,保險企業應該建立“統一核算、分級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和財務負責人派駐制度來強化一級法人的財務調控能力。
(六)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系統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國保險企業需要面對的市場風險也越來越大,尤其是由于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管理層次不斷增多,經營方向不斷朝著多種多樣的方向邁進,使企業對風險嗅覺靈敏度降低了,應對風險的能力也有所下降。這就要求企業內部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風險控制系統,設立相應的風險管理和研究部門及時捕捉各種信息,以便針對潛在的風險及時研究出相應的對策。
(七)建立完善的保全控制體系,保證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
(1)嚴格規定各種保全服務的計算規則與操作實務要求,明確保全計算人員的崗位職責及責任追究辦法,并在處理流程中建立必要的復核程序。
(2)理順保全、理賠和核保處理崗位間及業務管理、客戶服務部門之間的關系,各相關崗位及部門之間應定期不定期的進行信息交換。
(3)加強對保全業務的審計檢查,將違規和虛假退保、撤單業務作為業務檢查的重點。
(4)加強對客戶的回訪工作,以防止業務員貪污挪用保險資金的情況發生。
(八)營造內部控制的企業文化氛圍,發揮非正式控制的作用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凝聚起來的一種企業價值觀,它對廣大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起引導作用,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能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營造舒適的人文環境。
企業文化作為保險企業的非正式控制,在企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多數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失效都是由非正式控制造成的,因此,在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同時,企業應該積極采取各種形式宣傳企業的價值觀和控制理念,通過塑造企業控制文化來引導廣大從業人員的思維方法和行為方式,促使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控制精神和控制觀念,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M]立信會計出版社 2008.7
2、張喆.《內部控制原理及其應用研究》[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9
3、徐榮才、李三喜.《內部控制規范操作指南》[J]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8.10
4、彭志國.《企業內部控制與全面風險管理》[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2008.11
5、李連華.《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工具箱》[J]大連出版社 2009
6、施建祥.《中國保險制度創新研究》[M]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6
7、馬麗亞主編.《試論內部控制制度框架的創建》[M]會計之友 2006
8、景平主編.《關于加強保險公司內部控制建設的思考》[J] 知識經濟 2006.2
9、張怡媛主編.《談談內部會計控制的幾個問題》[J] 財務與會計 2007.7
《強化我國保險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路》完整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